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82.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冷戰時期 的原始碼
←
冷戰時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冷戰時期'''<br><img src="https://news.4k3.org/wp-content/uploads/2019/08/20190828175058-2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4k3.org/archives/600206 圖片來自news.4k3.org]</small> |}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傳統西方列強及其盟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共產主義]]國家;}-及其衛星國([[華沙公約組織|東歐集團]])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05/61731.html 杜鲁门主义],今日頭條</ref> ”,结束于1991年[[蘇聯解體]]。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及[[軸心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雙方也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東歐劇變|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詞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英國作家和小說家[[喬治·歐威爾]]在一篇於1945年10月19日Tribune報紙上發表的專欄文章裡,使用「冷戰」一詞來描繪活在[[核戰爭]]陰影下的世界,並且警告這樣的世界將會是「沒有和平的和平」。奥威爾說,他所謂的冷戰,是指蘇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他在1946年3月10日的[[觀察家報]]上寫道:「在去年12月的莫斯科會議後,俄國已經開始準備向[[不列顛]]和[[大英帝國]]發起一場『冷戰』」。 而最先使用這一個詞來形容二戰後,美國與蘇聯與其各自盟國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的,則是美國的投資家兼政治顧問[[伯纳德·巴鲁克]],他在1947年4月16日[[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場演講裡提到:「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我們今天就活在一場冷戰之下」。 ==背景== 歷史學家對冷戰的根源和起始點持有不同看法。儘管[[俄羅斯帝國]]在19世紀時,便已經與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存在一些緊張的關係,可是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冷戰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也有人則主張它是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17年俄国革命]]。 在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革命]]以及俄國從一戰退出後,蘇俄作為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在國際上發覺自身為國際間所孤立,其領導人[[列寧]]說蘇聯被「敵對的資本主義者包圍」,並且認為外交是一種可以用來分化蘇聯敵人的武器,進而創建了[[共產國際]],企圖以此出口共產革命到世界各地。在其之後的[[史達林]]則視蘇聯為一個「社會主義島嶼」,認為蘇聯應該將當前「資本主義的包圍圈,轉換為社會主義的包圍圈」。早在1925年,史達林便稱他對國際政治的認知是一個二元的世界,之中蘇聯扮演的角色是要吸引其他國家邁向社會主義,而資本主義國家也在同時吸引他國邁向資本主義,這種過程中的世界就有如一個「短暫穩定的資本主義體制」邁向其最終毀滅。 二戰前的許多事件就已經顯露出西方國家與蘇聯之間的彼此不信任和猜忌,以及布爾什維克與資本主義之間的衝突。在[[俄國內戰]]中西方國家支持了反布爾什維克的[[俄國白軍|白軍]],而在1926年蘇聯所資助的一場英國罷工活動則導致英國與蘇聯宣布斷交。史達林在1927年聲稱會與資本主義和平共存的言論也沒有實現,早在1928年史達林便在迫害政敵的[[作秀公審]]裡宣稱英國和法國企圖在蘇聯推動政變,美國在1933年前也一直拒絕承認蘇聯,同時[[大清洗|大整肅]]裡的[[莫斯科審判]]則有大量史達林政敵被指稱與英國、法國、日本、或納粹德國勢力勾結或進行間諜活動。