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05.2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亭林镇 的原始碼
←
亭林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亭林镇'''是隶属上海市金山区,地处金山区境东北部,东隔龙泉港与奉贤区[[庄行镇]]相望;南连金山工业区并与[[张堰镇]]毗邻;西与朱泾、[[吕巷镇]]接壤;北与松江区叶榭镇相连。全镇总面积79.1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亭林镇户籍人口为57431人。 1984年3月,建立亭新乡。1993年12月,撤销亭新乡、林镇,建立新的亭林镇。2005年3月,撤销亭林镇、松隐镇、朱行镇,设立新的亭林镇。截至2021年10月,亭林镇辖9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华亭路25号。 截至2019年12月,亭林镇有工业企业8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亭林镇] </ref> ==历史== 唐天宝十年(751年),亭林隶华亭县云间乡。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亭林称镇。 民国元年(1912年)1月,亭林镇改为亭林市。 民国三年(1914年)1月,华亭县易名松江县,亭林改称松江县亭林市,市设公董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公董局更名行政局,推行闾邻制(五户邻、五邻为闾)。 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松江县将原3市21乡改为16区,亭林称市终至,改称松江县第十二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易名江县第七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建松江县亭林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亭林区为浦南区。 1949年,亭林设松江县第三乡镇联合办事处,同年11月撤销第三乡镇办事处,建亭林区。 1957年8月,松江县撤区并乡,亭林为县属镇,原6个乡合并建亭新乡。 1958年10月,乡改为曙光公社。同年,乡改称公社。 1958年11月,松江县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亭林镇、亭新乡随之。 1959年5月,称亭新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3月,建立亭新乡。 1993年12月,撤销亭新乡、林镇,建立新的亭林镇。 1966年10月,亭林地区属金山县。 1997年4月,撤销金山县设立金山区,亭林镇隶属金山区。 2005年3月,撤销亭林镇、松隐镇、朱行镇,设立新的亭林镇。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浦南区(今亭林镇)辖5镇(亭林、漕泾、山阳、叶榭、张泽)8乡。 1949年11月,亭林区辖1镇10乡。 2011年末,辖寺平、复兴、新建、中山、寺北、松隐、朱行、恒信、桥湾9个居民委员会,龙泉、亭东、东新、新巷、油车、亭西、金门、亭北、红阳、浩光、南星、金明、周栅、后岗、驳岸、欢兴、红光、立新、运河、高楼、合兴、胥浦、保卫、新街2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10个居民小组,27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亭林镇辖9个社区、1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华亭路25号。<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历史沿革] </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亭林镇地处金山区区境东北部,东隔龙泉港与奉贤区庄行镇相望,南连金山工业区并与张堰镇毗邻,西与朱泾、吕巷镇接壤,北与松江区叶榭镇相连。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区人民政府约16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为79.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亭林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港交叉。 '''气候''' 亭林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无霜期长,南近杭州湾,夏秋季时有台风侵袭。 '''人口'''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辖区总人口12.2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40532人,城镇化率58.9%。总人口中,男性6.27万人,占51.25%;女性5.96万人,占48.75%;1岁及下10616人,占8.68%;1564岁9.82万人,占80.28%;65岁及上13494人,占11.0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10万人,占98.95%;另有土家、壮、苗、回等少数民族,共1284人,占1.05%。2011年末,人口生率11.57‰,人口死亡率5.53‰,人口自然增长率6.04‰。 2017年末,亭林镇常住人口为99500人。 截至2019年末,亭林镇户籍人口为57431人。<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地理环境] </ref> ==经济== '''综述''' 2011年1年,亭林镇财政收入3264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0%;人均财政收入3663元,比上年增长11.13%。完成税收收入9.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0元。 截至2019年12月,亭林镇有工业企业8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亭林镇有耕地面积5.675万亩,人均0.637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40594万元,比上年增长5.70%,农业增加值2189万元,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0.66%。 亭林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大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62万吨,人均406千克。 亭林镇盛产稻米、棉花、油菜籽、蔬菜。有意景苑、荷之轩2个经济苗木农场,有2个特色牧业农场。 '''工业''' 亭林镇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型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有规模企业达132家,每平方千米产值达到33亿元;有注册型企业7971户。 2011年,亭林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1%;工业增加值23.91亿元,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72.86%。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职工19909人。 '''商业外贸''' 2011年,亭林镇共有商业网点2758个,职工4912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20%。 '''金融''' 2011年末,亭林镇有7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分行及办事处等。<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经济] </ref> ==交通运输== 亭林镇境域有金山铁路在东部穿越,并设立亭林站;沈海高速公路与绕城高速公路在境域内相交;320国道穿越西北部,是上海西南交通枢纽。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亭林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7个,电影院1座,座位100个,年放映1800场次,观众约3.56万人次。