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40.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五礼记碑 的原始碼
←
五礼记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五礼记碑2.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c9c127c0102g8ix.html?md=gd 五礼记碑]]] '''五礼记碑'''俗称五礼碑坐落在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城东3公里石刻博物馆内(原立于大名县大街乡双台村)。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此碑形体庞大,为石灰石质结构,自下而上,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额四个部分累叠而成,通高11.95米,宽3.04米,厚1.13米,重140.3吨。据考证为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碑。这通碑原是唐碑,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奉唐文宗之命为魏博节度使何进滔撰写的德政碑,立于唐开成五年(840年)。<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4%E7%A4%BC%E8%AE%B0%E7%A2%91/10454572?fr=aladdin 五礼记碑]</ref> 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修编《五礼新仪》,诏谕大名府尹梁子美为《五礼新仪》立碑刻记,梁子美为讨好皇上,毁何进滔德政碑,以其石改刻《五礼新仪》。碑首精雕八条巨龙,碑额阳面正中为宋徽宗篆额"御制大观五礼之记"双行八字,简称"五礼记碑"。 碑身两侧为柳公权墨迹,碑阴刻唐"何进滔德政碑",碑文改刻为"御制五礼记碑文",因而称"唐宋碑"。梁磨碑时,可能是因碑楼掩盖,两侧柳公权写的字才保留下来。历经千年的侵蚀,这些剩下不多的字迹,仍可辨出刚劲秀丽的柳体风格。 == 历史变迁 == 在大名县城东五里的大名府石刻博物馆内,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碑,这就是宋徽宗御制大观五礼记碑。该碑"厚四尺(1.08米),宽一丈三尺(3.14米),高四丈有奇(12.34米)",堪称全国最大的古碑。宋御制大观五礼记碑是用唐代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碑身改刻的。 何进滔是灵武(今宁夏青铜峡市东北)人,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任魏博节度使,镇守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十里)。 居魏十余年,民安之,累授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何进滔病死在魏州任上。文宗感其领镇魏博多年,追赠太傅。同年,还在魏州城内为何进滔立了一座德政碑。该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兼侍书工部侍郎柳公权亲自撰写、书丹,翰林待诏、梁王司马唐元度篆额。 柳公权乃唐代闻名于世的大书法家,唐元度篆书在当时也颇有名气。因此,历代文人墨客爱屋及乌,十分看重何进滔德政碑,每临大名,必驻足观瞻。宋时词人陆游曾称该碑为"石刻之杰"。 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把吉礼、宾礼、嘉礼、军礼、凶礼等五礼作为一代之制,修编成"五礼新仪",传诏各地官府,刻石立碑,颁于天下奉行。在北京大名府,朝廷左丞梁子美听取大名府尹建言,将唐代何进滔德政碑磨去正面碑文,改刻《五礼新仪》,世称五礼记碑。该碑为青石质,自下而上,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额四部分组成。 碑首为八龙戏珠圆首,碑额正面透雕盘龙,两侧龙头朝下,龙嘴尖长,形象生动逼真,颇具唐代风格。碑额篆书"御制大观五礼之记"八字,保存完整。不知是宋人有意,还是[[疏忽]],改刻的五礼记碑一侧仍残存柳公权书丹的真迹,特别是遗下 "开成五年正月"六字,仍清晰可辨,成为唐碑的一份确凿证据。 据《旧五代史》记载,五代梁时,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曾经从黎阳采运来巨石,准备刻记他在魏州的政绩。碑石刚运到魏州,杨师厚突然得病死去。杨师厚死后,魏州战乱,人们无暇用这块巨石为他树碑立传,以后此石长期闲置,未闻使用。 由此,历史上许多好古者及喜欢柳公书法的人,对梁子美放着现成的石料不用,却要磨掉柳公墨宝一事大惑不解:是梁子美不识柳公,还是尽图一时便利?实际上,从杨师厚采来巨石到梁子美改刻唐碑,时间跨越268年,这期间,大名经常遭受水患,杨师厚采来的巨石极有可能被洪水吞没而深埋地下,不为人知。梁子美当然也就无从知晓这块碑材。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四月,黄河决口,灌入漳、卫两河,引发大名地区洪灾。滚滚河水一夜之间将大名府城吞没,五礼记碑随之倾倒,沉埋地下。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大名知府顾玉柱探得此碑下落,将其发掘,使掩埋地下长达一百四十七个春秋的古碑重见天日。但碑已断裂为九截,碑座龟头亦不知去向。