儘管如此,蘇聯和美國在[[戰間期]]整體上是保持孤立主義的態度。 蘇聯最初與納粹德國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互不侵犯條約]]。但不久後的1941年6月,德國[[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而日本則在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于是蘇聯與盟國結成了權宜的同盟,英國與之簽下正式的外交協定,而美國則是非正式的約定。在二戰中,美國透過[[租借法案]]给英國和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和軍工生產,對蘇聯的最後獲勝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史達林仍然對西方國家持強烈的懷疑態度,並且一直認為西方盟國有意讓蘇聯與納粹德國自相殘殺,延後[[諾曼地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時間,藉此削弱戰後蘇聯的地位,蘇聯對西方的態度也因此一直保持著強烈的猜忌和敵意。事實上,相對於英法等,蘇維埃的勢力於二戰後顯得過於龐大,也將招致列強對國際關係再平衡的阻撓。 ==二戰結束(1945-1947)== ===戰時對於戰後歐洲的布局=== [[德黑蘭會議]] 盟國之間對於戰後歐洲的去從、國界的變更等等抱持著不同看法,雙方各自持有他們認為應該用來確保戰後權力分配的計畫。西方盟國認為一個穩定的國際體制應該是由許多[[自由民主制|議會民主]]的國家所組成,透過[[國際組織]]來協調各國之間的紛爭,而蘇聯則主張因為其在戰時受到龐大的死傷(估計為2700萬人)和經常受到侵略的可能性,自認其有權[[傀儡政權|支配]]鄰近的國家來確保自身安全。在戰爭還在進行的同時,史達林便已經開始有系統的訓練各國的共產主義份子,希望在紅軍攻抵歐洲各國後可以馬上樹立一系列忠於莫斯科的共產政權。在紅軍抵達這些國家後,蘇聯的人員便立刻控制媒體,尤其是無線電台,並且迫害獨立的公民組織,從青年團體、學校、教堂、其他政黨等等都被禁止,同時社會主義統一指揮的體制,對於戰後重建階段與新興獨立國家來說有很大幫助,政績亦使共產政權坐大。為了從二戰中復原,史達林計畫在戰後先與英國和美國保持和平,以求蘇聯國內的重建和經濟成長。 西方盟國對於戰後的布局也有不同意見,羅斯福的目標是在歐洲和亞洲取得軍事勝利、建立一個世界和平組織,而邱吉爾與蘇俄類似,注重於地緣關係、大英帝國的生存和對[[地中海]]地區的控制、以及確保東歐國家扮演英國與蘇聯之間的[[緩衝國]],羅斯福的目標相較更為全球化。 從當時美國決策者的觀點來看,蘇聯是一個可以結盟的對象,而英國的角度則將蘇聯視為是他們安全的重大威脅。隨著蘇聯佔領東歐各國,史達林在談判桌上要挾英美兩國的籌碼也越來越多。羅斯福與邱吉爾兩人的不同使他們各自與蘇聯進行了獨自的協定,在1944年10月邱吉爾到莫斯科協商,他答應將[[巴爾幹半島]]切為數個不同的勢力區塊,而羅斯福則在雅爾達會議上與史達林就亞洲的部分達成協定,但拒絕支持邱吉爾對於波蘭和歐洲劃分的看法。 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對戰後在亞洲等地的權力布置達成一定共識,但對歐洲的劃分仍然無法達成協議。羅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後,接替他的[[哈瑞·杜魯門]]對史達林抱持懷疑態度,並開始倚重一群外交政策上的菁英作為顧問。蘇聯不顧邱吉爾和杜魯門兩人的反對,在波蘭扶植了共產黨的親蘇政權,這一舉動也導致反對蘇聯的[[波蘭流亡政府]]無法回國重組政府。 隨著盟國在1945年5月成功擊敗德國,[[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蘇聯佔領了東歐等前納粹德國盟國如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而美國和西方盟國則控制西歐。在[[盟軍佔領下的德國]],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各自設置了佔領區塊,成為四國共治的局面。 隨著[[聯合國憲章]]在1945年6月的簽訂,多國組成的聯合國由此誕生,然而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安全理事會]]的執行權力被其成員國所持有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否決權|否決權]]所限制。聯合國之後也在實際上淪為一個各國用以發表各自言論的場合,而蘇聯則僅將其視為是一種宣傳的管道。 ===波茨坦會議和日本投降=== 在德國投降後不久的[[波茨坦會議]]上,盟國對於德國和東歐未來的布局產生重大分歧,參與討論的各國之間對彼此的不信任和爭論言語也證實了他們對彼此一直以來的猜忌,在會議上杜魯門向史達林透漏美國已經擁有了一種強大的新武器。 