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09.2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九一一襲擊事件 的原始碼
←
九一一襲擊事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九一一襲擊事件'''<br><img src="https://p9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6680579785b81ce22e4a"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luoow.com/dc_news/world_Z2FB 圖片來自luoow]</small> |} '''九一一袭击事件'''漢語普通話按習慣一般讀作「九幺幺」(September 11 attacks,又稱'''“9•11”恐怖袭击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简称'''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擊''')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基地组织]]承認其發動此次袭击;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機|劫持]]4架[[民航]][[喷气式客机|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许多人死亡;两座建筑均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另外劫机者亦迫使第3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阿靈頓縣]]的[[五角大楼]],此一袭击地点临近[[华盛顿特区]]。在劫机者控制第4架飞机飞向华盛顿特区后,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最终第4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索美塞特縣 (賓夕法尼亞州)|索美塞特縣]]的乡村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4架飞机上均无人生还。 世貿現場中,包括劫机者在内,总共有2,749人在这次袭击中死亡或失踪。绝大多数的伤亡者为平民,其中有87个不同国家的公民。另外根據验尸官确认,至少有1人因暴露于世贸中心倒塌时的烟尘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其他国家也加强[[反恐戰爭|反恐]]立法,并扩大执法权。美国一些[[证券交易所]]在袭击发生後的當週內都处于关闭状态,股市在重新开始股票交易後曾經急挫,尤其是航空和保险相關類別的股票。价值數十亿美元的办公场所在这次袭击中被摧毁,連同損失的技術人才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負擔,為[[曼哈顿下城]]经济乃至於[[美國经济]]帶來严重破坏。 而五角大楼的损毁部分在1年内清理并修复完毕,在其西南面建造五角大楼罹难者纪念园。2006年一幢新办公楼于[[世界贸易中心七期]]原址完工。[[世界貿易中心一期]]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楼原名为“自由塔”,高1,776[[英尺|英呎]](為紀念美國1776年建國,約等於541[[米_(单位)|公尺]]),2009年改称[[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2014年完工,成为美国第一高楼,原本在2007年至2012年还将建造另外3座大楼,但最终因故延期。 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大日本帝國|日本]]以大型[[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和“[[气球炸弹]]”空袭美国西岸後(儘管並沒有造成任何大型傷亡),美国本土首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袭击,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外国势力首次对[[美国领土]]<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6956 美国领土],zhihu</ref>造成重大傷亡的袭击。九一一事件中[[九一一袭击事件伤亡|死亡或失踪的总人數]]至少有2,996人,較珍珠港事件中的2,403人多593人。 === 政府延續計畫(末日计划) === 在國家地理頻道事後公開的影片中,揭露為冷戰而設的United States federal government continuity of operations|美国联邦政府延续行动首次實際運用,美國政府也在這次事件之後重新修訂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 ;保護總統 立即讓仍在行程中的總統升空,而且不能直接返回首都,依照事先決定的路徑飛行。 ;確保總統的統領和外交 空軍一號抵達奧法空軍基地,並不是單純躲避,而是進入戰時指揮中心,這裡的駐機有別於空軍一號常用的VC-25A型行政專機,而是E4-B型空中作戰中心(通稱大夜班),有必要的話總統可以在這裡更換飛機。 ;副總統撤離 副總統先移動到白宮地下的碉堡,也就是總統緊急行動中心,之後又移動到一個「未公開的地點」,其實是大衛營北方,賓州與馬里蘭州交界的烏鴉岩山綜合設施(R地點),也就是五角大廈備用作業中心。 ;政府要員撤離 副總統要求其他可能的總統繼任者全部移動到位於維吉尼亞氣象山的高點特別設施,這裡被安排作為戰時美國政府行政部門的重組地點。 ;啟動空軍防空指揮部戰時作業中心 位於科羅拉多的昔安山綜合設施首度實際運用,成為本次事件中的空軍應對指揮中心。 ;國會撤離 911當時,國會舊有的避難地點早已取消,並沒有使用,先前是在亞利加尼的綠薔薇度假村的地下,但是被媒體報導之後就關閉了,後來有興建新的秘密據點的跡象,官方並未證實。 === 事後始末 === 在襲擊當天,有媒體報導一些不滿美國政策的人們舉行慶祝活動。這些報導為已經普遍的[[反伊斯兰教]]情緒升級,很多美國人相信,回教徒應為此次事件負責。美國的主流媒體如《[[新聞週刊]]》紛紛報道一些因遭受歧視而離開美國的[[穆斯林]],其中不乏許多出生在美國並在美國接受教育的回教徒。雖然事件发生後沒有組織立即宣佈對此事件負責,但是[[基地組織]]公開讚揚這次事件。美國政府立即做出反應,公開表示會以軍事手段打擊事件的策劃者。 9月底,[[英國首相]][[托尼•布莱尔]]援引西方情報機構手上證據指稱[[沙特阿拉伯]]富豪[[本•拉登]]為事件的幕後主使。本•拉登是[[基地組織]]的首領,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有密切關係。