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09.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企者不立 的原始碼
←
企者不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企者不立== 老子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认为踮着脚尖不可能永久的站立,迈起大步想要前进的快,反而不能远行。 中文名 企者不立 拼 音 qǐ zhě bù lì 释 义 踮脚而立的人难以久站 出 处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File:A08b87d6277f9e2f0c3ed74c1230e924b899f36f.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08b87d6277f9e2f0c3ed74c1230e924b899f36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08b87d6277f9e2f0c3ed74c1230e924b899f36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词语介绍== 基本信息 【词目】企者不立 【读音】qǐ zhě bù lì 【释义】企:踮脚。踮脚而立的人难以久站。比喻不踏实工作的人站不住脚。 [[File:6609c93d70cf3bc719fbc28ed100baa1cc112adc.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609c93d70cf3bc719fbc28ed100baa1cc112ad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20,h_220,limit_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609c93d70cf3bc719fbc28ed100baa1cc112ad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20,h_220,limit_ 图片来源百度]]] ==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694090/1ed3K2tc3ZN_WqkJ0dD2UX28GykgPxd7L4mXim1YB4uUu8Z0vywRf4iZbN4QkoMSO7fUR2ssYucE3XRSK35w_Hc5R5uwjVIEfAcXCsq9VIIWsOaU370xzYhQUvECrAEArRmhle1mkUyDkHH6WIcENg | 高中语文,引用日期2013-07-27] </ref>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意见,却往往不能使人明了自己的意见(自见者不明);自以为是的人,本意虽是要彰显自己,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自是者不彰);自我夸耀的人,本意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自伐者无功);自以为贤能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贤能,却往往不被人们认为有贤能、不被人们敬重(自矜者不长)。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694090/1ed3K2tc3ZN_WqkJ0dD2UX28GykgPxd7L4mXim1YB4uUu8Z0vywRf4iZbN4QkoMSO7fUR2ssYucE3XRSK35w_Hc5R5uwjVIEfAcXCsq9VIIWsOaU370xzYhQUvECrAEArRmhle1mkUyDkHH6WIcENg | 高中语文,引用日期2013-07-27] </ref>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老子与《道德经》== [[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安徽涡阳,[[河南鹿邑]]互有争论)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道教称其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作品简介== 《企者不立》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694090/1ed3K2tc3ZN_WqkJ0dD2UX28GykgPxd7L4mXim1YB4uUu8Z0vywRf4iZbN4QkoMSO7fUR2ssYucE3XRSK35w_Hc5R5uwjVIEfAcXCsq9VIIWsOaU370xzYhQUvECrAEArRmhle1mkUyDkHH6WIcENg | 中语文,引用日期2013-07-27] </ref>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t0956slrbs4 | 560 | 390 | qq }}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企者不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