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59.1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乔松年 的原始碼
←
乔松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乔松年</big>''' |- |<center><img src=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42f63b0c252a6a9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9%94%E6%9D%BE%E5%B9%B4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字: |}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乔松年 | 原名 = | 图片名称= | 图片大小 = 250px | 图片说明 = | 最高职务 = 太子少保东河总督 | 国家 = 大清 | 爵位 = | 籍贯 = [[山西]][[太原府]][[徐沟县]] | 族裔 = 汉族 | 旗籍 = | 字号 = 字'''鹤侪''',一字'''健侯''' | 室名 = 萝藦亭 | 諡号 = 勤恪 | 出生日期 = [[嘉庆]]二十年(1815年) | 出生地点 = [[山西]][[徐沟县]] | 逝世日期 = [[光绪]]元年(1875年) | 逝世地点 = | 墓葬 = | 配偶 = | 亲属 = (祖父)[[乔人杰]]<br>(本生父)乔邦哲、(父)乔邦宪<br>(嗣子)乔联宝 | 出身 = *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举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进士 | 经历 = | 着作 = *《萝藦亭传记》8卷 *《萝藦亭遗诗》4卷 }} '''乔松年'''({{bd|1815年||1875年|catIdx=Qiao,乔}}),字'''鹤侪''',[[山西]][[徐沟]](今[[清徐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乙未进士。官至[[河道总督|东河总督]]。 ==生平== 乔松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4%B9%94%E6%9D%BE%E5%B9%B4%E4%B8%BA%E9%81%93%E5%85%89%E5%8D%81%E4%BA%94%E5%B9%B4%EF%BC%881835%E5%B9%B4%EF%BC%89%E8%BF%9B%E5%A3%AB 乔松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 ],湖泽风云-weixin.qq.com - 2020-08-13</ref>,授[[工部]][[主事]],再迁郎中。历任[[松江府]]知府、[[苏州府]]知府、两淮[[盐运使]]、江宁[[布政使]]、[[安徽]]巡抚、[[陕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等职。光绪元年(1875年)卒,谥'''勤恪'''。《清史稿》有传<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85%89%E7%BB%AA%E5%85%83%E5%B9%B4%EF%BC%881875%E5%B9%B4%EF%BC%89%E5%8D%92%EF%BC%8C%E8%B0%A5%27%27%27%E5%8B%A4%E6%81%AA%27%27%27%E3%80%82%E3%80%8A%E6%B8%85%E5%8F%B2%E7%A8%BF%E3%80%8B%E6%9C%89%E4%BC%A0&_ast=1667736288&_asf=www.sogou.com&w=01029901&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duppid=1&cid=&s_from=result_up 光绪元年(1875年)卒,谥'''勤恪'''。《清史稿》有传 ],古诗文网 - https://so.gushiwen.cn/...- 2022-10-15</ref>。 乔松年(1815-1875) ,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县郝村(现清徐县王答乡郝村)人<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5%B1%B1%E8%A5%BF%E5%BE%90%E6%B2%9F%E5%8E%BF%E9%83%9D%E6%9D%91%EF%BC%88%E7%8E%B0%E6%B8%85%E5%BE%90%E5%8E%BF%E7%8E%8B%E7%AD%94%E4%B9%A1%E9%83%9D%E6%9D%91%EF%BC%89%E4%BA%BA 山西徐沟县郝村(现清徐县王答乡郝村)人 ],搜狐, 2014-06-27</ref>,清代官吏、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谥号勤恪<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6%B8%85%E4%BB%A3%E5%AE%98%E5%90%8F%E3%80%81%E6%96%87%E5%AD%A6%E5%AE%B6%E3%80%81%E4%B9%A6%E6%B3%95%E5%AE%B6%E3%80%81%E8%97%8F%E4%B9%A6%E5%AE%B6%E3%80%82%E8%B0%A5%E5%8F%B7%E5%8B%A4%E6%81%AA 清代官吏、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谥号勤恪 ],晋宝拍卖-weixin.qq.com - 2017-12-18</ref>。 