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81.18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八角灰菜 的原始碼
←
八角灰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八角灰菜 </big> ''' |- | [[File:T017e02369e305f52bf.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7e02369e305f52bf.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603784&sid=6817571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大叶藜。报名:别名血,为藜科藜属植物杂配藜,分布于中国大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浙江、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可做中药。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大叶藜 别称; 血见愁、杂配藜 界; 植物界 亚纲; 石竹亚纲 目; 石竹目 科; 藜科 族; 藜族 种; 大叶藜 分布区域;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介绍; 【拼音名】 Dà Yè Lí 【别名】血见愁、杂灰菜、八角灰菜、大叶灰菜、光藜、大灰灰菜、刺穗藜 【来源】藜科藜属植物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药材基源:为 藜科植物杂配藜的全草.采收和储藏:6-8月割取带花、果全草,鲜用或切碎 =='''晒干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20cm。茎直立、[[粗壮]],单一或上部分枝,具淡黄色或紫色条纹,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7cm;叶片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5cm,宽2-12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微心形或近截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2-3对,不等大,无毛;上部叶较小,叶片多呈三角状戟形。疏散的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两性或兼有雌性;花被5裂,裂片卵形,先端钝圆,边缘膜质,背部有纵隆脊;雄蕊5。胞果薄膜质,双凸镜形,具蜂窝状的四至六角形网脉。种子椭圆形,黑色,无光泽,有明显的凹点,直径约2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村边、菜地及林缘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黄绿色。茎粗壮,具深纵棱。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4-15cm,宽2-13cm;边缘掌状浅裂或全缘。小花成团。胞果宿存膜质花被,灰绿色,顶端5裂。胞果果皮膜质,有白色斑点。种子扁圆形,直径2-3mm,黑色,无[[光泽]],表面具明显的圆形深洼或凹凸不平。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黄绿色。①叶片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细胞平直,多角形;气孔不定式,偶有不等式。②花被片腺毛,头部圆球形,单细胞,直径30-60μm,内含黄棕色油状物,柄1-2细胞,较细。花被片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6-30μm。③种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排列紧密,红棕色,具放射状突起的花纹;横切面观:细胞长条形,排列成栅栏状,表面有横向纹理。在扫描镜下,果皮纹饰呈放射状排列。花粉粒表面小刺常分布于孔间区中央,孔边缘较少。 【化学成份】含槲皮素(quercetin)等。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吐血、衄血、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f>[https://wenda.so.com/q/1626484859213300 8角灰菜能吃?], 360,2014.09.19</ref> =='''参考文献'''== 问答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八角灰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