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6.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公共財產 的原始碼
←
公共財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公共財產.jpg | thumb | 300px | 公共財產 <br> [https://tw.pixtastock.com/illustration/1375754 原圖鏈接] ]] '''公共財產'''(shared assets)是指[[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的財產。現行刑法中所說的公共財產,是指下列3類財產: *(1)國有財產; *(2)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 *(3)用於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與財產。 *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即如果侵犯這類財產,也會產生與侵犯公共財產相同的法律後果。 *公共財產的性質--公共部門中的資產與商業性部門中的資產本質上不同,但是一般都把兩者稱為資產,那必須首先從資產的定義來看。 **西方國家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把資產定義為:“資產即為一定實體所擁有、一定交易事項所形成的、能夠帶來未來經濟收益的資源。 **”朱恩·帕勒特認為,從定義看,公共部門所占有的資產首先不具備完整的產權,其次公共部門只有現金流出而無現金流入,公共財產不能帶來未來經濟收益,因此本質上與商業部門的資產性質不同。 *公共財產作為一種資源,有些為公共部門提供了物質投入,如政府辦公樓和公務車,有些卻直接作為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如紀念館、圖書館、高速公路和國家公園。 *公共財產作為一種所有權,政府部門擁有部分管理、決定權力和收益權,但是處置權利如出售或破壞卻不是任意擁有的,可以說,公共部門占有和控制的公共財產產權受到嚴格限制。 *公共財(英文:public good)是經濟學中財貨的一種分類,從需求方面的觀點上,具有「非競爭性」,或稱「非獨享性」、「非競用性」、「非敵對性」、「共享性」);從供給方面的觀點上,具有「非排他性」。 **不能夠排除個人使用之,或個人可從未付費中獲益,一個人使用不會減少其對他人的可利用性,或該財貨可同時被多人使用。 *公共財的典型例子包括國防、知識、免費電視節目等。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公共財的存在,會導致市場失靈,因此應該由政府提供或者有政府干預。 *公共財產指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種財產。 **包括國有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和其他海陸自然資源; 國家控制國計民生的專有財產,如鐵路、航空、公路、水運、港口、銀行、郵電、廣播等部門的裝備、設備和其他財產;各級國家機關和各類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財產; 歷史文物、名勝古跡、風景遊覽區、自然保護區,以及不能證實屬於個人或集體所有的、具有經濟、文化和科學價值的財產; 國家在國外的財產和屬於國家所有的其他財產。 根據我國刑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本法所稱公共財產,是指下列財產:(一)國有財產;(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三)用於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 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 公共財產指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種財產。包括國有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和其他海陸自然資源; 國家控制國計民生的專有財產,如鐵路、航空、公路、水運、港口、銀行、郵電、廣播等部門的裝備、設備和其他財產;各級國家機關和各類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財產; 歷史文物、名勝古跡、風景遊覽區、自然保護區,以及不能證實屬於個人或集體所有的、具有經濟、文化和科學價值的財產; 國家在國外的財產和屬於國家所有的其他財產。 [1] 根據我國刑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本法所稱公共財產,是指下列財產:(一)國有財產;(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三)用於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 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 *公共財產指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種財產。