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41.2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交头接耳 的原始碼
←
交头接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交头接耳 '''<b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7/fb730432246844fdbc7f7fc85cb925f7.jpe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395911296_120227216 圖片來自 搜狐 ]</small> |} '''交头接耳''',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出自: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近义词有:窃窃私语、窃窃私议,反义词有:大声喧哗,交头接耳是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交头接耳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 ěr) 成语释义: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近 义 词:窃窃私语、窃窃私议 反 义 词:大声喧哗 成语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辨析:交头接耳和“窃窃私语”;都含有“互相小声说话”的意思。不同在于:①“窃窃私语”含有“私下、偷偷、背地里”的意思;交头接耳没有此意。有时形容相互谈论的样子。②“窃窃私语”偏重在讲话的声音方面;形容小声谈话;交头接耳偏重在外形方面;形容彼此之间背着别人谈论的形态。 成语辨形:交,不能写作“绞”。 ==交头接耳的典故/故事== 林冲因为得罪了高太尉,被发配到沧州草料场。在沧州他见到了朋友李小二,经常去李小二的酒店喝酒。有一天酒店来了两个东京人,他们吃饭时交头接耳低声嘀咕,李小二估计与林冲有关,告诉林冲。林冲毅然杀死陆谦,走向梁山泊。 ==交头接耳的例句== 1、有意见应该公开提出,不要在一旁交头接耳。 2、老师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学生在上课时彼此交头接耳,不专心听讲。 3、在考试的时候,大家不能交头接耳,否则算违犯考场规则。 4、厂长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5、每次开周会时,他们两个总喜欢坐在角落里,交头接耳地谈论着。 6、每次开週会时,他们两个总喜欢坐在角落里,交头接耳地谈论着。 7、上课的时候,不能交头接耳。 8、在公眾的场合中,必须留意言行举止,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 9、左右邻居交头接耳谈论着那个流浪 10、从他们的智慧交头接耳逝世。 11、我受不了那些咯咯的笑声和交头接耳的样子。 12、上课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交头接耳的成语接龙== [[交头接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者也之乎 <ref>[https://www.sohu.com/a/395911296_120227216 搜狐 ]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540 社會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交头接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