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5.1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伏俟城 的原始碼
←
伏俟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伏俟城</big> ''' |- | [[File:伏俟城.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伏俟城 地理位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西南 景点级别;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建立时间;1400年前 |} '''伏俟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西南,俗名铁卡加古城。是古代连接东西交通的重镇,最有名的古城遗址之一。"伏俟"为鲜卑语,汉意"王者之城"。 ==简介== 伏俟城遗址1986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400年前的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存得相当完整。 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东西200米、南北200米,城墙保存完好,高12米、基宽17米,只开东门,门宽10米,门外有一折角遮墙,遮墙若以瓮城看待,瓮城门应向南开,但无瓮城城门痕迹。城内自城门向西有一条中轴大道,大道两旁各有长50米、宽30米三个相连的房屋基址遗迹。最西端有一东西70米、南北68米的小方院,小院东、南、北三面墙已坍塌略高于地平面。西墙则与西城墙重合为一。在小院与南部房屋基址之间有一直径约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土台上遗留有建筑痕迹。城内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瓦片的陶片。<ref>[https://www.360kuai.com/pc/9e8ef90ed1fada1e0?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闻名史书的大夏统万城和鲜卑伏俟城,真实面貌到底是如何的?] , 快资讯 2020-01-03 </ref> 外城,南北长1400米,东西残长700米,系用砾砂泥土堆积而成,现已塌陷,只略高于地平面,若不仔细观察,不易看出。北面已被水冲毁,只存留有东、南、西三面。外城中部稍偏东又筑一条墙,将外城分隔成东西两部,西部较东部大近一倍,古城居西部中心。东部似为后来加筑的。 这种城内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轴线为基础的建筑布局,反映了汉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点,又颇具民族风格,体现了吐谷浑文化的多元性。 ==地理位置== 古城坐落在[[布哈河]]南岸,南距[[石乃亥乡]]驻地2.5公里,东距[[青海湖]]边7.5公里,菜济河绕行城北,周围是一片地域开阔、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古城所在位置与史籍中"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的记载是十分吻合的。此城当地人称"切吉加夸日",藏语'夸日'为城,称汉人为'加',意思就是切吉地方的汉人城。因为这里自古以来,一直是兄弟民族游牧之地,他们没有筑城而居的习惯,加上年代久远,谁也说不清它的来历,就误认为是汉人所筑,其实它就是公元6-7世纪赫赫有名的吐谷浑王城! ==建筑布局== 建于1400年前的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存得相当完整。<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e13d59503f95756?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伏俟城 一座有120年城史的王者之城] , 快资讯 2020-08-14 </ref> 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东西200米、南北200米,城墙保存完好,高12米、基宽17米,只开东门,门宽10米,门外有一折角遮墙,遮墙若以瓮城看待,瓮城门应向南开,但无瓮城城门痕迹。城内自城门向西有一条中轴大道,大道两旁各有长50米、宽30米三个相连的房屋基址遗迹。最西端有一东西70米、南北68米的小方院,小院东、南、北三面墙已坍塌略高于地平面。西墙则与西城墙重合为一。在小院与南部房屋基址之间有一直径约15米、高9米的夯土台,土台上遗留有建筑痕迹。城内地面散布有少量的瓦片的陶片。 外城,南北长1400米,东西残长700米,系用砾砂泥土堆积而成,现已塌陷,只略高于地平面,若不仔细观察,不易看出。北面已被水冲毁,只存留有东、南、西三面。外城中部稍偏东又筑一条墙,将外城分隔成东西两部,西部较东部大近一倍,古城居西部中心。东部似为后来加筑的。 这种城内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轴线为基础的建筑布局,反映了汉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点,又颇具民族风格,体现了吐谷浑文化的多元性。伏俟城东连[[西平]](今青海西宁)、[[金城]](今甘肃兰州),南下可达[[益州]](今四川成都),西通[[鄯善]](今新疆婼羌)曾经在中西交通线上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河西走廊一度阻塞不通的情况下,东西商旅往来多取道祁连山南,经[[青海]]西达[[南疆]]。这样,伏俟城就成为这条交通孔道上的重要枢纽。吐谷浑人是善于做买卖的,他们的商队经常出没于益州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公元553年,由东魏(都邺城,今河南安阳附近)返回的一支拥有驼、骡600头、人员240人的庞大商队,一次就运回数以万计的杂彩丝绢,当然他们去时也是满载各种货物的。史称吐谷浑人曾得波斯良马,反映他们和波斯也有贸易往来。1956年在西宁隍庙街曾一次挖出近百枚波斯萨珊王朝和俾路斯王朝(公元457-483年)时的银币,就足以说明吐谷浑人控制的这条东西贸易通道在当时是多么重要,而吐谷浑人选定伏俟城作为王都,与为了更好地控制这条交通孔道恐怕不无关系吧。 ==历史== 史载:吐谷浑"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从地理方位距离看是相吻合的。从布局上看,内城虽然规整,但遗址及遗物稀少,外城砾砂堆积,更确切的说应称围子,尚不能称为城,这个围子,当初有可能是为阻挡菜济河与布哈河冲击的围堰,或是围栏牲畜之用。这些情况显示出吐谷浑"虽有城廓而不居"的习俗。此城在隋时曾作为隋西海郡址。从这里发现有隋五铢钱币可作为佐证。 吐谷浑是慕容鲜卑的一支,最初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西晋永嘉时,其首领吐谷浑率众徙于陇右袍罕(今甘肃临夏)甘松地带,进而占领四零以西(今青海湖以西),西极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南)数千里,并以吐谷浑为氏,成为部落的名称。其活动范围包括今[[青海]]海南、海西和果洛北部一带,而靠近东部农业地带、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南北部、海西东部是其重要的根据地,很多重要的军事活动都在这一带进行。 [[File:伏俟城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吐谷浑的历史上有一位杰的首领[[阿才]]。他不仅开疆拓土"兼并氐羌数千里,号为强国",而且同时与中原地区南北对峙的两方政权睦邻修好,求得安定的外部条件,使吐谷浑休养生息,得到生存和发展。在临终前,他还留下著名的"折箭教子"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故事中的箭,在[[青海]]省土族中被当作'护法神箭'一直供奉着。这件事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一定意义上似乎可以说明,存在于土族和古老的吐谷浑民族之间的微妙的历史渊源关系。 到了吐谷浑首领夸吕时,国势已经相当强盛。公元540年,"始称可汗(王),都伏俟城。"隋炀帝大业5年(公元609年)破吐谷浑,以其地置西海、河源2郡,西海郡治就在伏俟城。隋末中原战乱,烽火四起,隋王朝统治摇摇欲坠,没有力量顾及边疆,吐谷浑人又返回原根据地,重整旗鼓,仍以伏俟城为王都。直到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灭亡,伏俟城一直是吐谷浑的王都所在地,前后至少有120年之久。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伏俟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