塔利班政權拒絕在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引渡奧薩馬•本•拉登或其他基地組織頭目。由美國領導的聯軍在未提供塔利班政權承認的證據的情況下,於10月7日對阿富汗發動軍事攻擊。 在美國軍事打擊成功剷除塔利班政權後,聯軍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現一卷遺棄的錄影帶,紀錄的是本•拉登與其他一些基地組織成員討論襲擊活動,顯示本•拉登對事件事先確實知情。 襲擊事件發生大約1年多後,一封據稱是[[奧薩馬•本•拉登]]的親筆信寄往全球各大媒體,信中解釋發動恐怖襲擊的理由。這些理由包括美國在[[中东地区|中東]]地區的大量軍事干預,西方通俗文化的氾濫(主要是對[[性别|性]]、[[乙醇|酒精]]的開放觀念,這些觀念對於拉登、基地組織、塔利班政權或其他一些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而言根本無法接受)等。這封信件在很大程度上被輕視,而美國政府依然堅持,發動襲擊的主要原因是恐怖份子的[[反美情绪]]爆發。 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嚴防類似恐怖襲擊事件,並多次發佈新一輪襲擊警報。9月底,在美國各地爆發多起炭疽菌感染案件,雖然至今沒有發現此事件與九一一有關,但在2002年3月曾一度傳言,一名劫機者曾感染[[炭疽桿菌|炭疽菌]]。 在美國的穆斯林組織迅速譴責襲擊,並呼籲穆斯林美國人“獻出他們的技能和資源,以幫助減輕受災群眾及其家屬的痛苦”。 === 善後工作 === 世界贸易中心废墟的大火持续三个月,救援人员花费更多时间清理瓦砾。其中一些残骸样本送往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检测,包括一根被飞机撞击过的钢筋。袭击事件后五个月,最后一名幸存者康复出院,事件后6个月,世贸遗址上的150万吨瓦砾才完全清理干净,救援人员继续在地底下进行清理工作。 2002年5月底,举行宣布清理工作正式结束的仪式。2003年7月,一个[[美国国会|国会]]联合调查组结束调查工作。虽然调查报告称美国政府应该可以更好地预防事件的发生,如在更好地利用所收集到的情报及国防系统对袭击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方面依然有改进空间,但是没有一名官员为事件引咎辞职。事件也导致新一轮军费开支的大幅度增加。在大约2年后,一些国防官员称当前美国对类似事件的预防能力与九一一时一样脆弱无力。 世界贸易中心是由日裔美籍建筑设计师[[山崎實]]所设计。事后据他生前的助手说,因为参考过去[[帝国大厦]]曾经受到美国空军[[轰炸机]]误撞事件的影响,在设计过程当中已经考虑到需要使大楼结构足以抵御大型飞机的直接撞击。有报道分析,认为大楼的倒塌并不是因为飞机的直接冲撞,而是飞机内满载的[[航空燃油]]倾泻进入大楼引起的大火所释放出的巨大热量,使支撑大楼的钢筋骨架软化,最终导致世贸中心大楼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有关摩天大楼结构设计的调查依然在进行中。 == 袭击经过 == 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劫機者分别控制四架民航客机。这四架客机从[[波士顿]]、[[纽瓦克_(新泽西州)|紐瓦克]]和[[华盛顿特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飞往[[旧金山]]和[[洛杉矶]]。上午8:46(標準時間上午7:46),[[美国航空11号班机]]撞向世贸中心北座大楼,接着[[联合航空175号班机]]于上午9:03(標準時間上午8:03)衝向南座大楼。上午9:37(標準時間8:37),另一组劫机者控制[[美国航空77号班机]]撞入[[五角大楼]]。第四架飞机——[[联合航空93号班机]]的最终目标被认为是[[美国国会大厦]]或者是[[白宫]],在机上乘客与劫机者搏斗后,这架飞机于上午10:03(標準時間上午9:03)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Shanksville, Pennsylvania附近坠毁。 在劫机过程中,劫机者使用刀槍殺害[[飞行员]]、[[空中乘务员|空服員]]和乘客。飞机上与外界取得联系的乘客报告称,劫机者使用刀刺伤空服員,并且在其中两次劫机事件中至少有一名乘客被刺伤。有一些乘客设法使用机舱电话和手机与外界取得联系,并提供有关劫机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包括: * 每架飞机上都有多名劫机者; * 劫机者使用[[胡椒噴霧]]或者其他有毒化学喷雾器,例如[[催泪瓦斯]]; * 一些机上人员被刺伤 9/11委员会|9/11 Commission已经确定两名劫机者于劫机之前购买了[[萊澤曼|莱泽曼多功能手动工具]]。11号航班上的一名-{zh-hans:空乘人员;zh-hant:空服人員}-、175号航班上的一名乘客和93号航班上的多名乘客都提到劫机者有炸弹,但是其中一名乘客提到,他认为炸弹是伪造的。在撞击地点没有发现爆炸的痕跡,因此9/11委员会相信炸弹可能确为伪造。 93号航班[[黑匣子]]中的记录表明,当了解到当天早晨类似被劫持的飞机最终撞向大楼后,机组人员和乘客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根据93号航班录音脚本,其中一名劫机者命令:一旦他们将失去飞机的控制权,就操纵飞机剧烈摇晃。不久之后,这架飞机于上午10:03:11(標準時間上午9:03:11)在尚克斯维尔附近的一片田野中坠毁。这次袭击的组织者[[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在2002年接受[[半岛电视台]]记者Yosri Fouda的一次采访中提到,93号航班的目标是[[美国国会大厦]],代号“法律工厂”。 这次袭击造成全美新闻机构和[[空中交通管制]]的大混乱。3天内所有民间国际航班被禁止在美国降落。飞行中的航班或者返航或者转飞[[加拿大]]或[[墨西哥]],油料不足或是國內航班都必須就近機場停靠。一整天未经过确认的和矛盾的新闻报道充斥于媒体。其中传播最广的“新闻”是一枚[[汽车炸弹]]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务院]]爆炸。 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约翰•霍华德]]在事件发生前后正在美国进行访问。袭击发生的当时,霍华德和随行人员正在[[华盛顿]]。随后他立即前往澳大利亚驻美国使馆并发表了讲话。之后在全美境内航空取消的情况下,由美国军方护送,经[[夏威夷]]返回澳大利亚。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社會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九一一襲擊事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