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174.2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的原始碼
←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jpg|缩略图|[http://wts.sxgov.cn/content/2015-04/23/content_5792434.htm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是一处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胜地。五台山属于太行山支脉,东与河北阜平接壤,西北邻繁峙、代县,南接忻(州)、定(襄)、原(平)盆地,地质公园自东北西南走向,纵长100公里,主要地质遗迹共有120多处,其中特级遗迹点4处,总面积为592平方公里。<ref>[http://jingguan.yuanlin.com/scene/lake/2017-7-14/26598.html 山西五台山著名国家地质公园]</ref> == 简介 == '''地质与形成'''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是一处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胜地。其地质的古老性、复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为古今中外地质学者所推崇,特别是前寒武纪更突出。地质年龄在25亿年以上,是中国地质表中早前寒纪代表地层单位“五台群”、“滹沱群”、“石咀亚群”、“豆村亚群”、“东冶亚群”等的命名地,也是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五台运动”、“铁堡运动”等的命名地,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发育的第四纪冰川冰缘地貌,更因其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限清楚,而成为研究地球早期板块构造理念的重要窗口,在地质界被称为“活标本”,誉为“地球早期历史的博物馆”,也是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地理位置'''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晋东北忻州市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其确切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8°40'—39°10',东径113°00'—113°50'之间。五台山属于太行山支脉,东与河北阜平接壤,西北邻繁峙、代县,南接忻(州)、定(襄)、原(平)盆地,地质公园自东北西南走向,纵长100公里,主要地质遗迹共有120多处,其中特级遗迹点4处,总面积为592平方公里。 五台山地质公园核心区处于晋、冀、京、蒙省市交界处,距离山西省城太原市230公里,距离忻州市150公里,通往景区内的铁路主要有京原、同蒲、神河干线,公路为108、208国道及大运高速,随着阜忻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将极大方便旅客的观光览胜。 生物资源 据多种资料显示,五台山植物物种共计99科,354属,595种之多,生长于海拔较高山顶的名贵药草及花卉,随着五台山名声的远播而蜚声世界。医食兼用的台蘑,当茶饮泡的金莲花,装枕疗疾的苓苓香,作为五台山独有的山珍,长期受到入山游历者的青睐。此外,以苍松翠柏和青杨为主体的树木最终成为与寺院连在一起的重要景观,其中不乏古树名木。尤其是生长在高山草甸间的奇花异卉,更是显现出一种美不胜收的秀丽景象。人们屈指可数的金露梅,五台山垂体蒲公英、马兰、茱苓等,共同构成了五台山层林尽染、百花争妍的亮丽景观。狍子、山羊、褐马鸡等为主的珍禽异兽栖息其间,这给风景优美的佛国高山公园平添了生机与活力。 == 生物资源 == 据多种资料显示,五台山植物物种共计99科,354属,595种之多,生长于海拔较高山顶的名贵药草及花卉,随着五台山名声的远播而蜚声世界。医食兼用的台蘑,当茶饮泡的金莲花,装枕疗疾的苓苓香,作为五台山独有的山珍,长期受到入山游历者的青睐。此外,以苍松翠柏和青杨为主体的树木最终成为与寺院连在一起的重要景观,其中不乏古树名木。尤其是生长在高山草甸间的奇花异卉,更是显现出一种美不胜收的秀丽景象。人们屈指可数的金露梅,五台山垂体蒲公英、马兰、茱苓等,共同构成了五台山层林尽染、百花争妍的亮丽景观。狍子、山羊、褐马鸡等为主的珍禽异兽栖息其间,这给风景优美的佛国高山公园平添了生机与活力。 == 自然环境 == 25亿年的地壳运动,见证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历程,记录着各个地质群落的生成与变迁。终致呈现处了整座五台山北陡南缓的壮观雄伟气象。叶斗峰峭拔如壁立千仞,望海峰高峻犹钟鼎摩天,挂月峰月夜近苍穹,翠岩峰耸峙白云边,锦绣峰缓卧烟霞中。 五台山境内因相对高差在2434米,山体上呈现出了隔山见盆地,遇水出奇观的自然气象。