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0.1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冰川溢口 的原始碼
←
冰川溢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T010d816016980328d6.jpg|缩略图|300px|右|[https://p1.ssl.qhimg.com/t010d816016980328d6.jpg]原图链接]] 冰川溢口是指冰川充满U形谷时,向旁侧溢流并对山脊进行铲刮磨蚀形成的U形缺口。冰川消融后冰川溢口形成的小U形谷高悬于山坡上,相对下方的大U形谷而成为悬谷。汉口峡冰川溢口是大校场U谷西侧女儿城刃脊上的一个冰蚀缺口,形成的小U形谷高悬于东谷U形谷之上而成为[[悬谷]]。 == 冰川 == 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受重力作用而移动的冰河称为[[山岳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间的压力作用而移动的则称为大陆冰河或冰帽。两极地区的冰川又名大陆冰川,覆盖范围较广,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七大洲都有冰川。 == 成因 == 冰川溢口是指冰川充满U形谷时,向旁侧溢流并对山脊进行铲刮磨蚀形成的U形缺口。冰川消融后冰川溢口形成的小U形谷高悬于山坡上,相对下方的大U形谷而成为悬谷。汉口峡冰川溢口是大校场U谷西侧女儿城刃脊上的一个冰蚀缺口,形成的小U形谷高悬于东谷U形谷之上而成为悬谷。 == 类型 == === 冰斗、角峰、鱼脊峰、冰川溢口 === :冰斗是冰川积雪袄凹地呈三角面被陡壁环绕之[[雪蚀坑]],出口朝向山坡前方,出口处常有凸起的岩坎,整个地形呈圈椅状。融冻与向源侵蚀是冰斗和加深的主要因素。角峰是多个冰斗或冰窖包围的岩壁陡峭的金字塔形山峰。 鱼脊峰有称刃峰,是冰川山岭两侧冰都或冰窖向后扩展,或两侧山谷冰川的古坡后退形成的如刀刃或锯齿状山脊。冰川溢口为冰川充满冰斗或冰窖时向旁侧溢流并对山脊铲刮磨蚀形成的U形缺口,冰川消融后高悬于山脊上。典型的地貌特征有: === 扁担坳冰斗、角峰 === :角峰标高为1563.3m,左右各有一个圈椅状冰斗,标高1400m,右侧稍大冰斗向东出口处残留有阻止冰流下行之[[岩坎]](冰坎),其两侧为冰流下泻之冰笕,而今为流水沟。冰斗间鱼脊峰(刃峰)上冰川溢口清晰可见,岩坎向南东陡倾斜形成冰坡,其下为冰川流行道迹—U形谷向南东倾斜伸展。虽经长期侵蚀改造,但结构仍较清晰。 === 七星岭鱼脊峰、冰川溢口 === :位于祷全湖及七星湖冰窖北侧,[[鱼脊峰]]呈近东西向伸展,标高1560m左右。脊岭被一系列呈U形的冰川溢口分割,U形缺口向北偏西将鱼脊峰改造呈弧形“锯齿”状。7个小山头是[[七星岭]]一名的由来。 冰窖:是山谷冰川发源地,屯冰的基岩洼地,整个地形成三面环山、底部平坦的围场状盆地。出口与冰川流行道迹—U形谷相连接,有的在出口处也有岩坎横亘。典型的有: === 祷全湖冰窖 === :为于七星岭主峰南西约1.5㎞左右,呈近东西方向的高山湿地,呈缓坡宽底的U形宽谷,面积500*300㎡。窖底标高1500m,微向东倾斜。超东偏南出口。 === 水打坝(勺子棚)冰窖 === :位于上洪乡文竹村,呈北西向倒葫芦型洼地,长约1000m左右,最宽处约300M向南东倾斜,出口处宽仅50M左右。窖底标高700—650m。出口处基岩冰坎横亘(当地称石坝),并与U形谷相连,向南东伸达标高300m地带形成开阔地。 [[File:T01ae58331486a35a4a.jpg|缩略图|250px|右|[https://p1.ssl.qhimg.com/t01ae58331486a35a4a.jpg]原图链接]] === U形谷 === :从冰斗或冰窖伸出的冰舌在山谷流动时磨蚀、掘蚀冰床岩石,形成底宽、坡陡、横剖面呈U形,纵剖面有时阶梯状的槽形谷。发育较好的有:船底窝—栗木桥U形谷,玉泉水寺(遗址)——细棚子——石羊城U形谷,邱家老屋——大王坑U形谷等。 冰流沿山谷流动形成的槽形谷地,大围山地区较新的U形谷分布在标高1000-1300m地带,因长期受侵蚀破坏,原貌不复存在,仅在一些近代V形谷之上保留有昔日U形谷的残迹。 === 冰臼巨砾、漂砾 === :大围山冰川漂砾较醒目,不仅分布于冰斗(冰窖)中,槽谷及谷坡地带乃至山岭地带也有分布。其成分以花岗岩居多及少量条带状混合岩。有的漂砾可见有冰臼、擦口、压蚀坑等冰川动力痕迹;有的具有有冰裂缝及漂砾压在另一漂砾上,形成[[冰桌]]。这些现象在祷全湖冰窖出口之基岩冰坎上,五子石及七星岭道路两侧均可见及。这些[[漂砾]]甚为壮观,大围山可谓漂砾的海洋。 [[葫芦谷]]:是冰川在山谷流动中形成的冰坎与冰坎之间的圆形凹地,由上而下一个接一个,大围山地区分布在标高500—800m地带,山谷中的此种圆形凹地,现已开发为农田。 === 冰积物 === : 由冰川搬运堆积的各种物质,既冰碛,其特征是无分选、大小杂乱。一般情况下,磨圆度较差,常有磨光面及条痕石。在谷侧或谷底及冰川前缘堆积下来形成冰碛物。此类冰碛物在大围山分布广泛,有些具有奇岩怪石特怔,并有保存较好的冰碛物系统剖面,极具科研价值及农业利用价值。
返回「
冰川溢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