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13.1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內湖庄 的原始碼
←
內湖庄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內湖區'''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14/attachment/6d48e3c1-78b7-4d1a-bfe7-ebb2ecf1c25d.gif"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hdo.gov.taipei/cp.aspx?n=DED5284317AED3B0 圖片來自gov] </small> |} '''內湖-{庄}-'''(ないこしょう),為1920年~1945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臺北州|台北州]][[七星郡]]。今[[臺北市|台北市]][[內湖區]]及[[南港區]]。<ref>[https://nhdo.gov.taipei/cp.aspx?n=DED5284317AED3B0 內湖區],gov</ref> ==街-{庄}-原名== 原屬 *大加蚋堡之後山陂-{庄}-、東新-{庄}-仔-{庄}-、南港三重埔-{庄}-、後山-{庄}-、南港大坑-{庄}-、南港舊-{庄}-、山猪窟-{庄}-、四份仔-{庄}- *芝蘭一堡之北勢湖-{庄}-、內湖-{庄}-、新里族-{庄}-> ==行政區劃== 內湖-{庄}-轄域內分為[[北勢湖]]、[[內湖 (內湖區)|內湖]]、[[新里族]]、[[東新庄子|東新-{庄}-子]]、[[南港三重埔]]、[[南港大坑]]、[[南港舊庄|南港舊]]、[[後山 (臺北市)|後山]]、[[後山埤|後山坡]]、[[山豬窟]]、[[四分子]]十一個[[大字 (行政區劃)|大字]]。 *'''內湖'''大字下有「內湖梘頭」、「新坡尾」、「內湖番子坡」、「內湖港墘」、「內湖山脚」小字名 *'''新里族'''大字下有「內溝」、「五分」、「內溝火炭坑」、「十四分」、「白石湖」、「十四分坡內」、「葫蘆洲」、「粉寮」、「羊稠」、「灣仔」、「洲尾」小字名 *'''北勢湖'''大字下有「北勢湖」、「洲子」小字名 戰後,[[基隆河]]以北的'''北勢湖'''、'''內湖'''、'''新里族'''組成內湖鄉,其餘大致組成南港鎮,隸屬[[新北市|臺北縣]]。1968年內湖鄉與南港鎮劃入台北市。 ==大事記== *1920年10月1日,施行「州市街庄」制,將南港區合併為內湖庄;首任庄長郭華讓。 *1921年9月16日,內湖庄役場於內湖公學校,舉辦「觀月會」(月光晚會),出席人員包括內湖庄役場職員、派出所警察官、內湖公學校教職員和地方人士。 *1922年7月5日,內湖庄舉行「國語普及會」結業式,七星館郡守[[館與吉]]列席指導。 *1923年,發生[[全島乾旱]](全島の旱魃),內湖埤塘枯竭。 *1924年,[[峰碧山圓覺寺]]設立於小尖山,此乃內湖地區第一座佛教寺院;開山住持為達淨師(俗名廖守加)。 *1924年4月3日,內湖公學校校長[[赤羽操]]在內湖仕紳郭華溪、郭章棟、郭華添、郭毿毛、郭章彬等人的捐款下,為內湖公學校建設了百坪左右大小的雨天體操場,以紀念日本皇太子[[昭和天皇|裕仁親王]]和[[香淳皇后|良子女王]]的御成婚。 *1924年9月24日,內湖庄長郭華讓於尖山題字「碧山」,舊石碑今存立碧山巖。從此尖頂山更名為碧山。 *1925年11月15日,[[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碧山巖]]廟重建落成。 *1926年4月2日,[[內湖養豚利用購買販賣組合]]成立。 *1929年5月29日,[[內湖庄業佃會]]創設成立;會員有796人。 *1930年11月11日,[[內湖庄畜產組合]]創設成立;會員有1500人。 *1932年10月1日,郭華讓庄長再度任命,郭國仕舊庄長卸任。10月8日舉辦新舊庄長「送迎會」。 *1933年4月22日,[[內湖庄出荷組合]]創設成立;會員有112人。 *1935年,太陽堂於今碧山路2號重建完成,奉祀主神為太陽星君和太陰娘娘。 *1935年8月19日,[[內湖橋]]舉行通車典禮,[[臺北州知事]][[野口敏治]]親臨主持。總工程費計25360圓,臺北州政府負責17310圓,另由內湖庄役場和地方人士各負擔4000圓。 *1935年11月15日,內湖公學校舉辦創校三十週年慶祝活動,教育課長、郡守、視學等貴賓多人參加;慶祝活動有慶祝表揚大會、午宴、演唱會和邀請新莊小西園作「臺灣人形芝居」(臺灣掌中戲)。 *1935年11月16日,清晨五時三十分,學校代表櫻庭次郎校長、庄民總代表郭華讓庄長、家長會長郭國仕、校友會代表林雙和及在校生代表劉昌錫等人,共同搭車前往劍潭山臺灣神社、芝山巖參拜;早上八時,舉行過往先賢追悼會;之後,舉辦運動會和學業、農產品展覽會。 *1935年11月22日,舉行[[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內湖庄投票所於內湖庄役場。 *1936年5月13日,內湖信用組合的總代會與農業倉庫落成式。 *1937年5月3日下午1時,台北要地([[臺北市 (州轄市)|台北市]])及內湖在內的台北地區([[新莊郡]][[新莊街]]、[[鷺洲庄]],[[七星郡]][[士林街]]、'''內湖庄'''、[[北投庄]],[[海山郡]][[板橋街]]、[[中和庄]],[[文山郡]][[深坑庄]])因應[[八年抗戰|中日戰爭]]而實施燈火管制。 *1937年12月6日上午10時([[日本標準時間|GMT+9]]),內湖新庄役場落成典禮,庄長郭華讓擔任典禮主持人。地址位於今內湖路二段342-1號。建築已於2010年遭台北市政府拆除。 *1938年1月,位於今[[中研院]]內的源豐煤礦開坑。 *1938年10月1日,開始延宕多年的汐止內湖道的建築計畫,舉行起工式。總工程預定花費60000圓。 *1940年,台灣護膜株式會社(之後的[[南港輪胎]])成立。 *1942年4月中旬,[[金龍禪寺]]首度動土興工,然而不久後因[[太平洋戰爭]]的影響,工程停擺。 *1943年,台灣酒壜統制會社與日本水產株式會社共同於南港出資設立[[南港瓶蓋工廠|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工廠為之後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瓶蓋工廠接收)。 *1945年5月31日,[[美軍]]展開[[臺北大空襲]],內湖[[金面山]]區亦受美軍[[B-24轟炸機]]投彈,有80%以上之森林慘遭焚毀。 ==內湖庄役場== 1937年12月6日,郭華讓庄長主持內湖新庄役場(後內湖區公所與內湖分局警局,現已拆除)落成典禮。內湖庄役場基層行政機關,組織設庄長、助役、會計役、財務主任、庶務主任、書記、產業技手及僱員編制;另外,地方設區委員會委員二十一名及庄協議會會員十五名。 ==經濟發展== 內湖庄的經濟發展程度,為當時七星郡中最低的。 內湖庄的土地開發達到飽和程度,平原部份,乃以農田為主;較為形成市集的聚落,則有北勢湖老街、港墘老街與梘頭老街。 二千戶一萬個住民當中,絕大部分是務農為業。山產林業則為第二大宗。另外,亦有煤炭、石材礦業;其中的煤礦業,屬較為發達之產業,礦場分布則以內溝及大湖地區,為主要的出產地。內湖地區的產業物品及民生用品的進出港埠,係以港墘渡口為主;因此,港墘是內湖經濟產業物資品的集散及轉運市街。 1934年,內湖庄的農產年額突破53萬圓,煤礦業年額也達到40萬圓。其中南港大坑的[[包種茶]]品質相當優良。 ==教育== ===小學=== *內湖公學校(內湖國小) *南港公學校(南港國小) 由內湖公學校在分為1943年五份分教場(東湖國小)及1945年洲尾分教場(潭美國小) ===書房=== *後山書房:1922年4月14日由保正王成技創立。 ==社會事業== *成德學院:位於[[後山埤]],為針對青少年設置的感化教育機構。 ==交通== ===渡船場=== *北勢湖渡船場 *港墘渡船場 *粉寮渡船場 *下洲尾渡船場 *上洲尾渡船場 *羊稠渡船場 *五分渡船場 ===道路=== *[[內湖橋]]:1935年8月19日,港墘通車。 *內湖松山道:當年其路徑為庄役場至洲尾,即今日由[[成功路 (臺北市)|成功路]]三段一七四巷與內湖路二段交叉口(今內湖派出所前方路口)為起點,經成功路三段、成功路二段,接新明路,再經船渡到對岸的松山;當時,係由內湖庄長郭華讓,動員「保正」、庄民壯丁,合力將原有的田埂小徑,修築而成「保甲路」。途中的「章彬嶺(位於今內湖國中東側路段)」,更是進行二、三次的坡度降低(削平)工程,始有今貌。 *內湖汐止道:闢建於1939年,由[[七星郡]]役所負責興築;當初,街口起點連接內湖老街,北端通往五指山區(今汐止長青路)。戰後易名為大湖街。 *五分道路:從梘頭經後湖仔越嶺,通十四份到達五份地區。 * 宮前町梘頭道:修築於大正二年(1913年),由梘頭到港墘老街,經船渡到對岸的上塔悠, 再接道路至下埤頭、西新庄子、宮前町通往大稻埕。昭和七年(1932年),興建臺北松山機場,上塔悠到下埤頭段道路中斷,遂繞行濱江街再接中山北路,或由上塔悠轉至松山。昭和十年(1935年)八月十九日,港墘「內湖吊橋」通車後,聯外交通更為便捷。 ===鐵路=== 縱貫線 *[[南港車站|南港驛]] ===巴士=== *[[台北市營巴士]]內湖線:平日每一小時一班,六日或祝祭日每半小時一班。 ==觀光== *[[大湖公園|白鷺山]]:台北州指定之地方級[[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碧山巖]]:台北州指定之地方級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 *[[後山埤]]:台北州指定之地方級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 *仙跡:位於今文德路獅頭山上,內湖八景之一。 == 名產 == === 雜貨 === *台灣鍋 *竹細工 === 農產品 === *[[茶]] *[[芋]] *[[胡瓜]] === 水果 === *斗柚 *[[文旦]] *洲尾的[[荔枝]]:台北州指定之地方級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內湖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