其间,流泉飞瀑屡观,奇岩怪洞偶见。硕大神奇的清凉石,色彩斑斓的牛心石,苔鲜斑驳的龙翻石,巍峨蜿蜒的仰天大佛,极目远眺的东台日出,奇特瑰丽的台山佛光,都是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地质公园呈现给人们的万千气象。也由于特殊的地质构成,使五台山形成了“岁积坚冰,夏仍飞雪”的特殊气候,高峻的山地间雨量充足,空气清新,最热月平均温度为9.5℃,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20℃,不仅是享誉中外的清凉胜境,而且是今年获得中华十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风景名胜区。“万年冰”、“千年雪”是五台山的又一自然景观。发源于北台沟与东台沟的清水河横贯五台县域的南北之间,全长一百余公里的河流由高而低,一直流入滹沱河,它如一条银色缎带连接起了五台境内的山川风光。除了位于清水河上游东岸畔的驼梁景区外,居处于五台山地质公园以内的南梁沟自然风景区更是山光水色秀美,林木花卉争妍,珍禽异兽栖息其间,绘就了一幅动植物尽享物态天光的生动画卷。 == 科研价值 == 25亿年,对于人类来说,可谓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年头。科学家以特有的视角瞄准这座25亿年的迷宫圣迹,以严谨审慎的态度给予高度的关注与精心的探究。如果从1871年德国人李希霍芬首次调查五台山地质为近代研究的起始点,那么,130余年的漫漫征途上,同样播洒着中外一大批科学家的辛勤与汗水,他们将五台山当作中国北方地球历史研究的实验室,以艰苦与智慧凝结成了400余篇专著,对五台山这座扑朔迷离的地质迷宫进行了科学的指认。十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出现了以北京大学教授李江梅为首的又一批研究者,他们以科学家的胆识与毅力,精心考察之后,于二○○二年九月,在五台山成功举办了国际地质界最高水平的美国彭罗斯国际地质研讨会,进一步确认了五台山是中国经典的地层分布区,以早前寒武纪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而成为中国少有的前寒武纪地质经典地区之一。在地质学上,五台山是“五台群”、“滹沱群”、“五台运动”、“铁堡运动”和北台期夷平面等重大地质单位和构造事件的命名地。尤其是以本区发育变质地层而命名的“五台群”、“滹沱群”为地质学界所公认,并被载入中国地质史册和教科书。 == 旅游资源 == 走进五台山,破译地质迷宫,需要一个艰难跋涉的过程,那将是一个需要穿越25亿年生命演化历史隧道的神秘旅行。 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关于五台山地质公园构成的资料、文件、命名地、地层构造图表,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只有这座真实不虚的五台山,她以高大、雄峻的姿态居处于华北之巅。在这座巨大而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体上,散落构建了形制各异而又逗一律红墙碧瓦的佛寺庵院,这使我们自然联想到,五台山不仅是一处地貌奇特的地质公园,同时又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运动和演进了25亿年之后的五台山,逐步被人类文明的慧光所笼罩,让多重文化以艳丽的色彩所涂抹。打开一部明版的《清凉山志》,在其卷一的《总标化宇》的第二自然段叙写道:“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夏,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踞雁代,盘磅数州。在四关中,周五百余里。左领恒狱,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邻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障。山之形势,难以尽言。” 五台山秀美奇特的山形地貌和清凉宜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中外佛徒道士。有史可考的东汉永平年间佛教进入之前,就已经是道观遍地的名山佳境了,之前名为紫府山。而且道教信士认为五台山本来就是仙人居所,紫气东来之地,而佛教信徒则以慧眼观得东方灵鹫峰所在为由,竭力把五台山说成是天生的释迦佛祖传播地,更有文殊菩萨率领一万弟子演教的神奇故事附着其上,越发为这座名山胜迹涂抹上了一层更加浓重的文化底色。 从汉明帝刘庄邀请外域高僧到中国建庙塑像为起点,东汉永平十一年到明国初年,长达近二千年的历史时段中,五台山境内筑庙建殿,塑像彩绘。在以五座台顶为圆点的地域间不断向四周拓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广阔而又布局巧妙的佛教寺庙集群区。有人形象地将五台山比作一个偌大的棋盘,而把散落在坡梁沟岔间的佛寺庵院比作大小不等的棋子,看似规整而又奇妙,颇具巧夺天工、匠心独运之魅力。 