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8.112.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云南紫珠 的原始碼
←
云南紫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云南紫珠</big> ''' |- | [[File:U=2245903916,3386789235&fm=26&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yuanlin365.com%2Fuploadfile%2Fproduct%2F131635%2F2013-10%2F20131016120707.jpg&refer=http%3A%2F%2Fwww.yuanlin365.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7938004&t=2097d9697819c2326ed0545ef1a5b359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A%91%E5%8D%97%E7%B4%AB%E7%8F%A0&step_word=&hs=0&pn=0&spn=0&di=58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245903916%2C3386789235&os=2121603903%2C1853922366&simid=4287712223%2C526048091&adpicid=0&lpn=0&ln=251&fr=&fmq=161534598997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www.yuanlin365.com%2Fuploadfile%2Fproduct%2F131635%2F2013-10%2F20131016120707.jpg%26refer%3Dhttp%3A%2F%2Fwww.yuanlin365.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7938004%26t%3D2097d9697819c2326ed0545ef1a5b359&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y7wgstgnmc_z%26e3Bv54AzdH3Fr6517vpAzdH3Frtv1jpwts_0cn8mAzdH3F&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云南紫珠]](学名:Callicarpa yunnanensis)为马鞭草科紫珠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30米至560米的地区,多生在江边疏林和沟谷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乔木。有药用价值。 ==中文学名== 云南紫珠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各家论述''' ==形态特征== 乔木,高12-18米;[[小枝略呈四棱形]],有纵条纹,与叶柄、叶片主脉和花序均被灰棕色分枝柔毛和星状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2)-20-(27)厘米,宽(7)-9-(13.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表面除主脉外无毛,背面被分枝柔毛和星状毛,两面密生红褐色小腺点,侧脉10-12对,第三回脉近平行排列;叶柄粗壮,长1.5-3厘米。聚伞花序粗大,宽8-13厘米,6-7次分歧,排成半球形伞房花序式,花序梗粗壮,长4-5厘米;花柄纤细,长约3毫米;苞片细小,线形。花萼杯状,长约0.8毫米,密被灰色星状茸毛,顶端近截头状;花冠紫色,长约3毫米;花丝长约为花冠的2倍,药室纵裂;子房有微毛和棕红色腺点。果实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红色,径约3毫米。花果期7-12月。 特产云南(勐腊)。生长于海拔530-560米的江边疏林和沟谷林中。越南也有分布。 本种叶也有止血作用,药效仅次于木紫珠C. arborea Roxb.(《云南植物志》)。 本种为高大的乔木;叶片纸质,背面被灰棕色分枝毛和星状毛,两面密生红褐色腺点,边缘全缘,果柄细长。它和木紫珠C. arborea Roxb.相似,但后者叶片革质,背面密被黄褐色厚茸毛,两面无腺点,且叶柄较长,果柄较短而不同。 1.杜虹花:灌木,高1-3m,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和分枝毛。单叶对生,叶脉粗壮,长1-2.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5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截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被短硬毛,背面被灰黄色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2对。聚伞花序腋生,4-7次分歧,花序梗长1.5-2.5cm;具细小苞片;花萼杯状,被灰黄色星状毛。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至淡紫色,无毛,长约2.5mm,裂片4,钝圆,长约1mm;雄蕊4,长约5mm;子房无毛。果实近球形,紫色,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 2.白棠子树 小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纤细,带紫红色,幼时略被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2-5mm;叶片倒卵形披针形,先端长尖或尾尖,两面无毛,背面密生细小黄色腺点;侧脉5-6对。聚伞花序腋生,细弱,宽1-2.5cm,2-3次分歧;花序梗长约1cm,略被星状毛,结果时无毛;具线形苞片;花萼杯状,先端具不明显的4齿或近截头状;花冠紫色,长1.5-2cm,先端4裂,钝圆;雄蕊4,花丝长约为花冠的2倍,花药卵形,细小;子房无毛,具黄色腺点。果实球形,紫色,径约2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3.华紫珠 灌木,高1-3m。小枝纤细,幼时稍有星郑州志,老时脱落。单叶对生;叶柄长2-8mm;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两面近无毛,有显着的红色腺点;侧脉5-7对。