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107.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儒教文化 的原始碼
←
儒教文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儒教文化.jpg|26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403/20140403151958-1402383182.jpg 原图链接][http://www.4123.info/scb/image/659983526/5.html 来自 小学生手抄报 的图片]]] '''儒教文化'''的[[哲学]]认为[[时间]]是有始无终的一条[[因果链]]<ref> [https://www.docin.com/p-1577460100.html 现代TRIZ理论中因果链分析应用研究],豆丁网</ref>,[[空间]]是有限的,可范围在不断扩大,由于"[[儒教]]"是一种准唯物的[[思想体系]],只关心现世,把来世交给其他的[[宗教]],因此对其他宗教有很大的宽容性,任何宗教,只要不试图干涉现世的政权,大都可以在儒教的背景下存在,这在封建社会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儒家]]的发源地[[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除了天主教在[[清朝]]因为干涉皇位继承一度被[[雍正帝]]禁止)的国家。 在儒家文化圈内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世界任何地区在宗教战争中失败的一方,都可以到中国继续传教、发展,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包容性强,任何外来[[文化]]都会被吸收和消化,改造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主动扩张,而是使周围文化一层层塌陷进来,被同化,是一圈一圈地缓慢扩张,周围文化被同化的程度非常高。那怕有很强主动性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进入儒家文化圈后,也很快被同化,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教会有了很大的差异,北传佛教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和儒家思想结合的宗教了。 ==思想== 儒家思想<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81372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知乎</ref>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力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历史上经常出现起义、造反推翻一个[[朝代]]的现象,所谓“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以至于某些西方[[历史学家]]<ref>[https://www.sohu.com/a/249325959_100206562 世界十大著名的历史学家],搜狐,2018-08-23</ref>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喜爱暴动和反抗的民族”,在灾年“吃大户”成为一个可以被容忍的半合法现象,每一个[[皇帝]]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儒家文化强调对长辈的[[孝]]顺,发展成对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强烈地对故土的留恋感和民族自豪感。儒家文化圈各民族的移民总是怀念故乡,很难和当地文化融合,同乡之间却有很强的互助性,在移民地形成自己的文化岛。 在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里,[[祠堂文化|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批判,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视频== ===<center>儒家文化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center> <center>{{#iDisplay:k03593b3eva|560|390|qq}}</center> <center> 儒家文化宣传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q0168qynf7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14 宗教與文化]]
返回「
儒教文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