史達林早已得知美國在研發原子彈,並且早已在暗中推動蘇聯本身的原子彈發展,也因此對此消息沒有很驚訝,他在會議中稱他很高興美國發展出了可以用來對抗日本的新武器。一個星期之後,美國在[[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在原爆之後,史達林向美國抗議杜魯門沒有提供蘇聯在[[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佔領日本]]上的地位。 ===東方集團的開始=== 早在二戰開始的時候,蘇聯便在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吞併了許多國家為其[[蘇聯加盟共和國|加盟共和國]],包括了[[波蘭]]東部、[[拉脫維亞]]([[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拉脫維亞SSR]])、[[愛沙尼亞]]([[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愛沙尼亞SSR]])、[[立陶宛]]([[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SSR]])、[[芬蘭]]的一部分([[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卡累利阿-芬蘭SSR]])以及[[羅馬尼亞]]的東部([[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摩爾達維亞SSR]])。 而從納粹德國手中由蘇聯紅軍佔領的東歐國家被蘇聯一一變成[[東方集團]]的衛星國,包括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從波羅的海各國到中歐,西方盟國儘管對於蘇聯藉由豎立共產政權的擴張表示憂心和質疑,但卻沒有即時採取實際行動支持那些國家反共的人民和[[波蘭流亡政府]]等組織進行民族自決的權利,這在後來被波蘭和東中歐國家人民稱為是[[西方盟國的背叛]]。後來英美兩國向蘇聯讓步,承認了這些共產國家的合法性,使得雅爾達會議裡原先約定的戰後權力分配正式破產。 蘇聯式的政權在東歐的擴散不但在那些國家施加了蘇聯式的[[計畫經濟]],同時史達林也對他們進行了殘暴的統治,以蘇聯的祕密警察來打壓和迫害存在的和潛在的反對者。隨著史達林統治的而來的,是由[[拉夫連季·貝利亞]]率領的[[NKVD]]在東歐各國進行的共產權力鞏固,鎮壓各國反共的勢力。只要被蘇聯扶植的傀儡政權有任何的反抗意識出現,史達林便重複其戰前的策略,將反抗者除權,並且進行作秀的審判,然後監禁或處決。 在亞洲,紅軍於戰爭結束前的最後階段進攻並佔領了[[滿洲國]],並且佔領了朝鮮半島38度線以北的大片土地。隨著蘇聯的坐大,[[溫斯頓·邱吉爾]]便已開始憂心蘇聯對東歐的龐大控制,加上史達林的不可靠特質,會使得蘇聯成為西歐的最大威脅。很快的,英法等國決定欲與美國交好以反制蘇俄,而美國的介入更加劇了歐洲的東西對立。 ===準備新的戰爭=== 在1946年2月,[[喬治·凱南]]從莫斯科向美國發回了一則「長電報」,電報中闡述他對於蘇聯內部社會和對外政策的深入分析,認為美國與蘇聯的長期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並且主張以[[圍堵政策]]對付蘇聯。這則電報對美國政府決策者的影響巨大,並且成為之後美國數十年用以對付蘇聯的策略基礎。而同一時期蘇聯的[[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也主筆了一篇傳回莫斯科的電報,主張美國是一個獨斷的資本主義勢力,並宣稱美國正在「準備贏得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的有利條件」。 在1946年9月6日,美國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在德國發表了一場演講,重申美國對於西德人民的重視,批評[[小亨利·摩根索]]所提出的要在戰後德國去除工業化的計畫,並且向蘇聯警告美國將會在歐洲維持無限期的軍事部署。如同伯恩斯在一個月後所說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贏得德國人民的支持…這是一場我們與俄國之間贏得民心的鬥爭…」 在「長電報」發表後不久,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密蘇里州]][[富爾頓 (密蘇里州)|富爾頓]]發表了[[鐵幕]]一演講,呼籲英美聯盟對抗蘇聯,並指控蘇聯在「從[[波羅的海]]的[[斯塞新]]到[[亞得里亞海]]的[[第里雅斯特]]」之間建立起了「一道鐵幕」。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冷戰時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