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71.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國姓氏分佈圖 的原始碼
←
中國姓氏分佈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國姓氏分佈圖一.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11/2019/0731/BD70D49F7FE634D60A14581B0D89D0EA83FFC842_size74_w880_h630.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中國姓氏分佈圖''' 據估算,中國87%的人口都姓著百家姓中的姓氏,逾1/5的中國人姓李、王或張,總共超過2.75億人。 大多數中國姓氏都在中國境內有一個地理“基礎”,這一點較少為人所知。 一些有趣的地圖告訴我們,哪些姓氏在中國的哪裡最為集中。 看看你的根在哪裡? <ref>[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鳳凰網 - 中國姓氏分佈圖出爐,看看自己的根在哪裡?]</ref> ==“李”漢字本意== [[File:中國李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12/2019/0731/0F5D24F7C3CEEC5934048A8DDD9EDEA4011F491B_size75_w440_h925.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李”是會意字,篆文中上面是“木”,下面是“子”,“子”是小孩子的樣子,大樹的小孩子就像大樹結出的果實。 “李”的本義是李樹或李子,是一種樹木的名字,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口味甘甜。 ===尋根溯祖=== 李氏,源於贏姓。 顓頊帝的重孫、東夷部落的首領皋陶是李家的先祖。當時,他任堯帝的理官(相當於現在的法官),以“理”為姓。他的後裔理利貞逃到今河南境內,靠樹上的果實(當時稱木子)充飢活命。 ===主要發源地=== 由此“指樹為姓”改為李姓,定居苦縣。所以苦縣是李氏的發源地,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境內。 ==“王”字本義為天子、君主== [[File:中國王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12/2019/0731/EF3C513EB2F5392C27E7BC5CE65944B713DE3759_size74_w440_h884.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在甲骨文中,該字是一個像形字,其字形很像一把很大的斧頭, 最上面是斧柄,下面則是寬刃。這強有力的武器,被視為實力和權威的象徵。 ===尋根溯祖=== 王姓主要有三種來源。 第一種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後來衍化為三支王姓族派。 第二種出自媯姓,為齊王田和的後代。齊被秦滅後,田氏子孫被廢為庶民,但齊人仍稱其為“王家”,後人遂以“王”為姓。 第三種出自子姓。比干是商王太丁的次子,為子姓,因比干本為王族,子孫改姓為王。 ===主要發源地=== 現在的王氏族人一致把當年東周靈王太子晉的居地,今山西省太原市作為發源地。 ==“張”是形聲字== [[File:中國張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11/2019/0731/E97112F4410E69B46470B355152C8E1BFF48F916_size78_w440_h939.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在篆文中左邊是形旁“弓”,一把弓背的形態,省略了弓箭的弦,右邊是聲旁“長”。 此外“張”也是星宿名,位於朱雀七宿中第五宿,其排列形狀似弓,張揮觀察天象以此發明了弓箭,在捕獵和戰鬥中大有功用,被揮氏族崇拜為氏族圖騰。 ===尋根溯祖=== 相傳,張姓出自黃帝之孫——揮。 揮發明了弓箭,被黃帝任命為弓正(官名),也叫弓長,兩字和一起,就是“張”字了。這就是張姓的最早由來。 春秋時期,晉國貴族“解張”的後代用他的名作為姓,從此也姓張。這是張姓的另個起源。 ===主要發源地=== 關於張姓的發源地,基本認同張姓華人根在河南省濮陽市。 ==劉”漢字本義== [[File:中國劉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12/2019/0731/0AB69F57C0FF3810EE4B6E16AB2732B2FC46077C_size77_w440_h889.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劉”的本義是殺、戮,含有大規模殺戮的意思,本義現在已經不用。現在,“劉”字多指姓氏。 ===尋根溯祖=== 劉姓的來源主要有三種。 一種出自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炎帝的後人祁氏被封於劉國(今河北省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為劉氏正宗。 