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5.2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傳國璽 的原始碼
←
傳國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傳國璽'''<br><img src="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18/2559589-XXL.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44612 圖片來自三立新聞網]</small> |}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历代正统皇權的象徵。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相傳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流傳的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三種說法。 中國歷代帝王傳承都非常講究「名正言順」,皇帝登基的時候都要有信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傳國玉璽」;根據史料記載,傳國玉璽為秦代丞相李斯奉秦始皇命令,用藍田玉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信物。自此之後,這枚傳國玉璽一直被視為正統皇帝的信物,成為各方有野心之人相互爭奪的寶物。 ==歷史== ===秦漢=== 秦以前,民众喜欢用金属玉石雕刻为私人印信,按照个人喜好通常都有龙或者是虎作为装饰。秦以后,政府禁止皇帝以外的人以金玉作为私人印信,皇帝所用的印信被称之为“玺”。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秦始皇將其琢為傳國[[璽]],替代遺失的“[[九鼎]]”作為[[天子]]的象征,又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八個[[鳥蟲書|鳥蟲篆字]],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三種說法,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又称之为「天子玺」。[[秦二世]]死後,秦王[[子嬰]]將傳國璽獻於[[漢高祖]]劉邦。[[王莽]]篡[[西漢|漢]]後,向[[王政君|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擲玉璽於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玉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王莽敗亡後,玉璽落入更始帝[[劉玄]]手中,後來劉玄被[[赤眉軍]]打敗,玉璽落入[[劉盆子]]之手,後赤眉兵敗,獻璽於[[漢光武帝]]劉秀處。<ref>《[[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禮考十: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用制乘輿六璽: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又始皇得藍田白玉為璽,螭虎鈕,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禮考十引注[[衛宏]]曰:秦前民皆佩綬、金、玉、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高祖入咸陽,秦王子嬰以璽降,其璽乃始皇藍田玉璽、螭獸鈕,在六璽之外。帝既誅項籍,即天子位,因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平帝崩,孺子未立,璽藏長樂宮。及王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太后怒罵之,且曰:「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后因涕泣,左右皆垂涕,舜亦悲不能止良久,乃謂太后,「臣等巳無可言,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后寧能終不與邪?」太后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且死,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璽,奏之。莽大說;《[[後漢書]]》卷四十八引注衛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銀為方寸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腢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是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號曰傳國璽。漢高祖定三秦,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後求璽,後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敗時,仍帶璽紱,杜吳殺莽,不知取璽,公賓就斬莽首,並取璽。