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5.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伐佐夫 的原始碼
←
伐佐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伐佐夫'''(Иван Вазов,Vazov Ivan,1850~1921),保加利亚作家。1850年6月27日生于索波特城,1921年9月22日卒于索菲亚。青年时代积极参加民族解放运动,写诗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帕纳久里什特起义者》一诗成了1876年反抗土耳其起义的进行曲。起义遭到镇压后,流亡罗马尼亚。1878年保加利亚独立后回国,任地方法庭庭长。1880年移居普罗夫迪夫城。在此组织文学团体,创办刊物,出版诗集《琴》、《田野和森林》,小说《流亡者》、《叔叔伯伯们》,长诗《扎果尔卡》等,它们多取材于民族解放运动。这期间还创作组诗《被遗亡者的史诗》,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英雄的形象。1887年,又因反抗独裁政府而被迫流亡敖德萨。在此写成长篇小说《轭下》。小说以1876年4月起义为题材,展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广阔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坛引起震动。1889年回国,担任教育部长。 =简介= 伐佐夫(Иван Вазов,Vazov Ivan,1850~1921),保加利亚作家。1850年6月27日生于索波特城,1921年9月22日卒于索菲亚。青年时代积极参加民族解放运动,写诗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帕纳久里什特起义者》一诗成了1876年反抗土耳其起义的进行曲。起义遭到镇压后,流亡罗马尼亚。1878年保加利亚独立后回国,任地方法庭庭长。1880年移居普罗夫迪夫城。在此组织文学团体,创办刊物,出版诗集《琴》、《田野和森林》,小说《流亡者》、《叔叔伯伯们》,长诗《扎果尔卡》等,它们多取材于民族解放运动。这期间还创作组诗《被遗亡者的史诗》,塑造了一系列民族英雄的形象。1887年,又因反抗独裁政府而被迫流亡敖德萨。在此写成长篇小说《轭下》。 =介绍= 发表《小说集》,长诗《石丘》、《花花世界》,喜剧《升官图》,长篇小说《新的大地》、《卡扎拉尔女皇》等 ,多为直面现实人生之作 。晚期长篇小说《斯维托斯拉夫·特尔特尔》、《伊凡·亚历山大》,剧本《鲍里斯拉夫》、《走向深渊》等,均取材于中世纪历史。成名诗篇《松树》,杰作长篇小说《轭下》。中国从20年代起已有伐佐夫作品的译本。鲁迅曾翻译他的短篇小说。 =《轭下》节选= 于是一切又都归于平静。但那已被喧嚷声惊醒睡在祖母伊凡妮查怀里的最小的孩子哭了起来。"别做声,宝宝,别做声,要不然土耳其人就会来把你抓走的。"祖母伊凡妮查轻轻地摇着那孩子,一边低低地说。可是这又引起了马尔科的不快,他说:"妈,可别再拿土耳其人来吓唬孩子们,你这样就只会把他们养成一些胆小的人了。"那祖母说道:"是啊,是啊,我就是这样子,为什么我不该这样说呢?那些土耳其人不是够可怕的吗?让老天爷把他们消灭干净吧!我已经七十岁,快要入土了,看来,我是活不到幸福的那一天了. =评价= 伊凡·伐佐夫(1850-1921)保加利亚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1872年发表第一首成名诗篇《松树》。著有杰作长篇小说《轭下》(1894)。他的作品题材广泛,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充满激情。他认为"真正的诗人是人民和时代的忠实反映者。"真是死也难瞑目啊!"4月起义为题材,展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广阔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坛引起震动。1889年回国,担任教育部长。
返回「
伐佐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