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6.2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乔冠华 的原始碼
←
乔冠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乔冠华001.jpg|300px|缩略图|右|乔冠华<br>[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2-24/122319329809.shtml 原图链接] ]] '''乔冠华'''(1913年3月28日-1983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蘇省鹽城縣東喬庄(現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的一個地主兼工商業者家庭,父親算是開明士紳。他幼年天資聰穎,有過目成誦之譽。早年在鹽城第二高等國小、宋村亭湖中學、鹽城淮關中學上學,由于學習成績優秀,他在國中高中時幾次跳級插班,16歲高中畢業即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成為大學同屆中最年幼的學生。在大學期間,他廣泛涉獵各種進步書籍,1933年他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繼續攻讀哲學,並參加革命活動,由于他的進步活動為日本反動派所不容,不久被驅逐出境。 後留学德國,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乔冠华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出席[[日内瓦会议]]、草拟中美联合公报,特别在1971年11月,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标识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文革开始,乔冠华被列为外交部的"打倒"对象。1973年经毛泽东提议,乔冠华恢复了工作。1973年底,参加了四人帮发起的对[[周恩来]]的批判。"[[四人帮]]"倒台后不久,乔冠华被隔离审查,后重新工作,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病逝,享年70岁。主要著作有:《国际述评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等。 ==喬冠華的家庭生活== (1)[[喬冠華]]的第一任妻子是[[龔澎]] ,1970年病逝,曾任新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中國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長)、部長助理。<ref>[https://www.itsfun.com.tw/ 龔澎]</ref> (2)外交家喬冠華第二任妻子[[章含之]]。相伴喬冠華十年的妻子章含之女士是名士[[章士釗]]養女、[[毛澤東]]英文教師,出任女外交官、參與中美建交談判、晚年撰寫回憶錄,享年七十三歲的[[章含之]]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于2008年1月26日 晨8:24去世。 (3)[[喬冠華]]總共有一個兒子[[喬宗淮]]和一個女兒[[喬松都]],和一個繼女[[洪晃]]是[[章含之]]和前夫[[洪君彥]]的女兒,[[陳凱歌]]的前妻。 (4)乔冠华晚年悲剧源于“两个女人和一段婚姻”?。<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2/0831/c198865-18883890.html 人民网>>文史>>近现代史]</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中國大陸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乔冠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