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0.219.1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临淄齐国故城 的原始碼
←
临淄齐国故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临淄齐国故城</big> ''' |- | [[File:临淄齐国故城.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b1-q.mafengwo.net/s11/M00/D2/8C/wKgBEFpOh_KADcA8AAz9t3GiBbs67.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i/8188758.html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临淄齐国故城 '''地理位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 '''占地面积''' :16平方千米 '''保护级别''' :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所处时代''' :周 |} '''临淄齐国故城'''(site of Capital of Kingdom Qi)位于[[山东省]][[临淄区]]齐都镇。从西周后期起,至战国终了为止(公元前859年~前221年),临淄为齐国都城。 东临淄河,故名临淄,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隅,是国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宫城,南北2千米,东西约1.5千米,周长约7.2千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南北4.5千米,东西3千米,周长14.1千米。大城和小城总周长约21.3千米。小城墙基一般在20-30米宽,最宽处达55米。大城墙基宽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墙被压在小城北墙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于小城。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夯层分3至7公分不等。如今,城墙遗址还保留着小城北墙西段,大城北墙东段、南墙东段、西墙南段。有的高达5~6米。 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5VsacxX_98GQJ6AJM-tu1ynd7k8aLOTGeZkvh9MYNuUUdjRbzJhibZfowjG9zXQfTO13urmeXqg..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淄齐国故城],临淄区人民政府</ref>。 ==历史沿革== 自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立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战国策·齐策]]》这样描述临淄的富裕、繁华景象:“临淄之途,车毂(gu)击,人肩摩,连衽(ren)成帷,举袂(mei)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临淄被誉为“海内名都”、“东方罗马”。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会和[[山东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墙北部的3号排水道口进行了发掘清理<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5VsacxX_98GQJ6AJM-tu1ADVuTkVYBKjLiP1-zxbD6v1psJnxK0JQCr-I3WR1zk-2wKelUak-kA.. 齐献公复都营丘与临淄故城勘探],临淄区人民政府,2018-9-16 </ref>。 2012年,为配合临淄区齐国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对10号宫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米,对遗址中心战国夯土台基进行了局部重点的揭露,同时发现和清理了战国到汉代修补夯土1处、汉代水井3处、汉代墓葬2座以及宋代墓葬7座。 ==遗址特点== ===城址布局=== [[File: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jpg|300px|缩略图|右|<big>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big>[http://p1-q.mafengwo.net/s11/M00/D2/8C/wKgBEFpOh_mABbDEAAzWZUcUdi078.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i/8188758.html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临淄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2部分,总周长约21.3千米,总面积达16平方千米。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隅,是国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宫城,南北2千米,东西约1.5千米,周长约7.2千米,小城墙基一般在20米-30米宽,最宽处达55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外城,南北4.5千米,东西3千米,周长14.1千米,大城墙基宽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墙被压在小城北墙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于小城,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夯层分3厘米-7厘米不等<ref>[http://www.linzi.gov.cn/art/2013/11/22/art_6451_1089880.html 古城遗址 临淄城],临淄区人民政府,2013-11-22 14:35:38 </ref>。 桓公台宫殿建筑遗址区,位于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俗称梳洗楼、梳妆台,北距小城北墙约200余米,高14米,南北86米,东西77米。此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台为齐国宫殿高台建筑遗址。 