著有《萝藦亭遗诗》、《萝藦亭札记》、《萝藦亭文钞》、《论语浅解》、《乔勤恪公奏议》等,编有《纬捃》、《乔氏载记》等。 中文名 :乔松年 国籍:[[清朝]] 出生日期:1815年 主要成就: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谥号: 勤恪 主要作品:萝藦亭遗诗》、《萝藦亭札记》、《萝藦亭文钞》、《论语浅解》、《乔勤恪公奏议》等,编有《纬捃》、《乔氏载记》 展开 别名: 字健侯,号鹤侪 民族: [[汉族]] 逝世日期:1875年 出生地 :山西清徐 官职 :[[安徽]]巡抚 '''目录''' 1人物生平 2作品一览 3历史评价 4人物传记 ==1人物生平==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乔松年作品</big>''' |- |<center><img src=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a671dc1c6eb6e27b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9%94%E6%9D%BE%E5%B9%B4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字: |} 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乔人杰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至[[湖北]]按察使。嗣父乔邦宪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至刑部给事中。生父乔邦哲曾任遵化州知州。少时随父居北京。 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再迁郎中。 咸丰三年(1853),乔松年历任松江府(今上海)知府、[[江苏]]苏州知府,同年八月,他侦知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而占据上海的小刀会与苏州潮勇秘密联系,准备起义,便迅速派兵捕杀了潮勇首领,瓦解了这支准备起义的队伍。不久,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帮助下,镇压了上海小刀会。乔松年由此被擢为道员,奖赐花翎,同时授常镇通海道。 咸丰六年(1856),乔松年跟随两江总督怡良驻守常州,而此时太平军攻势正猛,为遏制太平军东进,乔松年建议对与太平天国有任何联系的人予以坚决镇压,防止起义势力蔓延,因而使得不少人受到牵连遇害。 同治二年(1863),乔松年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在第二年走马到任、驻防临淮时招募兵勇,重兵设防,加强对捻军的防范。同年,乔松年、英翰配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对捻军进行夹击,致使捻军重要首领张乐行、苏天福等人被害,捻军遭到了极大损失。 同治五年(1866)乔松年调任陕西巡抚,为对付捻军,他与前任巡抚刘蓉联手,实行坚壁清野,在大小乡村筑保藏粮,编立保甲,调重兵组成层层防守线,给捻军的活动和生存造成直接威胁,改变了清军被动尾随捻军的疲劳战术,最终于同治八年(1869)镇压了捻军起义。 作为忠臣,乔松年对清廷耽竭所能。在咸丰六年(1856)江苏省发生大旱灾,乔松年害怕饥民暴乱,便提出赈济,鼓励商人将粮食运入江苏,稳定了灾民的情绪。并针对战乱期间江南地区商品流通不便,便采取了便利可行的钞票法。咸丰九年(1859)乔松年被题为两淮盐运使,他设法招徕盐商,恢复盐商贸易,确保了江北大营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而随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后,乔松年转而治河。但近二十年的军事生涯和治河工程的艰巨任务,使他身心交瘁,于光绪元年(1875)病逝,清廷根据他一生的“业绩”,赠其太子少保,谥号勤恪。 乔松年值得肯定是他要求民族自卫、坚决抵御外侮的立场。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他们在协助清军镇压上海小刀会之后,又步步紧逼软弱的清政府,英法联军于咸丰六年(1856)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清廷忠臣的乔松年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上书,请求督兵,以抗击列强。但由于英法利用近代化军事装备的优势迅速攻入北京,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因而使得乔松年的愿望未能实现。 ==2作品一览== 乔松年《新建金河书院记》 国家文治覃敷,士耽诵读。庠序之外,郡州邑备有书院以造士。天下书院殆千有余所,独吾乡阙而未举,邑侯程公来宰此邦,政成民和,四境蒙德,复深 念乐育人才,亟谋建书院以教之。乡人翕然成风,醵资趋事,不逾年而告成,以邑中水名名之曰“金河书院”。予窃维郅隆之世,建长治久安之策者,靡 不右文重学,而良吏为政亦率以崇儒兴学为先,其故何哉?盖下之风俗视上所陶成,上以断击为治,则民习于争;上以聚敛为治,则民竞于利必;上以诗 书为治,然后民渐摩於礼义,而服习于伦常。是故头会箕敛之法,武健严酷之才,非不取快于一时,而以语大道之公、三代之隆辽乎。其无当士者民之表 也,未有士窳而民厚者。《礼》曰:“化民成俗必由学”,又曰:“儒以道得民”,然则上之所以治下,与下之所以待治于上,其本原所在,断可睹矣。 且天下事有似缓而实急,似细而实重者,深识之士见之真而为之勇,当世庸流或窃窃疑以为迂。至于数十百年后,被其泽,收其效,追溯创始之人,乃叹 其所施设为不可及。以俗吏视书院,必目以细务,置而缓图。程侯顾毅然为之,既营之于邑城,复营之于清源乡倘所谓见之真、为之勇者耶。以视子游治 武城,文翁治蜀,古今人讵不相及耶。