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09.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人生的真相 的原始碼
←
人生的真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人生的真相.png|thumb|350px|right|[https://image.16pic.com/00/48/33/16pic_4833821_s.jpg?imageView2/0/format/png 原图链接][https://www.16pic.com/sucai/tupian_%E8%A7%82%E9%9F%B3%E4%BD%9B%E5%83%8F_0-0-0-0-0-0-0-0-0_68.html 图片来自六图网]]] '''佛经:人生的真相''',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誉欲、食欲、睡眠欲 == 原文 == 佛经中有一段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一、孤独的心灵 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这人间来的呢? 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来世间旅行,虽说有亲属、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我们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所见亲属、朋友等的死亡。 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死,对我们来说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 但由于我们感觉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时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与死亡抗争,一有病就到医院,以药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我们看到佛教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佛教完全误解了。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会到来。所以,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 唯有与死正面对决,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 因为这个原因,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二、脆弱的生命 松树:崖顶的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 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着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 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心情,我们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 但即使我们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那又会怎样呢?想想便知:已过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幻般地消逝了。 以后的日子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的! 老鼠:交互啃食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 白老鼠和黑老鼠在一刻不休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无论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时钟总在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生命进行着倒计时。 最终,藤蔓必定要被咬断,那便是“死”。 三、后生一大事 人生谁都是过客, 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 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堕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一堕地狱八万劫,(劫:极久远的时间)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三条毒龙分别指我们心中的贪欲、瞋怒、愚痴。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 由于贪欲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非份之财、色、名、利怀有居心的杀、盗、淫之罪。 由于瞋怒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同事、对同行,乃至对朋友、对亲人“愿他快死”的心杀之罪。 由于愚痴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我们的心是恐怖之心。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 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 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 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誉欲、食欲、睡眠欲。 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不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我们能肯定自己不是这样的旅人吗? 释迦牟尼佛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 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从正面跟它对决! 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 认识佛教通往幸福之门的是我们自己啊!<ref>[https://www.pzlf.com/csff/fxcs/47121.html 佛经:人生的真相]</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229 佛教传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人生的真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