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34.1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伤寒证治准绳 的原始碼
←
伤寒证治准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伤寒证治准绳</big>''' |- |<center><img src=http://t13.baidu.com/it/u=3570453345,1151358073&fm=224&app=112&f=JPEG?w=500&h=5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4%BC%A4%E5%AF%92%E8%AF%81%E6%B2%BB%E5%87%86%E7%BB%B3&pn=9&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3570453345%2C1151358073&os=3639010651%2C3347027363&objurl=https%3A%2F%2Fimg.alicdn.com%2Fbao%2Fuploaded%2Fi1%2F857511710%2FTB2600smAyWBuNjy0FpXXassXXa_!!857511710-0-item_pic.jpg&di=58720257&tt=1&is=0%2C0&adpicid=0&gsm=3c&dyTabStr=MCwzLDIsNCw1LDYsMSw4LDc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伤寒证治准绳 创作年代;明 文学体裁;律诗 作者;王肯堂 |} 《[['''伤寒证治准绳''']]》是明代中医名家王肯堂所著的一本中医类[[书籍]]。<ref>[https://www.docin.com/p-232682574.html&dpage%3D1&key%3D%E4%BC%A4%E5%AF%92%E6%80%8E%E4%B9%88%E6%B2%BB 伤寒证治准绳],豆丁网 , 2014年11月7日</ref> ==作者介绍==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明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福建参政。书法深入晋人堂室。辑郁冈斋帖数十卷,手自钩搨,为一时石刻冠。曾授翰林院检付,参与国史编修,著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等。由于朝廷不纳他的抗倭疏议,愤然称病辞职回乡,从此重操少时喜爱的医学。居家期间,他边疗民疾,边撰医书,曾成功的为一位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作过落耳再植术,“以惊驱惊”治愈一富家子弟因科举得中惊喜过度而得的[[精神]]病。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学家所推崇。阿魏化痞膏即是《[[六科准绳]]》中的经典名方。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内容简介== 《[[伤寒证治准绳]]》。八卷。刊于1604年。卷首入门辨证诀,鉴别外感、内伤之发热,阐析伤寒及类伤寒一些症候在因、证方面的不同点。卷一[[介绍]]伤寒总例;卷二-四列述六经病主要病证的方治;卷五-六为合病、并病及汗下、吐后等病;卷七为劳复、食复、瘥后诸病、四时伤寒、妇人和小儿伤寒等;卷八分析伤寒脉法及伤寒治疗常用药的药性。本书引用各家学说颇多,对《[[伤寒论]]》原文作了详尽阐释。临床部分吸取不少后世治疗伤寒的方剂。[[作者]]在自序中称是书“为因证检书而求治法者设也”。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目录信息== 证治准绳第一册 诸中门 卒中暴厥 中风 中寒 中暑 中湿 <<查看详细目录 ==相关资源== 《[[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或《[[六科准绳]]》,王肯堂编撰。书成后,历代均有刊本,主要有万历初刻本、四库全书本、图书集成本;1957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等17种。 全书共44卷。《[[杂病证治准绳]]》卷1~6专论内科杂病,分诸中、诸伤、寒热、诸气、诸呕逆、诸血、诸痛、痿痹、诸风、神志、杂门、大小腑等12门,131种病证,卷7~8为七窍门,包括五官、咽喉、毛发、筋骨、皮肤、蛊虫等19种病证。各门前有总论,后按病证分述,不载方药。各证下再详列不同病症,辨证精细,分析入微,《[[杂病证治类方]]》按《[[杂病证治准绳]]》而分类列方。 《[[伤寒证治准绳]]》8卷。卷1为伤寒总例,卷2~7为六经病证、合病、坏病、狐惑、百合病、瘥后诸病、阴阳易、春温、夏署、秋疟等,以及妇人、小儿伤寒。论述以《[[伤寒论]]》方论为主,广集各家治法,并注明出处。 《[[疡医证治准绳]]》又名《[[疡科证治准绳]]》,6卷。卷1~5专论外科病证,卷6为损伤,对人体骨骼解剖叙述最详,颇为正确。 《[[幼科证治准绳]]》宗钱乙按五脏分证编次。卷1为初生门,首载证治通论,次叙初生胎疾。卷2肝部,含惊搐、痫、中风、眼目、淋、疝、咽喉等。卷3~6为心部,包括发热、心痛、烦操、舌、失血、语迟、疮疡等,又着重论述痘疹。卷7~8为脾部,含不乳食、吐泻、痢、疳、痞、黄疸等。卷9为肺、肾部,内容有咳嗽、喘、悲哭、龟胸、脱肛、囱陷、五迟、五软等。列证详备,有论有方。 《[[女科证治准绳]]》取自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1为治法通论,列通治妇人诸疾方,次为调经门;卷2~3为杂证门;卷4~5为胎前门;卷6为产后门。各门又分病证论述,每证有论有方,所引资料,皆有出处,本书为明代妇产科学的代表作。 《[[证治准绳]]》收罗广博,编辑严谨,持论平正,是十七世纪流传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批12卷本,有咸丰十年(1860)海宁许楣刊本、光绪十九年(1893)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等20多种。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为目前通行本。全书初刻共4卷。卷1以歌诀加注开章,概括阐述外科疾患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次叙外科常用方16首。再绘疮疡部位、形状图30多幅,以“痈疽诸证疮名十律”终篇,卷2~4,分论外科常见病120多种,每病述病机、症象、治法,并示验案,末载方药,本书内容[[丰富]],论证详明,选方精当,附图明了,歌诀易记,是外科学中出色的[[著作]]。 本书以“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而著称。书中“医家五戒”、“医家十要”为医生制定守则,提出医德、医术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医德史上颇有影响。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x3152caud30|480|270|qq}} <center>《伤寒论》记载,对于治疗伤寒,一定要辩证正确</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返回「
伤寒证治准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