若夫书院之制,固欲士之游其中者,敬业乐群,以成其德,非仅砣石乞为时文,以博区区之膏火。乡之秀良倘能弦 诵是间,蔚成儒范,以追鹿洞鹅湖之轨躅,庶无负贤侯之意。余异日幅巾归里,与诸长老扶杖游观,而升堂讲论,其为欣幸,又何可量哉。院以孟冬之月落成,余方治军寿阳,邮寄此文,以诸石,既纪贤侯之盛举,且最后进之士焉。 ==3历史评价== 形势的需要将乔松年推上了军事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乔松年也是一个正统的儒者。在战争余暇,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同时著书立说。在其《论语浅 解》中,乔松年认为治国的根本是对人民实行纲常教育,人人奉行“礼”,便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各自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人们便不会产生份外的思想 和欲望,更不会举行农民起义。并希望从各方面加强对孔子的崇拜,以达到稳定封建秩序和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是他思想僵化的一面。但同时,乔松年受 明清“经世致用”的影响,也赞同讲求实用、进行变革的观点。面对国门被开、社会矛盾迭生的现状,“天朝上国”的弊端完全展露,遮遮掩掩已经不能 麻醉人们的精神,务实的乔松年同洋务派一样,主张在中国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只是一点一滴、不触动政府威严的变革。并且主张“君民一体”“民生为先”,反对空洞的口号,提倡切实的行动。 总之,乔松年一生转战疆场,为重新整顿清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而效力,为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而奔波,是历史上反动的一面;但在国家主权面临外来威胁、民族尊严受到挑衅时,又能挺身而出,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既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又是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忠臣形象。 ==4人物传记== 乔松年,字鹤侪,山西徐沟人,清朝官吏。道光十五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再迁郎中。咸丰三年,以知府发江苏,除松江,调苏州。会匪刘丽川据上海,省城潮勇潜与通,松年侦知之,白上官诛其为首者。丁父忧,总督怡良奏留,从克上海,擢道员,赐花翎,授常镇通海道。六年,从怡良驻常州,署两淮盐运使。八年,丁本生父忧,总督何桂清复奏留。 九年,授两淮盐运使,兼办江北粮台。十年,奏劾南河河道总督庚长擅提淮北存盐变价充饷,又截留山西解江北粮台饷银;复劾庚长在清江闻警犹演剧设宴,迨寇急,仓皇退守。命侍郎文俊往按得实,庚长褫职逮问。又疏论用勇不如用兵,请发京师护军营暨北五省绿营赴江北防剿。英吉利、法兰西兵入犯,京师戒严,松年请赴畿辅督兵御敌,谕止之。十一年,设江南北两粮台,仍命松年办理。叙劳,以按察使记名。 同治二年,擢江宁布政使,仍留办粮台,擢安徽巡抚。三年,抵任,驻防临淮。时苗匪已平,李世忠亦解兵柄,捻匪窜河南、湖北。松年增募勇千人,就颍、宿间设防,奏请雉河集地处交冲,当建县设官,从之。又奏苗沛霖馀党自非积恶,请予宽贷;李世忠散遣勇丁,恐流为盗,饬州县整顿捕务。粤、捻诸匪自湖北麻城、罗田东窜入皖境,松年移军寿州,急调英翰自湖北回援,令朱淮森屯正阳关,蒋凝学迎击於英山,克金家寨。英翰等败贼於陶家河、黑石渡,僧格林沁大军追至合击,诸贼穷蹙,纷纷乞降,先后凡十馀万。贼首陈得才后至,为蒋凝学击败,服毒死,获其尸。上饬英翰等移军进剿,松年请留英翰防皖境,郭宝昌援河南,蒋凝学赴湖北。 四年,僧格林沁战殁,上命曾国藩督师山东。松年奏:“国藩久治军务,气体较逊於前。李鸿章才识亚於国藩,而年力正强,如以代国藩督师山东,必能迅奏荡平。”疏上,报闻。时捻匪大举犯皖北,围英翰於雉河集,国藩遣援军至,乃击走之。 五年,调陕西巡抚,前任巡抚刘蓉奉命留陕办理军务。时捻匪张总愚窜入陕境,松年初至,与蓉意见不合,奏劾蓉军政隳坏,留陕无益,蓉亦劾松年掣肘,贪利徇私。十二月,贼逼省城,蓉军溃於灞桥。六年正月,提督刘松山援军至,破贼雨花寨,连战皆捷,省城始安。迭奏请师,鲍超军援陕迄不至,皖军郭宝昌应调来援,偕刘松山转战泾、渭之间,屡捷。总愚窥同州,欲渡河,未得逞,趋陕北。六月,总督左宗棠至陕,军事始有统辖。松山、宝昌等连破贼於北路,至冬,总愚由垣曲渡河,循太行东趋,松山、宝昌尾追。七年春,宗棠率师入卫畿辅,陕西自捻匪出境,西路回氛仍未靖,松年以病乞假归。九年,病痊,授仓场侍郎。 十年,授河东河道总督。奏言:“今日言治河,不外两策:一则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一则就黄水现到处筑堤束之,俾不至横流,至利津入海。权衡轻重,以就东境筑堤束黄为顺水之性,事半功倍。前数年大溜全趋张秋,后又决胡堰、洪川口、霍家桥、新兴屯诸地,黄流穿运,节节梗阻。惟有尽堵旁泄之路,自张秋西南,沙河迤北,就旧堤修补,为黄河北堤;又自张志门起,至沈家口、马山头,筑新堤一百八十馀里,为黄河南堤:俾仍全趋张秋,借以济运。”下廷臣议行。十三年,奏请裁东河总督,以巡抚兼领河工,下部议,格不行。光绪元年,卒,谥勤恪。 词条标签: 清朝文学家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Category:中國人]] [[Category:文化藝術人物]] [[Category:文字學家]] [[Category:作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乔松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