10号宫殿遗址,位于小城的东北部,东距小城东墙约300米,在桓公台以东约1000米处,中央为战国时期修筑的夯土台基建筑,平面上总体南北长达87.5米,东西宽113米,台基虽仅1层,但高度在3米以上,且周围壁面立柱镶板,装饰完善,台上建筑有彩绘木门以及铜构件,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据工作顺序命名为齐故城10号遗址。遗址整体地势明显高出周边,为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处重要宫殿遗存,俗称“[[金銮殿]]” 。 ===城址城门=== 因东、西城墙沿河岸弯曲而建,故出现城墙拐角24处,仅沿淄河东墙就有14处。史书记载,齐城有门13座,已探明11座,其中小城城门5座:南门2座,东、西、北门各1座;大城城门6座:南、北门各2座,东、西门各1座。按交通干道的走向和城门的布局,还有西门1座,约在齐都镇永顺村北,排水道口以南,俗称“三圣门”。另一座是东门,在河崖头村南,或葛家庄以北,俗称“雪门”。 ===城址干道=== 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内发现10条干道,其中小城内有3条,大城内有7条。小城内干道:东侧门大道,保存约1200米,宽8米;西门大道,长约650米、宽17米;北门大道,南伸尚存1430米,宽6至8米。大城内干道:东部南北干道,自南墙东门通向东北,全长3300余米,宽20米;中部南北干道,全长4400米,宽20米;北部东西干道,自东门西行偏西北,直至西墙,长约3600米,宽15米左右;北墙西门大道,南伸,与北部东西干道相接,存650米,宽6米多;中部东西干道,长2500多米,宽17米左右;西门大道,东伸约1000米,宽10米至20米。此外,在离南墙200至300米处有一条与南墙平行的道路,长约1900米,宽4至6米;西墙附近与西墙平行的南北道路,南通小城北门,宽4至6米。除后2条和小城北门干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余均为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干道。大城的2条南北大道与两条东西大道在东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这一带应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市井中心。 ==宫殿建筑遗址== 小城的西北部有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俗称梳洗楼、梳妆台,现高14米,南北86米,东西77米<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FmTickJ_wjyucudjCyNh3ocAS7i_FwvfnB1LhA9Ah61KPfD5awbRI 齐都之最齐都之最||巨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齐国故城],搜狐网 2019-1-17</ref>。此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台为齐国宫殿高台建筑遗址。在桓公台以东约1000米处,是约有6000平方米的“金銮殿”建筑基址。这里多次出土铺地花纹砖、脊砖、各种纹饰的全、半瓦当。可见当年齐王宫室的宏伟、华丽、辉煌。 ==排水系统== 齐故城利用淄河和系水作东西两面的自然护城河。筑城之时,又在大城南北城墙外挖筑了人工护城壕沟6140米;小城的东、北、南和西墙南段(接系水),挖筑了人工护城壕沟5780米,与[[淄河]]、系水相连通,使城四面环水,城池俱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护城、排水网。筑城时在城墙下设置了精巧而科学的排水道口。齐故城大、小城设有三大排水系统,四个排水道口。1号排水系统,位于小城西北宫殿区,南起桓公台的东南,通过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向西穿过西墙下的①号排水道口注入系水,全长700米,宽20米。2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西北部,由一条南北向水沟和一条东南西北向排水道组成,南起小城东北角,顺南高北低的地势直通大城北墙西部的②号排水口注入北墙外护城壕,全长2800米,宽30米,深3米左右。东西向排水沟是在这条南北排水沟的北段向西北分出一支流,流向西北通过大城西墙北部的③号排水道口流入系水,长1000米,宽20米左右。这一排水系统承担着大城内绝大部分的废水和积水的排泄。3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东北部,长约800米,起点不明,止于大城东墙北段的④号排水道口,流入淄河。 1979年,[[文物]]考古部门对③号排水道口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此段城墙墙基宽40米,排水道口建在城墙下,排水道口呈东西向,用自然青石垒砌构筑,总长42米,宽7至10.5米左右。由进水道、过水道、出水道三部分构成。过水道用石块构筑出15个方形小过水孔,水孔分上、中、下三层,每层5孔,水经石隙而过,人却不能通过,既能排水又能御敌,建造十分科学。 ==文物遗存== 临淄齐国故城内发现了冶铁、炼铜、铸钱、铸镜和制骨等多种手工作坊遗址多处<ref>[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3-04/28/content_28685852.htm 淄博发现汉代铜镜铸造作坊遗址 系世界首次发现],新闻中心-中国网 时间: 2013-04-28 </ref>,其中,冶铁遗址6处,炼铜遗址2处,铸钱遗址2处,铸镜遗址2处,制骨作坊遗址4处。另外,大城还有多处陶窑遗址,出土铭文剑、“齐法化”刀币、铸范、半两钱范、刀石砥砺,以及残骨余料等。 夯土台基周围的垫土层及人工沟中出土了大量遗物,以陶质建筑材料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等。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长度达80厘米,宽36厘米。筒瓦一般长约44、宽约16厘米。筒瓦、板瓦瓦背皆饰以竖向绳纹。台基周围出土瓦当几乎全部为半圆形素面瓦当,当面宽15.6-17.2厘米。 临淄齐国故城内的10号宫殿遗址夯土台基周围的垫土层及人工沟中出土了大量遗物,以陶质建筑材料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当等。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长度达80厘米,宽36厘米,筒瓦一般长约44厘米、宽约16厘米,筒瓦、板瓦瓦背皆饰以竖向绳纹,台基周围出土瓦当几乎全部为半圆形素面瓦当,当面宽15.6厘米-17.2厘米;出土铜器包括铺首衔环和节约,铺首衔环发现数量较多,形制可辨者共40件,另有部分单独出土的铜环及铜环残件;发现汉代水井3个,其中2个有陶制井圈,井圈直径分别为100和112厘米,2号井清理至底,深5.8米,水井中出土大量砖、瓦及陶质井圈残块,出土砖包括铺地砖、空心砖、拐角形砖等,大多数有纹饰,2号井下部保存7节完整的井圈,上盖大型空心砖3块,水井填土中出土圆形瓦当数量较多,纹饰主要为云纹和葵纹。