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9.54.1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佛滩乡 的原始碼
←
佛滩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佛滩乡 </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3.sinaimg.cn%2Fdy%2Fo%2F2012-06-07%2F1339011680_axFR0N.jpg&refer=http%3A%2F%2Fi3.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0114746&t=cb3cd7911148b1c35bce5819c40e2382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news.sina.com.cn/o/2012-06-07/033924549185.shtm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佛滩乡 所属地区:永善县 |} '''佛滩乡'''位于[[永善县]]县境东部,驻地[[佛滩村]],距县城18公里。东与[[团结乡]]相连,南与[[马楠乡]]接壤,西与[[景新镇]]为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雷波县相望。辖佛滩、明子、新村、水田、吞都、田坝、马路、顺河共8个村民委员会,195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有5645户,21212人。总面积177平方公里。 佛滩曾称锅圈滩、太乙滩。相传,昔有香杉木一片,上载石像九尊,浮于水面,旋绕中流,彝民见而祝之,遂泊于岸。因建九皇庙于山之阴,凡有祈祷,每多灵验。土人以“太乙仙踪”为一景。锅圈滩为县境十八险滩之一,清运铜船,过滩如有沉失,例准豁免其罪。其锅圈滩一名,谓金沙江南岸岩石被江水冲击成窝凼,跌水季节凼内积水犹存,久后凼壁化成圈形,故名。1937年夏建西佛庙后,改称为佛滩。 <ref>[https://www.11467.com/zhaotong/co/2651.htm 中国共产党永善县佛滩乡委员会], </ref> =地理= 佛滩乡位于永善县县境东部,驻地佛滩村,距县城18公里。东与团结乡相连,南与马楠乡接壤,西与景新镇为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雷波县相望。辖佛滩、明子、新村、水田、吞都、田坝、马路、顺河共8个村民委员会,195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有5645户,21212人。总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23294亩,森林12358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及薯类、豆类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柑桔]]、桐枧、[[花椒]]、魔芋、桃、李、杏、梨等。粮食总产量550.8万公斤,经济总收入2840万元,人均纯收入671元。 =发展历史= 佛滩曾称锅圈滩、太乙滩。相传,昔有香杉木一片,上载石像九尊,浮于水面,旋绕中流,彝民见而祝之,遂泊于岸。因建九皇庙于山之阴,凡有祈祷,每多灵验。土人以“太乙仙踪”为一景。锅圈滩为县境十八险滩之一,清运铜船,过滩如有沉失,例准豁免其罪。其锅圈滩一名,谓金沙江南岸岩石被江水冲击成窝凼,跌水季节凼内积水犹存,久后凼壁化成圈形,故名。1937年夏建西佛庙后,改称为佛滩。 =景观= 佛滩乡驻地佛滩街,沿金沙江修建,背临大山。1923年和1966年曾被江水涨潮淹没。是永善到绥江县的水陆交通要道,井桧公路沿江边上达景新镇,下至桧溪、团结。清时属吞都汛管辖。吞都古汛历史长,曾繁荣兴旺一时,庙宇古墓建筑颇多。民国初设佛滩区,辖14个保。1950年归井底区管,1951年为县属第二区,辖团结等13个乡,1958年成立金江人民公社,同年把团结、新田、花石、向阳等四个乡划归团结区。1962年金江公社改为佛滩区,l969年改称佛滩公社,1974年复称佛滩区,1988年改称乡。 境内山势雄拔高峻,以木鱼山为主脉,由南至北向金沙江畔倾斜,最高海拔木鱼山2840.9米。境内构成六沟七峰和立体气候。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佛滩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