亭林腰鼓是亭林的文化特色,曾获"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上海市农民健身鼓展演最佳编排奖、上海市第七届民间体育大赛"华新杯"腰鼓比赛一等奖、上海国际"世博金玉兰"艺术大赛金奖、上海市第八届民间体育大赛"亭林杯"腰鼓赛一等奖、"武进杯"全国健身秧歌及健身腰鼓大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九届民间体育大赛"古美杯"腰鼓比赛一等奖。修编了《亭林镇志》《亭新乡志》,先后编辑出版了《亭林的传说》《亭林传说》《亭林湖》《亭林腰鼓》。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亭林镇有中、小、幼、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各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亭林小学(前身亭新中心小学)1990年,被列入上海市名校之一,亭林中学被评为金山区实验性示范高中。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亭林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分别为亭林医院(二级乙等医院)、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病床3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47张;专业卫生人员440人,其中执业医师146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186人。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岁,其中男性80岁,女性84岁。 '''社会保障''' 2011年,亭林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4户,人数943人,支出33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0%,月人均296.39元,比上年增长12.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7人,安置义务兵、士官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309户,人数739人,支出123.42万元,月人均139.17元,比上年减少5.20%。年末新增就业人员65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45人。 亭林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亭林镇的高速宽带网覆盖全镇。<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社会事业] </ref>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亭林镇因宅地名而得名。是农村鱼米集市,魏晋南北朝时,形成市镇雏形。至南朝梁陈之间,著名文学语言学家顾野王于镇西高阜结茅筑舍,宅南有亭有林,宅北有湖,人称"顾亭林""亭林湖"。亭林之名,由此而来。 ==风景名胜== '''综述''' 读书堆位于亭林镇区寺平南路与大通路交汇处,相传南朝梁、陈时著名文字语言学家顾野王晚年隐居于此,于茂林深处,结茅筑舍,读书,修《舆地志》而得名。松雪碑(又称子昂碑),系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所书,故名。有拓印碑文在民间流传。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杨维祯手植的罗汉松(铁崖松),树龄已有650余年,位于镇区复兴东路,仍傲然屹立,四季常青,被誉为"江南第一松",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隐集镇北部的松隐禅寺和华严塔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寺中保存着有关记载寺(庵)、塔、殿堂兴建的碑碣和一些文人墨客登塔题写的诗词等资料。塔为方形七级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楼阁式佛塔,通高32米,因塔藏血书《华严经》81卷名。为现存浦东、浦南仅有的明代古塔。200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松隐禅寺为塔寺合一的寺院,以华严塔为中心,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大雄宝殿、钟鼓楼、藏经楼、念佛堂等殿阁傍依。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文化传播地和旅游胜地。亭林古文化遗址主要以良渚文化为遗存,发现于1966年,位于亭林公园,1977年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位于镇域原东新村9组,发现于1975年,19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亭林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碎陶片上有还未破译的符号。出土的亭林石镜,被誉为上海第一镜。 '''读书堆''' 读书堆,俗呼大寺山,位于中山街寺平南路与大通路交汇处。南北朝梁陈时期顾野王晚年隐居于此,于茂林深处,结茅筑舍,读书、修《舆地志》而得名。大寺山原高10丈,占地数十亩,树木茂密,历经砍伐,主峰于1968年取土填河被削平,北麓紧靠笔尖厂。今读书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树木数十株。 '''松雪碑''' 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系元代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所书。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与文题14字),记述重修宝云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赵体书法遒劲清秀。"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仅剩碑帽及碑文残块(占原碑的1/20)。碑帽呈半圆形,高49厘米,宽108厘米,今存镇政府内。碑身高170厘米,中间有裂纹。有拓印碑文在民间流传。 '''楞严塔''' 楞严塔(又称飞来塔),在宝云寺内西南隅(今大寺新村)。竖有石幢一座,幢身以青石雕凿制成,座基莲花纹,浮雕佛像,犹如仙子,姿势优美,中柱六角形,镌刻陀罗尼经,覆顶雕有莲花,高约丈许。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于1956年底因上半部倾斜危险而拆除,下半部又于"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后因保管不善,以致散失,仅存中柱竖于亭新中心小学内。 '''仙人洞''' 仙人洞洞址,相传有二说:其中,在本镇东街栖霞道院内(今复兴东路94号)。据传明清时,院宇宏敞,有园亭假山,曲径通幽,后人凑景附会,称仙人洞在此;其二,据考实,位于"读书堆"下。据清代肖中素诗咏宝云寺周围八景时,曾有诗句云:"封来仙洞一泥丸"。 '''墨池''' 墨池(又名洗砚池),历代民间相传读书堆西麓,有小池通向山门之外,终年积水,清澈见底,因顾野王平素在小池洗砚而得名。墨池早已湮没,成陆建屋。 '''八角井''' 八角井,井栏呈八角形,栏下用瓦砌直至井底,外直径0.25米,高0.3米,边刻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4字可辩。井在读书堆东侧,抗日战争前,有八景茶园,设于井处。八角井因井栏凿有八角而得名。70年代在此处建设邮电局,挖掘地基时,曾挖出八角井之残栏。 '''览翠楼''' 览翠楼,自古流传,位于读书堆西面,据民间传说,位置各异。一谓在宝云寺内,一谓乃防倭举烽火为信号之楼。据《华亭县志》载,肖中素游宝云寺题诗云:"欲知览胜楼何处,衰草寒烟野寺西"。据此,该楼当在宝云寺之西,其兴废年代无考。 '''剔牙松''' 剔牙松,据松江府志引"淞故述"云:"读书堆旧有大树剔牙松,成化初(1465年)犹存"。九峰曹先生有咏亭林古松诗,则同善食(今古松园)之松。现园内古树"罗汉松",又名"铁崖松",俗称"骨碑松"。此松系杨铁崖手植,非八景之一。<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风景名胜] </ref> ==荣誉称号== 2020年5月13日,亭林镇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2021年1月,亭林镇入选 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亭林镇是上海市文明镇、双拥模范镇、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镇)。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亭林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