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3.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人生的错位(一)(临清流) 的原始碼
←
人生的错位(一)(临清流)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人生的错位(一)'''<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709307/pexels-photo-1370930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人生的错位(一)》'''是[[中国]]当代作家临清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人生的错位(一)=== 理想错位 最近,读唐宋传奇。其中的[[贵妃]]传,让我沉思。 不说[[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有多美,也不说贵妃之死怎样的猝不及防。却想说李白的理想。 因为才名远扬,他进入京城。诗中的他,下笔挥毫,俯仰天地,飘逸洒脱。只是,这样的才子从来就没有学会如何看人脸色,如何亦步亦趋步步为营地前行。 所以,他不会知道,被他无意中得罪的小人居然就才了他的绊脚石。 只因,他让高力士脱靴了! 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化入小人的心里,却依然是要睚眦必报的。 于是,一个太监运用一切可运用的手段。比如,不失时机地左右贵妃的心意,说什么怎可将之比飞燕;而贵妃竟也可以左右皇帝的意见,说什么此人不可用……于是,就真的,李白就被放还,再无归京之路。 只是,在惊叹一个太监,或者说一个小人势力的时候,却也不无安慰——这样的远离,未尝不好! 若李白真的被重用,天天面对着为相的杨国忠之流,与之共事,听其差遣,做些无聊无趣之事,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吗?若,不能去实现理想,要那[[鸡鸣狗盗]]的名利何用? 何况,可以与之同流合污吗?若,注定要去赴这样的一池浑水,在那深深浅浅人性沟壑中浮沉,还有几多生命的悠远与价值?如果这样,情愿远离! 所以,我不为李白惋惜。 比起他此后的仗剑出游,他的生命至少实现了洁白飘逸的使命。 若生逢明世,[[男子汉]]定然是要施展一下拳脚的。只是,若不是,还不如远离。 以前想,忠臣去劝谏,不是也好吗?其实,有多少人是可以劝得回,可以改得脱的呢?更多的只能是,让新的正义取其代之,才是正道。 所谓选择大于努力。在政治上依然如此。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有时,两者不好相交,只有取代是更好的选择。 就象好皇帝,绝不是被劝导来的。就象屈原,也只能自己沉江而亡。 皇帝,不过也一俗人,只有眼睁睁地看见灭亡,才会深信不疑。而[[屈原]]的付出,注定成就不了理想,也成就不了天下苍生,能成就的只有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吧。 面对着浑浊不堪,忠良翻弄倒腾,想让之澄清,终是不可能;唯有时间沉淀了,历史改写了,浊者才可清澈。 想起屈原说:沧浪之水清兮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濯我足。 水之状态,决定我们的举止。要么投身,要么远足! 政治,是每个男子的理想,可是,却也要视其机缘。如庄子所言,若生逢盛世,自当有所作为;生逢乱世,只求清净远离。 一只被高高供奉的[[乌龟]],终究敌不过泥下的优游自乐。 时机不对,不能拥有冲天的翅膀时,那就让自己保留一点生命的自由。 所以,李白之所以还能是李白,不正是他还能退隐到一片属于自我的清净乐园吗?尽管有理想的失落,可是却从此衣裾飘飞,肆意江湖,纵情美酒,诗行跌宕,那政治的失意不正是生命里最干净的一抹留白吗?从此,任诗、任心、任酒,纵横起落,涂抹出人生的坦荡与开阔! 而苏轼呢? 再想他,却觉得他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有过一次乌台诗案的劫难。 “乌台霜气夜凄凄。风动锒铛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想他当时的惶恐与挣扎。 死亡,忽然就迫在眉睫了,忽然就无法自主了,一切就要这样戛然而止了…… 如何不悲伤,如何不凄凉? 却,只能接受这既来的一切,无法回头。 死亡的心情已经无可抵挡的来临! 忽然,又一切终止。在最入戏的时刻,才被告知:原来是个梦,原来只是个梦啊! 只是梦,可以改写,可是梦的痕迹真切犹存。 死过一次的感觉就象[[重生]]。 人生的以后,还有什么不可看破? 因为都是赚来的。 所以相信菜根谭所说: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死过一次的[[苏轼]]还有什么看不破的,所以,以后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又是多么的自然而然。 用死的心情做一切生之事,如何不超脱?出世,入世就这样水乳交融,又如此完美。 有惊无险,是最好的人生程式——因为心灵的百转千回,生死刻骨,是赐予生命的最好礼物。 如此的境遇,终会让他明白,浑浊的力量有多大,清净远离又未尝不好;同时赢得了人生的超脱心境,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了,因为连死都已经经历过了! 人生啊,终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过是风雨时,穿上蓑衣以避之;晴时,手把锄头挥汗时! 政治,不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理想吗,又何尝不是另种人生的错位! 2012-6-30 <ref>[http://blog.sohu.com/ 搜狐博客]</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人生的错位(一)(临清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