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81.1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佩服与崇拜(茅盾) 的原始碼
←
佩服与崇拜(茅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DM45.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BF4DPV0543QWGK.html 茅盾]]] '''《佩服与崇拜》'''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以为我们不论对于古人或今人,只有佩服没有[[崇拜]];而且佩服的也决不是这"人",却是这人的"某话"、"某行为"。换一句话,即是佩服的是[[真理]],不是骗人(真理本来常存,不过因其人一为发扬,更加显明,人人[[知道]]罢了,不是发明,可说是发见)。 我又以为凡是佩服,一定是先了解剖人的话;就是听了这句话后,先[[经过]]自己[[理性]]的审考,觉得这句话实在是我有在心头,而说不出于口头的,实在打中了我的心坎,然后佩服的心会生;否则,这是盲从。何以会不辨辨人家说话的味道就盲从呢?因为对于其人崇拜的缘故。 所以我说:只有佩服,没有崇拜;因为崇拜的心理,易使行为入于盲从。 我又以为[[中国人]]崇拜心是一向很重的;几千年来入儒家者流的人,对于孔二[[先生]],没有一句话是错的,这是一层崇拜;像后汉王充这种人敢于诘孟、问孔(《论衡》上两篇名),真是毁圣的了,放在[[明朝]],谁不将他和金圣叹一般骂,然而因为他到底是古人,所以他的书不毁,纪老先生①也请他进四部的子部杂家,没有加他一个"驳杂不纯",放在存目,这不是又是一重崇拜么? ①纪老先生指纪昀。清代学者,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 所以我说:[[中国]]人是富于崇拜性,大家崇拜孔二先生;后人又崇拜今人;推之于现社会,便是"白胡须老头儿"比较得古些,所以说话也灵些。 但是现在我们应得醒醒了,应得把脑子里崇拜二个字的影子磨了,只可有佩服,而且只佩服真理,不是人——就是我们得多凭理性作用,少凭感情作用。 本来我们大家是向那无尽长的进化的阶段上爬,爬上十个阶段的人,看看后面只爬一二级的,[[自然]]觉得爬得高了,后面爬一二级的,看看前面爬十级的,自然也觉得他高,但是和"无尽长"的一比,便都要"索然"了;我以为我们若将崇拜心掯牢,便见不到这境界,不但害了自己,也累了那爬到第十级的苦人儿,生生地做成个偶像。 所以我说:我们要晓得自己爬到哪级,就是学问到什么分寸,也要晓得大家都是朝无尽长的阶段爬;我们千万不可自傲,不可看人不起,却也不可崇拜什么人;立在那无尽长阶段的第一级的人,看着立在第十级的,只有佩服罢了,而且佩服的不一定是全体,一句话也好。 照这样说来,那极力鼓扬侵入的暴强的主者道德(mastermoral)的尼采,也不该不佩服了;因为他提倡主者道德虽然是错的,但他从生物学上证明现社会的道德信条本来不过是利用他底一种人弄成的,不是绝对的真理,那倒是我们推翻旧道德,估定新价值的极妙利器了。所以这一句话,我们可以佩服的(关于主者道德之说,请看尼采的"BeyondGoodandEvil”及"GeteologyofMarals”①两书,我在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今年二号上登的尼采的学说〔二〕一其中,亦有说及)。 ①"BeyondGoodandEvil”,即《跨过善和恶》;"GeteologyofMorals”,即《道德的历史起源》。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首先欲把脑子里旧字典上的名词除掉几个,崇拜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崇拜两字的坏处,人家倒不大明白,还当是好的,犹之乎爱国两字一样,又犹之乎男女交际中的爱情一样!我们爱的是人类全体,有什么国,国是拦阻我们人类相爱的!我们凡是生物,除了作恶为害的外,都互相有爱情,为什么只是男女,有了男女的爱情当作神圣篇,岂不是把人类的大爱缩小么?此话甚长,现在姑且缩住不讲。 我上面的许多话本是多说的,却见现在的青年,渐渐要发挥盲从的手段,而且也硬请人做偶像,崇拜了,所以小子要多嘴说几声,但是终究是费话!糟鞑了《学灯》栏好好的纸张,我是要忏悔的呀。<ref>[https://www.kanunu8.com/book3/8330/184876.html 佩服与崇拜] </ref>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ref>[https://www.kanunu8.com/files/writer/8316.html 茅盾]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佩服与崇拜(茅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