另一種出自周王室的後裔。相傳周成王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今河南省偃師市),其後裔以封地為姓,即姬姓劉氏。 還有種出自他族、 他姓改姓或賜姓劉。 ===主要發源地=== 劉姓的主要發源地在祁氏封地劉國和王季之子的封地劉邑,即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和河南省偃師市。 ==陳”漢字本義== [[File:中國陳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12/2019/0731/4E7E3C039D589BEB44AD4CEE9F6F4B3BEB7DDE7A_size81_w440_h950.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陳”字本義是指部隊在山林、曠野行軍作戰時的陣形。 繁體字為“陳”,字形採用“阝”做偏旁,“東”做聲旁,是“車”的誤寫,以戰車指代部隊。 ===尋根溯祖=== 陳姓出自媯姓,祖先是舜的後代。 東周初年,舜的第34代孫媯滿,被周武王姬發封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媯滿死後,諡號“陳胡公”。他的子孫中就有人以國名為姓。陳胡公被認為是陳姓的始祖。 此外,北魏孝文帝時期,北鮮卑族的三字姓“侯莫陳氏”被改為單姓陳。唐代,丘茲王后裔白永貴在內地當官,改姓陳。這也是陳氏的另外兩個來源。 ===主要發源地=== 陳姓的主要發源地應在媯滿的封地陳國,即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 ==“楊”漢字本義== [[File:中國楊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10/2019/0731/0E786D4402B5BA1CFD1A41F5D21460173D60C83F_size94_w440_h1008.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楊”的本字是“楊”,根據草書中的字形簡化為“楊”。這裡的“昜"(yang)並不是“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木易楊”是錯誤的。 “楊”字本義是指喜愛光照耐旱的常綠喬木,古人就稱此類的樹為“楊”,多比喻男子的陽剛之氣。 ===尋根溯祖=== 楊姓的起源主要有四種。 一種出自姬姓。主要有兩支其中一支是以國為氏,另一支是以邑為氏。周宣王姬靜的兒子被封在一個名叫“楊”的地方,建立了楊國。楊國被晉國所滅,後人為紀念故國從此姓楊。晉國滅楊後,將楊分封給了晉武公的孫子突,突的後代食我以封邑作為姓氏,其子孫便以“楊”作為姓氏,史稱楊氏正宗。 第二種出自賜姓。第三種出自他姓改姓。第四種出自他族改姓。 ===主要發源地=== 楊氏主要的發源地在古楊國,即今山西省洪洞縣。 ==趙”漢字本義== [[File:中國趙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06/2019/0731/9BCCF654761E74A23AFA88CD18B3CE13D7BBBD77_size86_w440_h966.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趙”是形聲字。本字“趙”左邊是形旁“走”,像是一個人快步行進,右邊是聲旁“肖”,有一種說法表示“肖”為少吳時期東夷部落的鳥圖騰,表示供奉於神案上的玄鳥燕子。 本義為快步疾走的意思。現代“趙”更多的是作為姓氏和國名為公眾所用。 ===尋根溯祖=== 趙氏最主要的一支出自贏姓。 相傳東夷部落首領少昊金天氏、皋陶、伯益的後裔造父,是西周時周穆王的車夫。他用八匹千里馬為穆王組裝了一架快車。後來穆王出遊時國中發生政變,造父駕此車一日千里,助穆王及時趕回都城平定了叛亂。穆王把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北)賜給他,其子孫就以封地為姓。因為贏姓氏族一直是以鳳凰為圖騰的部落,所以趙氏又被稱作“鳳的傳人”。 ===主要發源地=== 趙氏主要的發源地在山西省洪洞縣。 ==“黃”漢字本義== [[File:中國黃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07/2019/0731/13A84C8CA888E696DB1B8BDCEB47074E4619E705_size67_w440_h827.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黃”字的字形很像一個人形,胸前戴著塊玉佩,即玉璜。“黃”是“璜”的本字,借指顏色,本義逐漸消失後,便另造“璜”字。 ===尋根溯祖=== 黃氏最主要的一支源於贏姓。 少昊的後人、東夷部落聯盟的首領伯益,因功被舜賜姓贏,他有14支後裔,其中一支為黃氏。 另一支黃氏源於姬姓,是黃帝的後人。先祖是重黎氏族首領吳回的兒子陸終。 ===主要發源地==== 黃氏最主要的發源地在河南省潢川縣。 ==“周”漢字本義== [[File:中國周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03/2019/0731/9DD78AE38676AD4B384E7B589255A42607B57525_size86_w440_h971.