包括國有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和其他海陸自然資源; 國家控制國計民生的專有財產,如鐵路、航空、公路、水運、港口、銀行、郵電、廣播等部門的裝備、設備和其他財產;各級國家機關和各類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財產; 歷史文物、名勝古跡、風景遊覽區、自然保護區,以及不能證實屬於個人或集體所有的、具有經濟、文化和科學價值的財產; 國家在國外的財產和屬於國家所有的其他財產。 [1] 根據我國刑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本法所稱公共財產,是指下列財產:(一)國有財產;(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三)用於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 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 ===韓國藝能界特產「四大公共財產」=== *[[Cate大家有聽過「韓國四大公共財」這個說法嗎?韓國演員蘇志燮、玄彬、孔劉、姜棟元四位男神,被稱作是「四大公共財」。他們高富帥,又鮮少傳出緋聞(甚至還有零緋聞),到了適婚年紀卻還單身,所以被粉絲列為「公共財產」,意思是男神死會之前都是「大家的」。 *出道後從來沒有「承認戀情」的蘇志燮竟然在17日認愛,承認與小自己17歲的播音員趙恩靜已經交往一年,讓許多蘇太太只能心碎祝福。 **蘇志燮是四位男神中年紀最大的,1977年出生、1995年出道,長相有著獨特魅力,深邃眼神散發憂鬱的冷都男氣質,但其實私底下是位溫暖貼心的前輩,無法不陷入大蘇魅力。 *年紀排名第二的是孔劉,1979年出生的孔劉今年已經要滿40歲啦!但是被大家說是「逆生長」的孔劉,只要一頭順毛造型就可以充滿少年感,隨便一個燦笑就瞬間讓人心暖暖。 **孔劉雖然散發暖男感,身材卻超Man,肩膀流氓、結實肌肉、身高184公分,充滿釜山男子的魅力,估計是年紀越大越有價值的代表了! *下一位也是一位釜山男人,是1981年出生的姜棟元,應該是大家比較陌生、也最有神秘感的男神,出道16年僅出演3部電視劇,多集中在電影作品,近年還進軍好萊塢,演技備受肯定。姜棟元有著「撕漫男」的臉蛋,但是卻不會陰柔,出演動作劇相當帥氣,加上自身的神秘感,始終維持著在韓國人民心目中的高地位。 **姜棟元出道16年有了新企劃,將推出首個真人秀節目,引起許多粉絲關注。 *「四大公共財」的忙內就是1982年生的玄彬,從《我叫金三順》、《秘密花園》到《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出道16年的玄彬一直維持著高顏值和好體態,在男神身上幾乎感受不到歲月痕跡。 **玄彬過去曾和宋慧喬、姜素拉兩位女神交往過,恢復單身的他,再度成為公共財產,希望可以趕快聽到新劇消息啊~<ref name="Kdaily.">{{cite web |url=https://thekdaily.com/article/87998/韓國-四大公共財-還有誰單身-蘇志燮轉私有-讓其餘三位男神玄彬-孔劉-姜棟元登上熱搜| title=韓國「四大公共財」還有誰單身?蘇志燮轉私有,讓其餘三位男神玄彬、孔劉、姜棟元登上熱搜~ | language=zh | date=2019-05-21 | publisher=Kdaily. | author=By tiffany | accessdate=2020-08-31}}</ref> ===國有財產與公共財產不同=== *依據國有財產法施行細則 : *第 12 條國有財產屬於不動產者,應依民法及土地法規定為國有登記;屬於動產、有價證券及權利者,應依民法及其他有關特別法之規定,分別確定其權屬為國有。 *第 13 條 屬於公用財產之動產、有價證券及權利,其有關確定權屬之程序,由管理機關辦理之,其屬於非公用財產者,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辦理之。 *第 14 條 非公用財產之登記,以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為管理機關。 *第 15 條 本法第十九條所稱尚未完成登記應屬國有之土地,係指本法第二條第二項應屬國有之下列未登記土地: **一、海埔新生地。 **二、港灣新生地。 **三、河川新生地。 **四、廢道、廢渠、廢堤。 **五、其他未登記土地。 **前項未登記土地,除第四款所列廢道、廢渠、廢堤土地原為地方政府所有者外,應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會商該管直轄市、縣 (市) 地政機關先辦地籍測量,再行囑託國有登記。 **第一項各款土地,係經地方政府投資開發者,得陳報行政院核准,登記為地方政府所有。 *第 16 條 在國境外之國有財產經外交部委託適當機構代為管理者,其有關確定權屬之程序,由該代管機構辦理之。 *第 18 條 依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應設之國有財產總帳,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主辦之。 *第 19 條 (刪除) *第 20 條 國有財產因故滅失、毀損、拆卸或改裝,其報廢程序依有關法令之規定。 *第 21 條 國有不動產,依前條規定報廢,或依本法規定出售或贈與,並經註銷產籍者,應由管理機關依法申辦滅失登記或移轉登記。<ref name="國立高雄師範">{{cite web |url=https://c.nknu.edu.tw/affair/UploadFile/Files/Laws/dd_31416831.pdf | title=國有財產法施行細則 | language=zh | date=2012-12-25 | publisher=國立高雄師範 | author=國有財產局 | accessdate=2020-08-31}}</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公共財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