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173.2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山大学图书馆 的原始碼
←
中山大学图书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山大学图书馆.jpeg|有框|右|<big>中山大学图书馆</big>[http://library.sysu.edu.cn/sites/library.prod1.dpcms4.sysu.edu.cn/files/inline-images/%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10922161354_0.jpg 原图链接][http://library.sysu.edu.cn/article/3316 来自 中山大学 的图片]]] '''中山大学图书馆'''(SUN YAT-SEN UNIVERSITY LIBRARIES)创办于1924年,初名广东大学图书馆,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政法专门学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和广东公医学校的藏书合并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两广优级师范学校藏书楼。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现馆于1982年建成,楼高四层,面积14500平方米。中山大学图书馆是[[中山大学]]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紧密围绕中山大学教学与科研需要,持续进行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拓展、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信息资源服务。1998年,中山大学图书馆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华南地区中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294389572_120068699 关于高等教育的四个谎言] ,搜狐,2019-02-13 </ref>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地区中心之一。 ==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初名广东大学图书馆,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政法专门学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和广东公医学校的藏书合并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两广优级师范学校藏书楼。 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 1952年,随新组建的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图书馆。 1982年,南校区总馆旧馆舍于落成,[[建筑面积]]仅14,500平方米。 1999年,中山大学建立珠海校区,新落成的珠海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为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基础[[图书馆]]和贮存图书馆。 2001年,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组建新的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图书馆成为新的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馆藏以[[生物医学]]<ref>[https://www.sohu.com/a/462740905_120990303 生物医学和医学有什么区别?] ,搜狐,2021-04-24</ref>文献为主。 2004年10月,南校区总馆旧总馆改扩建[[工程]]完成,馆舍建筑面积扩至30000平方米;坐落在广州大学城的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正式启用。 ==馆藏实力== ===基本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632.43万册(件),其中,古籍图书近44.74万册;[[中文]]纸本期刊64.00万册;外文纸本期刊35.72万册;中文电子期刊40325种;外文电子期刊43131种;中文电子图书122.43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6.06万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种;多媒体光盘资源5.9万片。 ===校史文献===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馆收藏有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教工着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民国时期文献===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馆收藏了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00册,基本涵盖了1952年之前的出版物。 ===珍稀善本===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该馆收藏有中文善本3996种,45382册;朝鲜本198种,日本本279种,越南本3种;西文善本7533册;碑帖38161件。 中文善本书以元刻本年代最早,明刻本最精,以广东地方文献及抄本戏曲为特色,另有不少珍贵稿本和名家批校题跋本,如广东[[清代]]着名藏书家曾咋钊的批校本和广东清代着名学者陈澧的手稿本,弥足珍贵。 外文善本包括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文献,其中不乏初刻初印本,尤以与中国相关的chi类书籍最为有特色,如《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为近代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的典型文献,参考利用价值很高。 碑帖包括从秦代到清代的碑刻,其中不乏名家[[作品]]、江南寺庙的碑刻,唐以后的名人题记、题刻尤多,为北方各馆藏拓本中少见。 ==新版古籍== 据2016年3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信息,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有新版[[古籍]]2.4万册,包括四库系列、敦煌文献、丛书集成、民国丛书、大藏经等大型丛书,及其他新影印古籍和大公报、申报等新影印民国报刊。 ==支撑保障== 据2016年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中山大学图书馆已完成局域网的全面升级改造,建成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局域网。在中山大学全校四个校区图书馆以及一个学科分馆中使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无缝连结,形成了便利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及图书资料通借通还。 图书馆还引进了的3M安全监测系统,实行藏、借、阅、网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可提供馆藏书目信息查询,新书通报,光盘与网络数据库检索,[[多媒体]]资源浏览,VOD视频点播,虚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络教育与培训,学科专题信息导航等形式多样的电子[[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查新、代查代检、定题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 ==视频== ===<center> 中山大学图书馆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我是图书馆的一块砖-中山大学图书馆</center> <center>{{#iDisplay:h0857kugkbf|560|390|qq}}</center> <center>如何通过VPN利用中山大学图书馆资源</center> <center>{{#iDisplay:b3059a8ykck|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非營利機構]]
返回「
中山大学图书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