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72.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刀螂 的原始碼
←
刀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刀螂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1.itc.cn%2Fimages01%2F20200721%2F9577f17fc4c74219ba7086a4131526bf.jpeg&refer=http%3A%2F%2Fp1.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3702989&t=267e337353e8371eae5d69f02ee54f59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08850118_120489477?_trans_=060005_xxhd来自搜狐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刀螂,读音为dāo láng,汉语词语,[[意思]]是螳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刀螂 读音; dāo láng 注音; ㄉㄠ ㄌㄤˊ 解释; 螳螂 =='''解释'''== 即螳螂。 =='''出处'''==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螳螂桑螵蛸》:"蟷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螂。" =='''形态特征'''== 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胸部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后足的基部具有听器。雌性的食欲、[[食量]]和捕捉能力均大于雄性,雌性有时还能吃掉雄性。雌性的产卵方式特别,既不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而是将卵产在树枝表面。交尾后2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卵鞘中药称“桑螵蛸”或“螵蛸”。次年初夏,从卵鞘中孵化出数百只若虫。若虫蜕皮数次,发育为成虫。为不完全变态。我国常见的有中华绿螳螂(Paraten-odera sinensis)俗称“大刀螂”,体长约8厘米,绿色或黄褐;斑小螳螂(Statilia maculata)体长5~6.5厘米,灰褐或暗褐色。<ref>[https://www.zdic.net/hans/%E5%88%80%E8%9E%82 刀螂], 360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返回「
刀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