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0.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乔师望 的原始碼
←
乔师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乔师望'''<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512/8889534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82/cr3ebsiip4.html 圖片來自名人简历网]</small> |} '''乔师望'''生卒年不详,唐朝大臣、将领。唐高祖女儿庐陵公主的驸马。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派时任游击将军的乔师望,册封夷男为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灭高昌,建立安西都护府,第一任安西都护就是乔师望。贞观二十年(646年)春天,唐太宗派执失思力和乔师望,击败薛延陀多弥可汗拔灼,拔灼逃离,薛延陀坠入混乱。唐高宗朝封襄邑县子、驸马都尉。显庆三年(658年)为凉州刺史,后改任益州、润州。上元二年(675年)为华州刺史。乔师望任内撰《华山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卢照邻为他作《驸马都尉乔君集序》。 ==基本信息== 本 名: 乔师望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同州冯翊 出生日期:隋朝年间 逝世日期:唐上元三年至垂拱元年期间 主要作品:华山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 主要成就:唐朝首任安西都护 身份:官员 ==安西都护之谜== 关于谁是首任的安西都护,两《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均未明确提及此事。一些新出的历史教科书认为“贞观十四年,唐置安西都护府,以郭孝恪为安西都护”云云,这是缺乏根据的。《新唐书.郭孝恪传》载:“贞观十六年,拜凉州都督,改安西都护、西州刺史。”《资治通鉴》所记略同。贞观十四年至十六年有两年的时间,其间安西都护不可能空缺。所以郭孝恪并非首任安西都护,在此之前应该至少还有一任。 唐初许敬宗等编[[《文馆词林》]]卷六十四《贞观年中巡抚高昌诏》有如下记载: 高昌旧官人并首望等,有景行淳直及为乡间所服者,使人亦共守安西都护乔师望,量拟远都尉以下官奏闻。 此条记载和《册府龟元》卷一六四的相关内容以及[[《新唐书.太宗纪》]]中的“十六年正月乙丑,遣使安抚西州”可互证。由此可见,贞观十六年正月之时,守安西都护为乔师望。而此时郭孝恪尚未出任新的安西都护。故可以认为乔师望有可能是首任安西都护。 ==乔姓起源== ===乔姓的来源有三:=== # 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这就是陕西乔姓的由来。史称乔氏正宗。 # 出自匈奴贵姓。史料记载,汉代匈奴贵姓有四个----兰、乔、呼衍、须仆,内有乔氏,后与汉族的乔氏浑为一体。 # 出自鲜卑之后。据有关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乔姓的鲜卑人出现,他们的后代一直延续着这个姓。<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82/cr3ebsiip4.html 乔师望 名人简历网] </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唐朝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乔师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