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周”的本義就是作物生長旺盛,顯出密密麻麻的樣子,稠密、遍布而沒有疏漏。甲骨文中的“週”,字形就像是古人耕作時的方田,每個小方格里的點,代表田裡種植的農作物。 ===尋根溯祖=== 周姓的來源主要有三大支:古周國、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於古周國,即黃帝時以黃帝之臣周昌為首領的周部落,活動於今山西省臨汾市(也有說法稱在太原)一帶; 第二支出自姬姓,始祖為黃帝的玄孫后稷,他的後裔周武王在都鎬(故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西北)建立了周朝,子孫姓周。 第三支來自於北魏時南遷中原的鮮卑族的普屯氏、賀魯氏,以及金時女真族的傲國氏和清朝時滿洲八旗的周延氏。 ===主要發源地=== 所以周姓有史可考的主要發源地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西北的都鎬。 ==“吳”漢字本義== [[File:中國吳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09/2019/0731/8203310F8FA7D955469B9DD79D9CDA4A389DBB74_size85_w440_h910.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吳”字本義為大聲說話,是一個會意字。 該字上邊為“口”,其古文字形很像是張開的嘴;下邊則像是打著手勢的人的形狀。“吳”後作為國名,春秋時期有諸侯國吳國,三國時有東吳。 後“吳”泛指江浙一帶,語言稱為“吳語”。 ===尋根溯祖=== 吳姓的起源主要有兩種。 其中一種出自姬姓。泰伯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宣父的長子,周朝建立後,武王封泰伯的第三世孫周章為候,改國號為吳,後被越國所滅,其王族子孫為紀念故土便以“吳”為姓。 另一種出自舜的後代。舜的後代有被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而有吳姓。一說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代也有以“吳”為姓的。 ===主要發源地=== 江蘇省無錫市是先吳文化的發源地。 ==“徐”漢字本義== [[File:中國徐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02/2019/0731/355C70F3896AEEF697EECA351C6E6F7AA47DC62E_size85_w440_h970.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徐”是會意字,古時“徐”“餘”通用。 在甲骨文中,“餘”表示搭於樹上的簡易茅屋,反映出先祖樹上築巢的艱辛生活環境。《說文解字》中說:“ 徐,安行也。”“徐”的本義就是“慢步走”“安穩緩行”。 後來發展為副詞,表示“緩慢地”“從容地”,如“徐步”。 ===尋根溯祖=== 徐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種。 其中一種出自贏姓,是顓頊帝玄孫伯益之子若木的後裔。夏禹時若木被封於徐,建立徐國。週穆王時,封徐偃王的兒子為徐子(即子爵)。後來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子的後代以國為姓,史稱徐氏正宗。 另一種是說周公長子伯禽,受封於魯國,分到了“殷民六族”,第一族即為徐氏。還有一種源於他姓改姓為徐。 ===主要發源地=== 徐姓的主要發源地在若木受封的徐國,即今天的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 ==“孫”漢字本義== [[File:中國孫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08/2019/0731/2C7DA15602B5A422B44B2B736FA3072A58212EFE_size86_w440_h937.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孫”字為會意字,其繁體字為“孫”,由“子”和“系”兩部分構成。其中,“系”可理解為繼承、連接,所以該字的本義為兒子的兒子,表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种血緣關係。 ===尋根溯祖=== 孫姓起源有三。 其一源於春秋時期的衛國姬姓。衛國姬姓王室後裔姬武仲為紀念祖父惠孫,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其子孫世居汲郡(河南省濮陽東北)。 其二出自羋姓,為春秋楚國王族之後期思(今河南省淮濱)人孫叔敖之後。 其三起於媯姓。春秋時,陳厲公之子陳完,因故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書,因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長居樂安(今山東省博興市)。 ===主要發源地=== 孫氏的主要發源地在河南省濮陽市、河南省淮濱市。 ==“朱”漢字本義== [[File:中國朱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08/2019/0731/69EDAF2EC17E25652FE07693B9B2E682B398E079_size74_w440_h905.