更始將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璽上赤眉。建武三年,盆子奉以上光武;《應氏漢官》、《皇甫世紀》:「受命於天,既壽且康」</ref> ===三國===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爆發[[討伐董卓之戰]],[[孫堅]]軍率先攻入[[洛陽]]城,《[[後漢書]]》、《山陽公載記》、《[[吳書 (韋昭)|吳書]]》、《[[資治通鑑]]》皆記載孫堅軍進入洛陽後獲取傳國璽<ref>《[[三國志]]》卷四十六引《[[吳書]]》曰:堅入洛,掃除漢宗廟,祠以太牢。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旣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井中;《[[資治通鑑]]》卷六十·漢紀五十二:堅進至雒陽,擊呂布,復破走。堅乃掃除宗廟,祠以太牢,得傳國璽於城南甄宮井中;分兵出新安、澠池間以邀卓。</ref>,但後來被[[袁術]]奪取,作為[[即位|稱帝]]的憑據<ref>《[[後漢書]]》卷七十五:又少見識書,言“代漢者當塗高”,自-{云}-名字應之;又以袁氏出陳為舜後,以黃代赤,德運之次,遂有僭逆之謀。又聞孫堅得傳國璽,遂拘堅妻奪之;《三國志》卷四十六引《山阳公载记》:袁術將僭號,聞堅得傳國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ref>,袁術死後被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當時[[曹操]]得[[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至此玉璽得以重歸漢室<ref>《後漢書》卷四十八: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後漢書》卷四十八引注衛宏曰:孫堅從桂陽入雒討董卓,軍於城南,見井中有五色光,軍人莫敢汲,堅乃浚得璽。袁術有僭盜意,乃拘堅妻求之。術得璽,舉以向肘。魏武謂之曰:「我在,不聽汝乃至此。」時璆得而獻之</ref>。[[虞溥]]和[[裴松之]]认为[[孙坚]]发现传国玺之事为假,虞溥在其著作《[[江表传]]》中表示,根據《漢獻帝起居注》的文字“天子从河上还,得六玉玺於阁上”,說明玉玺又回到漢朝皇帝手中,另外[[太康 (西晋)|太康]]初年[[孙皓]]向[[晉朝]]投降时交出的是六枚金玺,没有玉璽,表明孙坚发现传国玺这件事是假的<ref>《三国志》卷四十六裴松之注:江表传曰案汉献帝起居注云“天子从河上还,得六玉玺於阁上”,又太康之初孙皓送金玺六枚,无有玉,明其伪也。</ref><ref>《[[拾遗记]]》卷八:至晋太康元年,孙皓送六金玺云:“时无玉工,故以金为印玺。”</ref><ref>《[[宋書]]》禮五:吳無刻玉工,以金為璽。孫晧造金璽六枚是也。又有麟鳳龜龍璽,駞馬鴨頭雜印,今代則闕也。</ref>;裴松之也認為從孫皓投降未有玉璽一事可看出孫堅獲得傳國璽一事為假,還认为孙坚在反董义军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传国玺而潜匿不言,则为阴怀异志,怎么能称得上忠臣<ref>《三国志》卷四十六裴松之注:臣松之以为孙坚於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受命于天,奚取於归命之堂,若如喜言,则此玺今尚在孙门。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ref>。[[虞喜]]、[[赵一清]]则支持孙坚发现传国玺,虞喜《志林》認為天子六玺和传国玺并不是一个概念,传国玺不在六玺之列,皇帝平时使用六玺办公,并不使用传国玺<ref>《三国志》卷四十六裴松之注:虞喜志林曰天子六玺者,文曰“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此六玺所封事异,故文字不同。献帝起注云“从河上还,得六玉玺於阁上”,此之谓也。传国玺者,乃汉高祖所佩秦皇帝玺,世世传受,号曰传国玺。案传国玺不在六玺之数,安得总其说乎?应氏汉官、皇甫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金玉之精,率有光气,加以神器秘宝,辉耀益彰,盖一代之奇观,将来之异闻,而以不解之故,强谓之伪,不亦诬乎!陈寿为破虏传亦除此说,俱惑起居注,不知六玺殊名,与传国为七者也。吴时无能刻玉,故天子以金为玺。玺虽以金,於文不异。吴降而送玺者送天子六玺,曩所得玉玺,乃古人遗印,不可施用。天子之玺,今以无有为难,不通其义者耳。</ref>;赵一清批驳裴松之忽视了[[范晔]]《后汉书》中[[徐璆]]盗袁术传国玺献给曹操一事,还以吴亡不见传国玺为由反驳是得其一而忘其二<ref>卢弼《三国志集解》卷四十六:赵一清曰孙坚于井中得传国玺。坚死,袁术逼其夫人而夺之。术死军破,徐璆得而献之。《后汉书徐璆传》云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是也。章怀注引坚事以证之。而裴世期犹以吴亡不见此玺相诘难可谓得其一而忘其二也。</ref>。不論如何,最終傳國璽仍從漢室手中傳給[[曹魏]],[[西晉]]篡魏後,玉璽歸晉。 ===兩晉與南北朝=== [[西晉]]以後傳國璽的下落有多種說法: # 西晉[[永嘉之亂]]後,[[晉懷帝]]被俘虜,玉璽歸[[前趙]],[[後趙]][[石勒]]滅前趙得此璽;其字跡為「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後於玉璽右側加刻「天命石氏」,並於[[五胡]]處流傳,最後傳到[[冉魏]]<ref>《晉陽秋》曰:[[冉閔]]大將軍[[蔣干 (十六國)|蔣幹]]以傳國璽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獻之,百僚皆賀。