在这近两千年的历史时段内,五台山的佛教寺庙经咯了无数次的兴衰更替,走过了魏、晋、唐、宋、元、明、清道民国初年的坎坷道路,灭佛与宏法、修葺与毁坏交替出现,直到解放初期的一九五六年统计,全山青黄寺庙仍有122处。据多种资料记载,唐代为五台山佛教最鼎盛时期,寺庙360座,僧尼多达万余众。到目前为止,境内保存完好的唐以来寺庙68座,可供游人参观的45座,其中,以佛光寺,南禅寺为代表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座。 有形的寺庙建筑中,隐含了大量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成分,11个朝代的佛菩萨塑像中传承的工艺美术;梵、日、汉、藏、蒙5种文字经典里流转的民族文化交汇的信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一山共存;千百年不间断的庙堂音乐与佛教舞蹈、武术形成了五台山特色;佛教宗派排斥、兼并、合流之后保留下来的宗派体系,都成为这座佛教名山中真正鲜活而灵动的精神魂魄、石碑、佛塔、牌匾、字画、经书、法器,串系成一个庞大的佛教文化博物馆,让游历者留连忘返,深为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慨万千。 佛教文化的传承,向来就离不开高僧大德的矢志奉献。从迦叶摩腾竺法兰到五台山传法建寺开始,相继出现了灵辩法师,祥云大师、令休大师、窥基法师等一大批开山大德,直至修庙造像为己任的妙峰和尚,撰志印经一生勤奋的镇澄法师,紫柏、莲池、憨山以及藏传佛教的杰出代表阿王老藏、章嘉国师等,史志上有记载的一百余位大德高僧,都为这座名山圣境的历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五台山佛教传承的历史中,融入了大量的皇家文化,汉明帝刘庄坚信西方有神称为佛,请经护法,拨款建寺,开了皇帝弘法之先河,北魏孝文帝下令五顶各置一寺庙,是五台山扩大修造范围的又一次开端,隋炀帝、武则天、宋太宗,元成宗直至英宗都是弘佛信教的帝王。尤其是大清王朝的爱新觉罗氏们,祈愿佛祖护持江山永固,常携文官大臣、亲属家眷登临五台,焚香礼AAF,康熙五次朝台,乾隆六度重兹,创下了皇帝朝台礼佛之最。丰富的皇家文化给这座佛教名山增添了无尽的光彩。此外,历史上曾经威名远播的宋代丞相张商英,不仅将五台山作为礼佛祈愿的信仰归宿地,而且还在弘法护寺、虔诚礼佛的同时,留下了三百余篇吟咏五台山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诗词;明代著名改革家、皇家名相张居正,也曾在这里弘法建寺,为五台山传记中增添了名公护法的重要一项。 “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之后,不仅为帝王崇佛、王宫大臣护法提供了理想的所在,也为文人墨客与天下学人提供了游山玩水、抒发情怀的精神栖息地。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从京都徒步于五台山,游历这里奇特的山川形胜之后,写下了《五台山日记》,最终成了研究五台山地理地质的重要著作,文学家们还以散文名篇加以传播与弘扬。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登临五台山,对五台山奇美的山川河流和厚重的人文积淀大发感慨,写得台山杂咏十六首。其中有: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 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元好问钟情于山川美丽的五台山,登顶四望,果然景象不俗,他深为苏东坡没有来过这里而惋惜,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位文人雅士对这一处名山圣地的青睐。 2000年与25亿年相比,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只有这25亿年的地质演化,才能奠定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佛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自然依凭。由此看来,五台山瑰丽多姿的地质面貌是佛教赖以生存并弘扬的先天条件,而佛教寺院的建筑又装点了这座地质名区。在此,“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巧妙的体现,无怪乎智慧的人类最终将五台山描述成为“天人居所”、“凡圣同游之地”,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金色世界也由此享誉十方。 '''东台''' 亦名望海峰,位于台怀镇东 10 公里,海拔 2995 米,顶若鳌脊,在台顶建有望,海寺和佛塔,寺内供“聪明文殊菩萨”。 地质景点东台 亦名望海峰,位于台怀镇东 10 公里,海拔 2995 米,顶若鳌脊,在台顶建有望,海寺和佛塔,寺内供“聪明文殊菩萨”。 东台位置:东台名望海峰,位于台怀以东二十里处,海拔2995米。 东台史实:隋文帝时台顶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时名位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内供聪明文殊。 