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95.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写作随想(程贤钧) 的原始碼
←
写作随想(程贤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写作随想'''<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3914522/pexels-photo-2391452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写作随想》'''是[[中国]]当代作家程贤钧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写作随想=== 写和想,就像是梦游般[[冥想]],而写作就像[[自语]]是一份[[自由]]和期盼。 小说,基本上是以[[虚构]]为主的,但在虚构的[[故事]]中,你可以找回生活中的影子,发现似曾相识的记忆和感动。而散文则不同,追求的是真实的叙述。散文中主要的骨干依靠真实的[[记录]],细节可以进行[[修饰]]和细化。散文美在它的朴实无华,在通俗的文字里、在恰似平淡的不经意中让人发现闪光的亮点。诗歌则是文字的一种极端[[形式]],它用简约的文字[[挖掘]]深层的含义,做到言简意赅,诗歌用的是一种隐喻的表现手法。它或许没有主题,或许有许多个主题,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不可捉摸的。诗歌要有一定的[[意境]],在这意境中,会让你发现其中隐藏的意义。这意义或许是不可言状的,你说不清道不明,却直觉感到它就在你心里。 若是用画来比喻这三种类型,小说是重彩工笔人物画,刻画得[[细腻]]生动,人物栩栩如生;散文则是一副水彩画,略带潮湿的画面,景物依稀可辨,笔墨不多,却给人留下明快的印象;诗歌自然是泼墨写意画了,寥寥数笔,大气随意,给你留下第一印象后便再也消磨不去了。若用季节来对应,春天就是一篇散文,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柳儿;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有冗长的蝉歌,也有蒙蒙的细雨,还有杨树荫下打鼾的老汉;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者诗,谷堆上空盘旋着几只小麻雀,人们收获的日子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霉的东西。 写作其实写的是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巨着,写出来的也只是其中的一点一滴。这本书太厚了,我们只能从中汲取微薄的一些些感慨,一些些感动。当小的时候,希望能快点长大,孩子写的是未来,在文字里塑造一个孩子眼里的成人世界。这是一种寄托,一种祈盼。老人写的则多是回忆,写的是对人生的感慨和体会,是一种忠告,一种领悟。一生中的许多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更多的是沉默。在悲壮的过程之后,站在生命艰巨的处境上,任何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沉默,只有沉默才能搭配这份隆重与壮美。 写作的人多有着一颗流浪孤独的心。写作本身是孤独的,因为它不能和人合作,只能独立完成。那些一起合作的作品,我们很怀疑它的可靠性。写作是心灵对世界的感悟,每个人的感受均不一致,不一致的感受如何能够融合在一篇文章中呢?即使有,也必是有冲突的,不和谐的。文思之不同,你怎么能把它绑到同一条路上去。 <ref>[https://www.bidushe.cn/prose/xiandai/ 必读社]</ref> ==作者简介== 程贤钧,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写作随想(程贤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