璽光照洞徹,上蟠螭文隱起,書曰「(旻)〔昊〕天之命,皇帝壽昌」。秦舊璽也;《[[後漢書]]》卷三十引注[[徐廣]]曰:傳國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ref>。冉魏因戰禍求乞[[東晉]]軍救援,玉璽又歸於東晉。[[東晉]]時從[[五胡]]處奪回後便流傳於[[南朝]]<ref>《[[宋書]]》卷十八: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與斬白蛇劍俱為乘輿所寶。傳國璽,魏、晉至今不廢;斬白蛇劍,晉惠帝武庫火燒之,今亡。晉懷帝沒胡,傳國璽沒于劉聰,後又屬石勒。及石勒弟石虎死,胡亂,晉穆帝代,乃還天府。</ref>。 # [[前秦]][[苻坚]]被[[姚苌]]所杀时,玉玺被苻坚所埋藏。 #[[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時於泥像中找到二方玉璽,字跡皆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中一方旁邊還加註「魏所受漢傳國璽」<ref>《[[魏書]]》卷四下、《[[北史]]》魏本紀第二:夏四月甲申,車駕至自長安。戊子,毀鄴城五層佛圖,於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ref>。 # [[北齊]]在[[侯景]]敗亡後輾轉得到他在[[梁 (南朝)|南朝梁]]所奪取的「受命于天,旣壽永昌」玉璽<ref>《[[北齊書]]》卷三十八:獲傳國璽送鄴,文宣以璽告於太廟。此璽卽秦所制,方四寸,上紐交盤龍,其文曰:「受命于天,旣壽永昌。」二漢相傳,又傳魏、晉。懷帝敗,沒於劉聰。聰敗,沒於石氏。石氏敗,晉穆帝永和中,濮陽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護何融送于建鄴。歷宋、齊、梁,梁敗,侯景得之。景敗,侍中趙思賢以璽投景南兗州刺史郭元建,送于術,故術以進焉。</ref>。 ===隋唐五代=== [[隋朝]]統一後,傳國璽為[[隋朝]]所承襲<ref>《[[隋書]]》卷十一:天子六璽:文曰「皇帝行璽」,封常行詔敕則用之。「皇帝之璽」,賜諸王書則用之。「皇帝信璽」,下銅獸符,發諸州征鎮兵,下竹使符,拜代徵召諸州刺史,則用之。並白玉為之,方一寸二分,螭獸鈕。「天子行璽」,封拜外國則用之。「天子之璽」,賜諸外國書則用之。「天子信璽」,發兵外國,若徵召外國,及有事鬼神,則用之。並黃金為之,方一寸二分,螭獸鈕。又有傳國璽,白玉為之,方四寸,螭獸鈕,上交五蟠螭,隱起鳥篆書。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凡八字。</ref>。後來[[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炀愍皇后|蕭皇后]]帶玉璽逃入漠北[[突厥汗国|突厥]]處。唐貞觀四年(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皇后與隋煬帝之孫[[楊政道]]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到[[唐朝]],至[[五代十國]]之後失去蹤影。 ===失踪=== 有關玉璽的失踪之說,現時有多種說法: # 五代十國[[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失蹤。 # 五代十國[[後晉]][[石重貴|出帝]]被[[遼太宗]]在公元946年俘虏時丟失。 # [[遼朝]][[保大 (辽朝)|保大]]二年(1122年),[[遼天祚帝]]遺失傳國璽於[[桑乾河]]<ref>《遼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儀衛志三符印</ref>。 #[[元惠宗|元順帝]]逃回漠北時失蹤,[[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清朝史料亦有記載<ref>旋自察哈爾得元傳國璽,承先請命工部制璽函,卜吉日,躬率戝臣郊迎入宮,仍以得璽敕示滿﹑漢、蒙古《清史稿列傳十九》;九年,平察哈爾林丹汗,得元傳國璽《朝鮮列傳》 </ref><ref>庚辰,出師和碩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等征察哈爾國,獲歷代傳國玉璽。先是,相傳此璽藏於元朝大內,至順帝為明洪武帝所敗,遂棄都城,攜璽逃至沙漠,後崩於應昌府,璽遂遺失。越二百余年,有牧羊於山岡下者,見一山羊三日不嚙草,但以蹄跑地,牧者發之,此璽乃見。既而歸於元後裔博碩克圖汗,後博碩克圖為察哈爾林丹汗所侵,國破,璽複歸於林丹汗。林丹汗亦元裔也。貝勒多爾袞等聞璽在蘇泰太後福金所,索之,既得,視其文,乃漢篆“制誥之寶”四字。璠玙為質,交龍為紐,光氣煥爛,洵至寶也……《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四</ref>,但元編《[[遼史]]》並不支持此說法<ref>《遼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儀衛志三符印</ref>。且清乾隆也否認自蒙古得到的是真正的傳國璽。 #[[宋哲宗]]時,曾有人宣稱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直到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变|靖康之禍]],[[宋徽宗|徽宗]]、[[宋钦宗|欽宗]]被俘虜,金兵攻破[[汴梁|大梁]],“傳國璽”也被金兵掠走,從此銷聲匿跡。 [[明朝|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 據《二十五史綱鑒》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喀尔喀蒙古族|漠北]]直搗[[應昌城|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 由於傳國璽下落不明,[[明朝|明]]、[[清朝|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ref>見明 陳建《皇明通紀》:高帝謂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少傳國璽;一,[[王保保]]未擒;一,[[元昭宗|元太子]]無音問。</ref>。 ===再现=== 北宋紹聖三年時,農夫段義宣稱無意間發現了疑似傳國璽的玉印,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不少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靖康之亂時,金兵進入汴京,這塊“傳國璽”也消失無蹤。 [[明朝|明]][[弘治]]十三年,[[陕西巡抚]][[熊翀]]进献白玉玺一方,书小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礼部尚书]][[傅瀚]]奏曰其不合《[[南村辍耕录|辍耕录]]》所载傳國璽受命寶,且人君治天下以德不以玺,[[朱元璋|高皇]]作[[明朝玉玺|玺]]亦足以为一代受命之符而垂法万世,请不用此印。[[明孝宗]]从其言,藏而不用。 [[後金]][[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多尔衮]]出兵蒙古[[林丹汗]]部,[[苏泰太后]]持元傳國璽出迎并投降,次年[[皇太极]]据此稱帝,但该玉玺於[[乾隆]]時期鑑定為[[冒牌货|贗品]]。事實上这方常见于皇太極聖旨的宝玺,印文是小篆文「制誥之寶」,应当是[[林丹汗]]仿明朝的「制誥之寶」偽造的,而並非《辍耕录》所载之鳥蟲篆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傳國璽受命寶,也非元朝常用的疊篆印玺,一切都是標榜身份正統性的政治操作,此印於乾隆朝废而不用,但后又宝于[[沈阳故宫|盛京凤凰楼]],为[[清朝玉玺|盛京十宝]]之一。 [[清朝|清]]乾隆三年,[[河道總督|督河]][[高斌]]进献碧玉玺一方,书鸟虫篆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雕刻古泽可爱,颇有秦汉古意,与《辍耕录》所载傳國璽受命寶也颇为吻合。然而[[乾隆帝|清高宗]]认为其材质并非玉质,因此不是秦代流傳下來的傳國璽,只是好事者仿古所作,且「即使尚存[[秦始皇|政]]、[[李斯|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僅当作玩物而未用作国宝。<ref>[http://www.dpm.org.cn/collection/seal/232963.html 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ref> 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末代皇帝溥儀和袁世凱達成寫協議,依舊能夠和自己的妃子住在紫禁城裡面。民國十三年(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突然倒戈回京,軟禁了賄選總統曹錕,發動了「北京政變」,率領軍隊攻入了紫禁城。馮玉祥的部下鹿鍾麟帶著人在紫禁城到處搜尋溥儀的下落,他還給溥儀下達了最後通牒:必須兩個小時內離開紫禁城。 當時鹿鍾麟帶領幾十名軍警進入神武門,執行「逼宮」命令。鹿鍾麟執槍問溥儀:「從今以後,你是稱皇帝,還是以平民自居?如果願作普通人民,則我等軍人對你自有保護之責任,如你仍稱皇帝,那我們民國不容皇帝存在,我只能槍斃你!」溥儀受此威懾,聲明自己願為中華民國的一分子。 然而在溥儀臨走之前,鹿鍾麟忽然把溥儀叫住,原來鹿鍾麟想到皇帝傳承應該有所謂的傳承信物,想從溥儀口中問出傳國玉璽的下落。溥儀聽到這個問題之後忽然哈哈大笑,鹿鍾麟大感不解,溥儀接著說:「你想要傳說中的東西嗎?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早就不見了,不但我沒有見過,康熙爺和乾隆爺也一樣沒有見過!」 其實,溥儀這話倒也不假,他並非不想交出傳國玉璽,是真的沒見過!歷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得之則像徵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氣數已盡,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忽隱忽現,真真假假,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踪影,令人嘆息。 ===相关文学作品=== * 《斧声烛影》,吴蔚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和氏璧》,吴蔚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傳國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