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42.1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共相 的原始碼
←
共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共相</big>''' |- |<center><img src=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216591575,3861504017&fm=173&s=C6F032D45F1241CC4EF528D00300C072&w=640&h=419&img.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error?id=1572056746515034&wfr&third=baijiahao&baijiahao_id=157205674651503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共相</big>''' 是哲学名词,简单地说就是[[普遍]]和[[一般]],但是不同的哲学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西方哲学中共相问题的讨论,应该说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时期,尤其是经院哲学时期,共相问题的争论成为一个热点。按照对波菲利问题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分为共相[[唯名论]] (Nominalism,"唯名论")和共相实在论(Realism,"[[唯实论]]"、"[[实在论]]")两大阵营和一些[[折中]]主义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共相 <ref>[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f54043ac9af540/ 共相是什么意思|共相的解释是什么]</ref> 外文名称 universal 分类 哲学术语 代表人物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学术语"共相"== '''名词解释''' 柏拉图建立了"理念论"(或译"相论"),认为理念型相(共相)是独立于纷繁复杂的可感事物存在的,是永恒而完美的。而诸多的可感事物只不过是这个永恒而完美的理念的复制品、"影子"。从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立场即是"共相先于可感事物而存在",并且"共相决定可感事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独断论的思维方式。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一般(共相)就在个别之中,由此形成了从经验个别事物抽象出共相的、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者与独断论者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 然而亚里士多德由于深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对于第一实体是什么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什么才是最根本、最基础的问题"),在留下的著作中的不同地方,得出了两个结论--既是个别事物,又是本质(共相)。从而引发后世思想家的争论。 '''基督教理论''' 下面将详细介绍与共相问题有关的哲学家。 折叠柏拉图的理念论(Platonicrealism) 柏拉图大概是第一个真正进入共相问题领域的人。他建立了自己的"理念论"(又译"相论")。这个理论很复杂,但如果只说其有关共相的问题,应该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柏拉图认为世界有理念的世界与可感的(现实)世界之分。"理念"(ε?δο?),是永恒而完美的,更重要的是理念不仅是普遍性,而且是实体;而现实中可感的个别事物既不永恒也不完美,它们只是在"分有"或"模仿"永恒而完美的理念,是理念的"影子"。个别事物只是由于基于实在的理念才说它们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实在的。总之,共相(理念)不但是一种实体,而且还是个别事物存在的本原。 根据这样一种认识,柏拉图认为我们获得知识(对理念的认识)的方式是用灵魂进行回忆。他认为灵魂在进入人的身体之前,曾经在理念的世界里,直接"看"到过那些理念。只不过在灵魂与躯体结合之后,便遗忘了这些对理念的认知。所以,获得知识,就是灵魂接受可感世界中这些"影子"的刺激后进行回忆的过程。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说真理就在我们的心中,只不过需要用心去"回忆",去探索。 我们并不了解在古希腊的普通人如何认识共相问题。但从柏拉图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理念论"是不同于当时普遍看法的一个新观点,也可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虽然我们也能在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中找到类似的东西,但那些并不够成熟,也不够有影响力)。它给了人们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虽然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变幻多端,但是有另一个完美而永恒的世界,并且它曾经被我们的灵魂所认识。这就使一些柏拉图的"同路人"有了一个精神的家园,也是为什么后来柏拉图主义与有超越有信仰的基督教能够轻松地结合起来的原因。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柏拉图这里的共相(理念),不仅仅是"人"、"动物"这样的种属概念,还包括"美"这样的性质概念,和"大"这样的关系概念。如此认识共相,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一大革命。评价这种认识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两千多年来的思想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大量讨论,对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启发。 折叠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作为柏拉图的学生,深受柏拉图主义的熏陶,但亚里士多德却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柏拉图之设立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相(理念),遭到亚里士多德的明确反对。他认为共相就是一类个别事物共有的性质,并且就在个别事物之中。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种性质被称为"形式"(ε?