观景日出:山顶建有望海楼,登楼可望日出。现在,望海楼虽不存,云海仍可望,若在盛夏放晴之夜,闻鸡鸣而起,身着皮衣,从台怀镇乘车,沿公路盘旋而上,半小时即可登上望海峰顶观日出。 东台传说:台顶有北宋宣和年间建的笠子塔。东台畔有一石窟,名罗延窟,窟内风气凛然,盛夏有冰。相传,曾有一异僧入罗延窟不返,在外留下笠子,后人建塔藏之。台怀北的坡面称为枣林坡,现在望去苍茫一片。传说北魏永安年间,有一个叫延庆的人,守猎逐鹿至此。随从的仆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指点,找到一片枣林,吃了一阵,还把枣装满口袋,返回来送给延庆。延庆好不奇怪,这么高寒的山上怎么会有枣林呢?复循迹寻之,那片枣林却不见了。所以这面坡叫成枣林坡。 感受东台:宋代丞相张商英也曾作诗描绘东台:“迢迢云水陟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东北分明观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如今,登东台观云海,是人们游览五台山的一大兴趣。 '''北台''' 又名叶斗峰,位于台 怀镇以北 5 公里,海拔 3985 米,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 区的最高峰,被誉为“华北屋脊”。 台顶上有灵应寺,寺内供“无垢文殊菩萨”。 北台位置:北台名叶斗峰在台怀北十华里处,海拔3895米,为五台山最高峰,也是华北最高峰。 北台史实:台顶有灵应寺,内供无垢文殊,系明隆庆年间建。北台顶上还建有一座龙王庙。是根据文殊菩萨从东海取了歇龙石,把五龙王安排在北台顶的传说建起来的。龙王庙有一水池,叫黑龙池、也叫金龙池。北台周围泉水甚多。台东南有白水池,台南有金沙泉,台后七里的地方有传说九仙女洗衣的九女泉。 北台气候:北台顶,台高、风狂、雪猛。北台顶所以名为叶斗峰,是说它的峰顶与北斗星的把子相接。除了说明其方位正好同北斗相对以外,还有高峻的意思在内。北台终年多卧云雾之中,常刮漫天大风。隆冬季节,旋风狂卷,几十丈高的雪柱一面向上升涨,一面旋转着移动,煞是壮观。 北台传说:传说在隋朝,一个叫张爱的人,偷了北台顶寺庙里的布施钱,急忙下山往回赶,忽然遇到一股大风,把他卷上了天,象树叶一样悬在空中,过了一会儿感到自己跌到了什么地方,耳旁也听不到风声了。他睁眼一看,下面是几百丈高的悬崖,上面是插入天际的陡壁,自己立在一个能容一人的冰窟窿里。张爱已想到是文殊菩萨处罚自己,急忙祷告求饶。为表决心咬破自己中指,那悬崖见到血,便一闪一闪缩了下去。原来,张爱只立在一个八、九尺高的岩坎上。从此,张爱站过的那地方,就叫生陷狱,位于北台的北半。 感受北台:北台顶是登高望远的好地方,游人夏日登临送目,触景生情,自会觉得视野旷达,心胸豪放。 五台山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赢得了世人的共同瞩目,她不仅是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个红色旅游纪念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在这里生活和战斗,南茹村八路军总部遗址,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塔院寺毛泽东路居馆等同样成为游人神往的所在。 '''中台''' 又叫翠岩峰,因其山势雄旷,层峦叠嶂,翠蔼浮空而得名。中台位于台怀镇西北 10 公里,海拔 2895 米。中台周围巨石如星, 保留了丰富的冰缘地貌特征,如石海、石环、石坡等。 中台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台顶海拔2895米,面积200余亩。山顶有寺庙--演教寺,大部分已倒塌。中台顶巨石堆积,石面杂生苔藓,阳光照射,碧翠生辉,如蛟龙腾起,人们称之为"龙翻石"。 '''西台''' 亦称挂月峰,位于台怀镇西 13 公里,海拔 2773 米,形似 孔雀起舞。上有法雷寺,寺内供“砸子吼文殊菩萨”。 位于台怀镇西13公里。台顶有法雷寺,寺内供:“狮子吼文殊菩萨”。站立台巅向西观望,只见山峦层叠,松林茂密,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当值秋日,[[秋高气爽]],[[日落夜静]],[[月挂中天]],景色迷离而诱人。 '''南台''' 亦称锦绣峰,位于台怀镇南 12 公里,海拔 2485 米,顶若覆盖,上有普济寺,寺内供“智慧文殊菩萨”。五台山气象站就建于南台顶上。 南台锦绣峰,位于台怀镇南12公里。台顶海拔2485米,面积200余亩。台顶、山腰,绿被覆盖,从农历五月初到八月末,野花盛开,花香馥郁,红、黄、蓝、白等各色野花俱全,花草多达百余种,把南台顶装点得异常美丽,犹如鲜艳的地毯。不愧锦绣峰之称。登临南台顶,遥望四野,花团锦簇,令人神怡 。<ref>[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8/12/0223/077753578927.html 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评价价值-五台山自然环境]</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