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39.1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伊万里烧 的原始碼
←
伊万里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伊万里烧.jpeg|有框|右|<big>伊万里烧</big>[https://img.saga.itours.travel/object/102/1106_3.jpg 原图链接][http://saga-travelsupport.com/cn/spot/detail.html?id=1106 来自 saga-travelsupport 的图片]]] '''伊万里烧'''([[日语]]:伊万里焼/いまりやき Imari-yaki),是日本以有田(佐贺县有田町)为中心的肥前国(今佐贺县与长崎县)所生产的瓷器总称。在壬辰倭乱后的十七世纪初期,使得日本可以在本国生产[[瓷器]],来自[[朝鲜]]的制瓷师在有田泉山发现合适的[[高岭土]],从有田北边的伊万里港输出的瓷器遂在国际大放异彩,为了方便称呼就称它为伊万里瓷。随时间推移,制瓷的技术发展完备,产生了许多不同种风格的瓷器,并且影响到中国及海外<ref>[https://m.sohu.com/a/128889507_559190 日本伊万里烧金襴手 富丽堂皇中国风],搜狐,2017-03-15</ref>。 ==概要== 日本在中世纪以前主要是烧制[[陶器]],瓷器只能仰赖进口。日本首次开始制造国产瓷器是在17世纪的有田地区([[佐贺县]]有田町)。 伊万里焼(伊万里瓷)的文献最初出现在寛永15年(1638年)的《毛吹草》。经考证后,当时[[日本]]有两个地区烧制[[器皿]],分别是唐津的陶器与今利(伊万里)的瓷器(磁器)。 而有田、波佐见等肥前国的地区性瓷器,在近代早期日渐出名,被称呼为“伊万里焼”。有田地区的[[制品]]被称为“有田烧”、伊万里地区的制品则被称为“伊万里烧”,以做分别。 近代以后,从[[船舶]][[运输]]改变为[[铁道]]运输。有许多研究人员还经常把“伊万里焼”称呼为“肥前的磁器”<ref>[https://www.sohu.com/a/405684046_426335?_trans_=000018_mpcgame “伊万里瓷”背后:一段乘风破浪的中日瓷器竞争史] ,搜狐,2020-07-04</ref>。 ==历史== [[万历]]朝鲜之役(1592年 - 1598年)之后,朝鲜有许多制陶师东渡日本。这些制陶师开始在有田地区生产制造。一般相信是在17世纪初期东渡日本的朝鲜制陶师李参平,在现在的[[九州]]北部佐贺县有田町发现了适合制瓷的高岭土,建立了许多瓷窑和作坊,烧制出第一批青花瓷,称作染付。由于在有田地区生产的瓷器透过[[伊万里]]港运输至日本国内各地,所以被称为伊万里瓷。元和2年(1616年),在有田东部的天狗谷窑开始烧制瓷器。虽然古文书已经证实金ヶ江三兵卫是一个真实的人,但不能从历史记录证实是在元和2年(1616年)开始烧制瓷器的。 根据九州陶瓷文化馆的大桥康二所进行的窑迹调查显示,瓷器最初的烧制生产不是在有田东部的天狗谷窑、有田西部的天神森窑、小物成窑、小沟窑等地。又根据[[消费]]地的挖掘调查,瓷器制造的创始被认为是在1610年代。 ==视频== ===<center> 伊万里烧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四川成都: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开展</center> <center>{{#iDisplay:l31109z6qia|560|390|qq}}</center> <center>乘风破浪的瓷器来了!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亮相成</center> <center>{{#iDisplay:v3109xz7is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70 技藝總論]]
返回「
伊万里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