时光又流逝了四百余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委托当地群众对这座已经断裂的千年古碑妥为保存。 1956年11月、1966年4月李先念、周恩来总理先后视察此碑。古碑经历两代帝王的兴建,保存着两代手法名家的真迹,是研究唐、宋时期历史、政治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1982年,河北省政府将此碑正式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局派专家学者来大名实地勘察,确定将五礼记碑搬迁新址,拓片、粘接、修复,然后重新树立起来,供游人观瞻。 1989年5月,大名县配合省文物部门全部完成此碑的搬迁、粘接及立起工程,碑座粘接了重凿的龟头。如今,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碑盎然[[屹立]]于大名府石刻博物馆内。 它面对游人,似乎在展示大名永久的过去,大名在唐宋元明时期作为都府雄镇的文明和[[辉煌]];又像是在期望大名的未来,期望大名人民在开拓建设三省交界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脚步,使古老大名在新时期绽放熠熠风采。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价值 == 宋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此前它以唐何进滔德政碑示人,此后它则以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的面目出现在公众视野。对照欧阳修和赵明诚记载下的文字,可见时代对它的改变,这种改变亦见于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九,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都有魏博节度使田绪遗爱碑五礼记碑 ,张弘靖书,何进滔德政碑,柳公权书,皆石刻之杰也。政和中,梁左丞子美为尹,皆毁之,以其石刻新颁五礼新仪。 [[File:五礼记碑1.jpg|缩略图|[http://www.zhigengku.com/home.act 五礼记碑]]] == 民间传说 == '''书生化碑''' 宋朝时候,当地有位叫殷勤的老人,黎明时分拾粪村外,遇背着书箱赶路的书生向他问路。"往南京去,怎么走呀?""向南走。"殷勤不经意答道。"天亮,我能走到吗?"书生又问。殷勤瞟他一眼,睹气道"走到了"!书生听后走了,殷勤继续拾粪。 随后,又有一个书生问路,仍是那些话,当问到"天明我能走到了么?"这句话时,殷勤有些不耐烦了,气呼呼地说:"你一百年、一千年也走不了!"情急之下,把"到"说成"了"。此话一书,这个书生便化成一块大石碑,立在殷勤面前。殷勤吃了一吓,恍然大悟,倒身便拜。 '''龟头逐盗''' 传说有一个江南相面人在大名看到大石碑后,不再到街市摆摊相人,而是天天偷偷来相大石碑。围绕大石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最后得出"碑中有宝物"的结论,就暗下决心要把宝物盗走。在一个漆黑深夜,他拿着工具来到大石碑前,在一阵叮叮当当凿石声后,只见一道火光向南冲去。原来这个相面人已把龟头(赑屃头,下同)凿下,把宝物盗走了。 熟不知,龟头具有灵性,盗宝人向南逃跑,龟头就朝南追,追到南门口村南,眼看就要追上时,一声鸡鸣划破夜空,天已放亮,龟头应声倒地。从此龟头就撂到了南门口村南(因该村南也有一大型龟头)。 '''龟驮府城''' 相传,这座大石碑是个神碑,驮碑之龟具有灵性。大名府城地处漳河、卫河下游,常常闹水灾,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每次发大水的时候,水涨,龟就驮着城涨,大名府城免受水灾之患。然自相面人凿下龟头,盗走宝物后,漳河卫河再次发大水,一下子就把大名府城冲毁,整个城池被淤埋地下。 '''冰道运石''' 相传,大唐时候,为搬运这块碑石,专门从黎阳(今河南浚县)往魏州(今大名)修了一条大路。在冬天上大冻时候,以水泼路,形成冰道,招募几百壮丁,几千犍牛,以滚木载石,,用犍牛拖拉,壮丁驱赶,耗时三年,才把碑石运抵大名。 '''鳅龟斗法''' 传说,由于大名府城内有这块神性石碑,加上灵性巨龟驮负,大水淹不了它,泥土淤不住它,水涨碑涨,水落碑落。这年又发大水,水中来了一条泥鳅精,听说此龟神通广大,很不服气。多次想制服巨龟,然而不管如何整风作浪,龟驮负着巨碑稳如泰山,然毫不动。于是它想出了一个非常非常损的主意。趁大龟打盹的时候,猛地一个泥鳅摆尾,把碑帽打落,径直砸向龟头。大龟忍受巨痛,支撑巨碑不倒,终因元气大伤,碑身毁倒,裂为九块。 '''龙珠砸龟''' 相传,巨碑首上的8条大龙,耐不住寂寞,在一天夜深人静时嬉戏,做吞吐碰撞龙珠之娱。玩耍正酣时不慎龙珠掉下,正好落到正在伸长脖子向上观看的龟头上,龟头应声断裂,没入土中。从此驮负石碑的大龟便没有了头。建罩保护为良策。 礼记碑的重要历史价值、众多不解之谜及诱人的传说故事,值得后人研究探寻。五礼记碑早期是竖立着,还有碑楼。梁子美磨碑时,可能是因碑楼掩盖,碑两侧柳公权写的字体完好地保留下来。经历了1100余年的风雨侵蚀,剩下不多的一些字迹,还可见到刚劲秀丽的柳体风格。 除碑首"御制大观五礼之记"8个大字清晰明显外,碑身上正面和侧面的字迹特别是柳公权的墨迹,破损严重。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就会消失殆尽,对于这个国家重要保护文物单位来说太可惜了。<ref>[http://www.daming.gov.cn/dmfc/201710/t20171023_724757.html 大名风采]</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五礼记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