聚伞花序细弱,生于叶腋,3-4次分歧,微被星状毛,总花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细小;花萼杯状,具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明显或钝三角形;花冠淡紫色,疏被星状毛,有红色腺点;雄蕊4,花丝与花冠近等长;子房无毛。果实紫色,球形,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 4.老牙糊 灌木,高1-3m。小枝灰黄色,圆柱形,被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宽椭圆形,长5-15cm ,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黄绿色,稍有毛,背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0对。聚伞花序腋生,宽2-3cm,4-5次分歧,被星状毛;花萼钟状,长约1.5cm,疏被星状毛,后脱落,有黄色腺点,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长约3mm,稍有毛,具黄色腺点;雄蕊4,药隔具黄色腺点;子房被毛。果实球形,紫色,初被星状毛,熟时无色,径约2.5-4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590m以下的一半、山坡、溪边林中或灌丛中。 2.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灌丛中。 3.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谷地和溪旁灌丛中。 4.生于海拔200-3400m的疏林和灌丛中。 ==分布范围== 1.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2.分布于华东、华南及河北、台湾、河南、湖北、贵州。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3.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4.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主要价值== 1.止血作用:紫珠草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以紫珠草提取液为主药的35号止血粉,对狗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2.抗菌作用:紫珠草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肠胃出血: 干紫珠叶末三至五分。调冷开水,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干紫珠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②治咯血: 干紫珠叶末五至七分。调鸡蛋清,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干紫珠叶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③治衄血: 干紫珠叶二钱。调鸡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④治创伤出血: 鲜紫珠叶,用冷开水洗净, 捣匀后敷创口;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敷掺,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⑤治跌打内伤出血: 鲜紫珠叶和实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分二次服。 (《闽东本草》)⑥治一切咽喉痛: 取鲜紫珠叶一两。洗净,水二碗,煎一碗服,或煎作茶常服。 (《闽南民间草药》)⑦治拔牙后出血不止: 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福建民间草药》)⑧治赤眼: 取鲜紫珠草头一两。洗净切细,水二碗,煎一碗服。 (《闽南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解诸毒物,痈疽,喉痹,毒肿,下瘘,蛇虺虫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 2.《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3.《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脾虚,退热。研末搽皮肤痒痛,又杀虫。 4.《中国药植图鉴》: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伤出,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5.《闽东本草》: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摘录】《中华本草》 [3] ''' 紫珠属''' ▪ 尖叶紫珠 ▪ 异叶紫珠 ▪ 木紫珠 ▪ 紫珠 ▪ 短柄紫珠 ▪ 白毛紫珠 ▪ 华紫珠 ▪ 缙云紫珠 ▪ 丘陵紫珠 ▪ 多齿紫珠 ▪ 白棠子树 ▪ 红腺紫珠 ▪ 杜虹花 ▪ 老鸦糊 ▪ 湖北紫珠 ▪ 厚萼紫珠 ▪ 全缘叶紫珠 ▪ 日本紫珠 ▪ 枇杷叶紫珠 ▪ 红头紫珠 ▪ 广东紫珠 ▪ 光叶紫珠 ▪ 尖萼紫珠 ▪ 长苞紫珠 ▪ 长叶紫珠 ▪ 长柄紫珠 ▪ 尖尾枫 ▪ 黄腺紫珠 ▪ 大叶紫珠 ▪ 裸花紫珠 ▪ 罗浮紫珠 ▪ 少花紫珠 ▪ 钩毛紫珠 ▪ 藤紫珠 ▪ 长毛紫珠 ▪ 屏山紫珠 ▪ 白背紫珠 ▪ 抽芽紫珠 ▪ 拟红紫珠 ▪ 峦大紫珠 ▪ 疏齿紫珠 ▪ 红紫珠 ▪ 水金花 ▪ 上狮紫珠 ▪ 鼎湖紫珠 ▪ 云南紫珠 ==参考资料== 1. 云南紫珠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云南紫珠 .中国植物物种编目数据库[引用日期2014-01-08] 3. 云南紫珠 .《中华本草》在线数据[引用日期2016-09-24] 学术论文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它常被当成杂草,农民见了连根拔,却不知是珍贵的“云南紫珠”],百度,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云南紫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