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朱”是指事字,本義是赤心木。 在上古神話中,“朱”是一種樹木的代稱,因為這種樹的皮是紅色的,所以後來“朱”就專門用來指代紅色。 王公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貴,有“朱門”之稱,代指富貴人家。 ===尋根溯祖=== 朱姓是由邾姓簡化來的,出自曹姓。 其祖先曹挾,是古帝顓項的後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國(山東省鄒城市)。邾國的王室成員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來又把“邾”的右半邊去掉,就成了朱姓。 朱氏還有一支是舜帝大臣朱虎的後代,但此支朱氏的世係無史可考。 ===主要發源地=== 朱姓的發源地在今天山東省鄒城市。 ==“高”漢字本義== [[File:中國高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11/2019/0731/9A36DE33A69FE7B18E9A94B123235E14F0199AE8_size66_w440_h852.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在甲骨文中,“高”字形與重重疊疊的樓閣形狀十分相似,中間部分為城樓,字形的最下方還有一個“口”,表示建築物的門。可見,這是用高樓來表示“高”字的本義。 ===尋根溯祖=== 高姓的起源主要有兩種。黃帝時有大臣高元,是今河南的先民之一,因黃帝所居的地方是有熊,即今河南省新鄭市。 第二種出自姜姓。是齊太公呂尚的後人,被封於高,以地為氏,姓高。 ===主要發源地=== 最早的高姓源出河南省新鄭市,而春秋以後的薑姓高氏出自山東。 ==“林”漢字本義== [[File:中國林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02/2019/0731/3A402CAD9E1DEA638F9E6314FDB804AAE58C7F52_size76_w440_h910.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林”字本義為叢聚的樹木,即樹木很多。該字是一個會意字,其字形很像兩棵並排在一起的樹。 現在的“林”字主要指樹林、林木、森林。 ===尋根溯祖=== 林姓最早出自子姓,形成於西周初期,是商朝王族比干的後裔。 商朝末年,比干冒死進諫,被紂王挖心而死。比干的夫人陳氏帶著身孕逃到牧野一帶避難,在深山石洞裡生下了孩子,取名為堅。後來陳氏投靠週,周武王因為堅生在林中,賜他姓林,從此有了林姓。 ===主要發源地=== 林姓的發源地應為牧野,即今天河南淇縣以南、衛輝以北的地區,但因比干廟在衛輝,所以林姓人就把衛輝作為自己的姓氏發源地。 ==“何”漢字本義== [[File:中國何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04/2019/0731/E1C4AB43FD865FEC55BC6FD5C3F7EBAAECAD3B8F_size79_w440_h924.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何”字的字形很像一個人形手握擔子,肩負扁擔挑著重物前行,非常形像生動,“何”的本義躍然紙上,即“荷”,負荷、承擔。“何”後被借指為代詞,意為“什麼、誰、為什麼、哪裡”等意思。 ===尋根溯祖=== 關於何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種。 一種出自姬姓,相傳周成王弟唐叔虞的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避難逃亡到江淮一帶,當地人因“韓”“何”音不分,後誤寫為何,子孫沿用至今。 另種出自唐代的“昭武九姓”。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 還有一種出自冒姓或他姓改姓。 ===主要發源地=== 何姓的主要發源地在安徽省巢湖市的廬江縣。 ==“郭”漢字本義== [[File:中國郭氏分佈圖.jpeg|thumb|左| [http://e0.ifengimg.com/08/2019/0731/2558C5F231D2CF837890191DA19A1CB11E4B8AF9_size77_w440_h916.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郭”是個像形字,本義是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圍牆,“郭”就是外城。 甲骨文的“郭”,字形就像是兩座相向而立的城樓。現在的“郭”,也引申為物體的外沿部位,如耳郭,就是外耳。 ===尋根溯祖=== 中國最早記入史籍的郭姓出現在夏禹時期,“郭”字本義是指外城,這些郭姓應該是住在外城的人,以居住地為姓氏,源於夏禹的都城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鎮)。但這支郭姓的後人已無世系資料。 《元和姓纂》認為,郭姓出自姬姓,是古虢國的後人。古時“郭”與“虢”兩字相通,虢氏逐漸演變為郭氏。 ===主要發源地=== 郭姓的主要發源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 ==“馬”漢字本義== [[File:中國馬氏分佈圖.jpeg|thumb|right| [http://e0.ifengimg.com/10/2019/0731/FC35A72E0078C29C9D874848DE6FA9C31D5F1650_size87_w440_h1001.jpeg 原圖連結] [https://feng.ifeng.com/c/7olTTdbnDv3 「圖片來源 」] ]] 馬是食草性家畜,在古代,馬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戰爭的重要工具,這個字的字形就是一匹馬的形狀,尤其是甲骨文和金文,字的形狀充分體現了馬的特點。 ===尋根溯祖=== 馬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出自贏姓,是顓頊帝裔孫伯益之後,其始祖為趙奢。戰國時趙王的兒子趙奢,因戰功卓著被趙惠文王封在馬服,稱為馬服君,其子孫最初以“馬服”兩字為姓,後來省去“服”字,形成馬氏,世居河北邯鄲,史稱馬姓正宗。 另一種出自他姓改馬姓。金元以後,為回族大姓,有“十個回族九個馬”之說。 ===主要發源地=== 馬氏的主要發源地在河北省邯鄲市。 ==中國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File:中國姓氏分佈圖.jpg|thumb|right| [https://pic2.zhimg.com/v2-bc7690c635d95b5974b71276612e0371_1440w.jpg?source=172ae18b 原圖連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881526 「圖片來源 」] ]] 2006年,中國大陸調查百家姓次序,[[袁義達]]主持完成。這項調查共涉及1110個縣市,2億九千六百萬人口的數據,獲得姓氏4100個,經過省籍、地區、縣市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排定。<ref>[https://ourenglish.org/China/People/CNFamilyNames052018.html 網絡知識- 情趣作品 -中國人口姓氏排名]</ref> 調查發現:李、王、張三個大姓人口均接近1億,都超過中國大陸總人口的7%;佔中國大陸總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8個,佔人口0.1%以上的姓氏共有129個,而這129個姓氏的人口約占中國大陸總人口的87%。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是當今中國大陸的十大姓氏。 2020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布了《二〇一九年全國姓名報告》,報告顯示:「王」「李」「張」「劉」「陳」依舊占據頭五把「交椅」。<ref>[https://www.ectoday.eu/?p=14601 今日中歐EC– 中國公安部公佈《二〇一九年全國姓名報告》]</ref> 「萬」姓以275萬人、「歐」姓以261萬人雙雙躋身2019年「百家姓」。 「常」「湯」兩姓則排至第101、102位。「百家姓」總人數占全國戶籍人口的85.9%。 中國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56881526 知乎 - 史上最全中國姓氏分佈地圖]</ref> 1、李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4%=95,300,000。 2、王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41%=88,900,000。 3、張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07%=84,800,000。 4、劉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5.38%=64,600,000。 5、陳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4.53%=54,400,000。 6、楊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3.08%=37,000,000。 7、趙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29%=27,500,000。 8、黃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23%=26,800,000。 9、周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12%=25,400,000。 10、吳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2.05%=24,600,000。 ==參考資料==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Category:生活事件]] [[Category:中國大陸社會事件]]
返回「
中國姓氏分佈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