另外,发掘清理汉代土坑墓1座,瓮棺墓1座,宋代砖椁墓4座,土坑墓3座。这些墓葬规模均较小,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1件[[陶罐]]及数枚[[铜钱]]。 ==研究价值== 临淄齐国故城的勘探及试掘的资料与文献记载是相符的,在大城东北部发现的西周晚期的地层和[[铜器]]群为大城的建造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而在大城东北部、南部、西部和小城南部等处的试掘中,普遍保存着丰富的东周时期的遗迹与遗物,表明临淄齐国故城主要属于东周 时期。而秦汉时的临淄城似沿用了齐故城,这从故城内特别是大城内遗留的丰富的汉代遗迹和遗物可以得到证明。魏晋以后主要沿用着小城,大城已废弃不用。因为大城内基本上是汉以前的文化堆积,而小城尤其在小城南北部存在着较厚的唐、宋以后的文化层。元代新建的临淄城,其范围基本上在齐故城 以外,它的西墙筑在故城小城的东墙上。北部仅压住故城不足100米。因此尽管齐临淄故城的延续时间很长,但总的来说,仍是保存较的中国东周时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下保存着大量的遗迹遗物,这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着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齐国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1961年3月4日,临淄齐国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5年,临淄齐国故城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项目; 2006年12月15日,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进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列第17位,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单列项目。 2013年7月10日,《临淄齐国故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由山东省政府公布实施;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根据临淄齐国故城组成和特点,结合现有考古资料,规划选取10处不同类型的遗址,作为近期重点开放的展示点。这10处分别是[[桓公台遗址]]、小城城墙遗址、[[晏婴冢]]、排水道口、[[殉马坑]]、冶铸遗址、大城东墙及淄河[[历史]]环境、[[孔子闻韶处]]、[[三士冢]]、游客管理服务展示中心等。 2015年,《临淄齐国故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列入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着力建设文化名城的意见》重点工程;同年4月,临淄区人民政府成立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 2018年12月,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完工。 ==历史文化== 自[[周昭王]]八年(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立国,到[[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临淄城(临淄齐国故城)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临淄城居民7万户,为海岱之间一大都会。至汉代,有刘氏齐王封此。西汉时,环绕营丘而筑齐王宫,在城居民编户10万,盛况空前;东汉时,于营丘之上修建 “环台”犹存大国之都风貌。 《[[齐记]]》云:齐城有十三门。见于史书记载的有雍门、申门、扬门、稷门、鹿门、章华门、东闾门、广门等。未记确切方位,后人说法不一,比较肯定的有西门曰:申门、雍门。广门为大城的东门。已探明11座城门遗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门道宽度都在8.2米以上,最宽者达20.5米。 ==活动建设== {| class="wikitable" |- | 1994年1月4日,临淄齐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 | 2005年,临淄齐国故城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项目。 |- | 2006年12月15日,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进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列第17位,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单列项目。 |}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地处临淄区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泥河),东临淄河。 开放时间 临淄齐国故城开放时间:夏季08:00-17:30;冬季08:00-17:00。 门票 临淄齐国故城门票:35元/人。 交通 途经临淄齐国故城的公交线路有淄博公交52路、淄博公交旅游5路、淄博公交116路等。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视频== ===<center> 临淄齐国故城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临淄古城《齐国游》</center> <center>{{#iDisplay:g0646xo8466|560|390|qq}}</center> <center> 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center> <center>{{#iDisplay:m0368odga82|560|390|qq}}</center> <center> 齐国古城奠基</center> <center>{{#iDisplay:t0556kyf9w3|560|390|qq}}</center> <center> 齐国故都八百年</center> <center>{{#iDisplay:t0368kjyon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返回「
临淄齐国故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