δο?) 。实体是由形式和质料(没有性质的存在物)构成的,缺一不可,在现实中两者都不可以单独存在。在这点认识上的区别,便有了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超验的共相决定个别事物的自上而下,另一种是由人通过经验个别事物而抽象出共相的自下而上。 对于柏拉图三种概念上的共相,亚里士多德主要关注种属概念与性质概念的讨论,而排除了作为关系概念的共相。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具体的个别事物是绝对的,是第一位的;关系是相对的,是第二位的。对于"大"、"小"这样的关系概念,是不会归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的。(一个东西大,并不是像柏拉图所说那样,因为分有了"大"的理念,而是与他物相比较的结果。)可以说,把关系概念归为理念,是理念论思维方式的过分运用,但这种过分也许是一种必要而有益的经历。 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潜能和现实的关系以及"四因说"。由于这些理论与"形式"的概念密切相关,似乎是共相问题的动态解释,但我认为这些绝不是在解决共相问题,而是用来解释自然如何运动。而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讨论却值得我们注意。在他著作的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思路得出了两个关于第一实体是什么的结论:第一实体既是个别事物,又是形式和本质。这就为后人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认识亚里士多德:他自己有着经验主义科学家的气质,但他受的教育是柏拉图主义的,而这两者是格格不入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两者的斗争,这位伟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他关于共相的看法事实上也是一个矛盾体--似乎最原本的他是要彻底地反对柏拉图主义,但在他的头脑里,柏拉图的思维方式占据得太大太深。 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说,共相问题只是他们博大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他们并不出于像后世哲学家那样的目的回答共相问题。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却是后世争论共相问题的源头。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派、怀疑论和新柏拉图主义都不刻意讨论共相问题(虽然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他们对共相问题的认识倾向),而是把焦点放在伦理学上,直到八百年后的波埃修翻译并回答了波菲利的三个问题,共相才成为一个独立的讨论焦点。 '''波菲利(波尔费留)(Porphyry)''' 这位三世纪的腓尼基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著有一本小书《导论》(Introduction)。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关于共相的三个问题,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 For instance, I shall omit to speak about genera and species, as to whether they subsist (in the nature of things) or in mere conceptions only; whether also if subsistent, they are bodies or incorporeal, and whether they are separate from, or in, sensibles, and subsist about these, for such a treatise is most profound, and requires another mor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由此可见,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共相(种和属)是实体还是仅仅是思想中的观念; 如果共相是实体,它们是有形还是无形; 共相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还是在可感事物之中。 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便形成了中世纪的共相唯名论 (Nominalism,通常译为"唯名论")和共相实在论(Realism,"唯实论"、"实在论")两大阵营和一些折中主义者。 在讨论中世纪哲学之前,可以回顾一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柏拉图来说,共相显然是实体并且与可感事物相分离。而亚里士多德也会认为共相是实体(第一实体既是个体事物又是形式和本质),即使作为经验主义者的亚里士多德 可能会觉得共相不太算得上实体,但也不会是仅仅存在于思想中的观念。而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最大也最确定的分别是在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上,亚里士多德的"共相"在可感事物之中。 '''波埃修(Boethius)''' 两百年后,一位雄心勃勃的意大利学者计划把希腊哲学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其中也翻译了波菲利的《导论》,这个人就是波埃修。不过,波埃修不仅做翻译,而且做评注,写了《波菲利〈导论〉注释》,对波菲利问题进行了回答。 共相(种和属)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相似性,我们通过抽象把这些相似性集合起来。这就是波埃修的观点。 为了更好地比较中世纪哲学家对共相问题理解的差异,我们需要在波菲利问题之前加上一个问题: 共相是①先于个别事物(如柏拉图),还是②在个别事物之中(如亚里士多德),抑或是③在个别事物之后(如我所理解的洛色林) --这个问题才是区分各家观点的最重要问题。而波埃修的回答是:否定共相先于个别事物;从客观的(撇开人的)视角看,共相在个别事物之中;从人类认识的角度看,共相在个别事物之后,是人们把它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否定①,同时肯定②③。) 而对于波菲利问题的回答,首先,共相既是实体(从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来说),也是观念。至于共相是否有形:从共相在个别事物之中说,它是有形的;从共相在人们的思想中来说,它是无形的。而是否分离,同样从这两个角度上说,共相既在个别事物之中,又与它们相分离。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共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