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83.1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來濟 的原始碼
←
來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來濟'''{{BD|610年||662年||catIdx=L}}[[中國]][[唐朝]]官員,[[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他因為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武昭儀]]為[[皇后]],被派到[[西域]]為官,662年,他在抵抗[[西突厥]]部落入侵時陣亡,他的哥哥[[來恒]]之後也被任命為宰相。 == 生平 == 來濟出生于[[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他父親[[來護兒]]是[[隋朝]]的大將榮國公。618年,[[隋煬帝]]被將軍[[宇文化及]]在政變中殺死。宇文化及殺死了很多忠於隋朝的大臣,包括來護兒,全家滅門,只有來濟和他哥哥來恒因為太小沒有被殺。來濟家族遭難後,流離艱險,而篤志好學,有文詞,善談論,尤曉時務。在唐朝舉[[進士]]。 643年,唐朝皇帝[[唐太宗]]任命來濟為[[中書省]]通事舍人。那年,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被發現有謀反跡象,被廢黜,唐太宗命大臣討論如何處理廢太子-{李承乾}-。沒人敢說話,只有來濟說:“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唐太宗同意了,他廢黜了-{李承乾}-為庶人,但是保下了他的命。提拔來濟為[[吏部]]考功[[員外郎]]。644年,唐太宗任命他為新太子[[唐高宗|李治]]的司議郎,兼崇賢館直學士。不久改任[[中書舍人]],與[[令狐德棻]]等撰《[[晉書]]》。 649年,唐太宗駕崩,太子李治繼位為唐高宗。651年,來濟被任命為[[中書侍郎]](中書省的副官),兼[[弘文館]][[學士]],監修國史。653年,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國家的宰相。654年,加勳官銀青光祿大夫,以修國史功封'''南陽縣男''',賜物七百段。655年,官至[[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 當時,唐高宗想以武昭儀取代[[王皇后 (唐高宗)|王皇后]],他首先賜武昭儀封號[[宸妃]],來濟和另一個宰相[[韓瑗]]反對:“宸妃古無此號,事將不可。”然而,655年,唐高宗不顧來濟、韓瑗、[[褚遂良]]還有開國元勳舅舅[[長孫無忌]]的反對,以武宸妃取代王皇后,武宸妃為皇后。來濟等都不自安;武后上表稱來濟忠公,請加賞慰,但心中其實厭惡他們。 656年,武后的兒子[[李弘]]被立為太子(取代高宗的庶長子[[李忠 (唐)|李忠]]),來濟兼太子賓客,進爵為'''南陽縣侯''',仍為中書令。657年,來濟又兼太子詹事,武后和他的親信[[許敬宗]]、[[李義府]]開始清除反對立武氏為皇后的大臣,許敬宗、李義府誣告來濟、韓瑗與褚遂良構成朋黨,準備謀反。褚遂良被貶官[[桂州]](今[[廣西]][[桂林市]])都督。唐高宗也將來濟、韓瑗二人貶官遠地,來濟為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刺史]]。命他們終身不得回[[長安]]朝覲皇帝。659年,武后和唐高宗賜長孫無忌自殺,殺害王皇后的舅舅原宰相[[柳奭]]。韓瑗病逝在行刑使者來之前。660年,來濟改任[[庭州]](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刺史,在[[西突厥]]十姓的邊界。 662年,西突厥部落進攻庭州。來濟統兵防禦,他對屬下說:“我多年前就該被處死了,蒙赦性命,當以身報國。”他因此不穿甲胄,率軍出擊突厥,在戰鬥中陣亡。時年五十三,被贈[[楚州]]刺史,賜靈柩還鄉。有文集三十卷,流行於世。子[[來敬業]],[[潤州]]刺史;[[來慶遠]],[[中書舍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amespac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來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