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16.2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的原始碼
←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美国消费—中国投资”。中国作为生产方,其经济增长逻辑与现在的美国截然不同,却与1929年时的美国极为相似,表现出鲜明的生产相对过剩特征。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实施了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扩张计划,形成了2009–2013年的经济过热周期,同时刺激起房地产市场。2014年后,当经济步入紧缩周期后,私营部门缩减生产、步入萧条,各类资本先后进入股市、P2P、房市,出现了明显的脱实就虚特征。伴随着城市化的速度放缓,生产相对过剩的后果也将愈加明显。 一、中国经济研究方法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利润生产完成了统治中国社会的大业。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如此,中国社会化生产的范围从2001年加入WTO之前的一国扩大到了全球,十几年来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中国的经济已经同全世界结成统一整体,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和“中美国经济体”的重要一环。同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并未改变,少数垄断资产阶级垄断了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生产活动、财富、知识产权和社会权力1。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以普通民众消费的一般商品为主,富人消费的奢侈品单价高,但总量很小,对全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很有限。由于两极分化程度较为严重(中国基尼系数高于美国),同时财富效应2又不如欧美明显,总体上全社会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见图1和图2)。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80年代初的超过50%下降到2010年最低为33.8%,近年来又逐渐回升,到2016年为39.3%(见图3)。这一比例在全球都是比较低的,目前全球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平均为58.3%,美国为68.8%,拉美平均为65.0%,英国、希腊等都超过60%,印度、印尼、土耳其等国也都超过50%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边是堆积如山的产品,一边是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老百姓。资本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使生产力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工农是社会消费的主体,正常情况下,如果居民消费需求相对较低,意味着国内市场空间相对较小,资本主义无限发展的生产力与工人阶级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很难拉动经济长期增长。但中国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单纯的消费不足论解释不了这一现象。马克思早就指出:“认为危机是由于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引起的,这纯粹是同义反复”3。工人阶级消费不足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一种表现,但是其根源已经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投资本身也是一种需求,当两大部类的再生产保持一定比例,在工农对生活资料消费不足的条件下,也是可以保持扩大再生产的4。改革开放40年来,这两方面的作用均有体现,但主要是依靠后者。一旦城镇化速度放慢,农民能进城的都进城了,如果还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就只能转而依靠前者,靠显著提高全社会工资水平、创造强劲的国内消费市场才能实现,但这又同维持一定资本利润率的要求形成矛盾。工人不斗争,资本家不会发善心去提高工资标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换挡,GDP增速显著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选择采矿业、能源业、建筑业、公共设施业作为第一部类的代表(这些行业仅能表达趋势。除这些行业外,还有制造业中的重工业等其他行业也是第一部类,但统计局数据中未将制造业按照轻重分开),计算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额增速。如图7所示,第一部类工人工资增速同国民经济增速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步入了重化工业化时期,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民工进城人数与日俱增。2009年前第一部类就业人数年均增速3.8%,工资总量增速年均为18.8%,尽管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但依靠第一部类工资总量仍能拉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2009–2013年是中国的经济过热时期,国家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铁公基大量上马,第一部类工人总人数暴增,这一时期第一部类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7.5%;同时2010年本田事件后,工人斗争迫使工资标准迅速提高,两者叠加,导致第一部类工资总额年均增速达到31.6%,中国经济重回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以后,第一部类工人就业数量变为负增长,平均为-2.8%,同时工资增速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导致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量增长停滞,相应的中国经济进入消化过剩的时期,经济增长低迷,开始搞供给侧改革。二、不同阶段中国经济的表现 生产相对过剩由“可能性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6,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条件。第一,机器大工业的确立及其所特有的物质技术关系;第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公有制为主的计划经济时期过渡到市场经济时期,上述三个条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个条件是在1992年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建立的;第二个条件是十四大后大力开展城市商品市场建设后建立的,到1996年以全国性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为枢纽、区域性市场为基础的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和各类消费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个条件是90年代初覆盖城乡的商业银行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具备的。因此综合判断,中国发生全面的生产相对过剩只能是1996年之后。 1.酝酿期(1996年之前) 在市场经济未成熟之前,随着商品经济改革,各地逐步恢复追求利润的生产目标,基本矛盾就以诸侯经济、重复建设等形式体现出来。从80年代中期财政分灶吃饭7开始,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基本矛盾以中央-地方矛盾表现出来,各地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如汽车、机械、电子、烟酒等行业纷纷成为地方财政支柱。1992年南巡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大跃进,社会出现剧烈的分化,生产力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争相上项目,各地经济结构的相似度在90%以上。例如全国有22个地区把汽车制造列为支柱产业,24个地区把电子工业作为支柱产业,23个地区把石化列为支柱产业。到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我国82%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75%,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生产能力闲置严重的主要是家电产品、机械产品、轻工产品、纺织产品等行业,到90年代中期以后,很多轻工企业纷纷限产、半停产、甚至停产,其中家电行业市场饱和,电视机、空调器、洗衣机等一批工厂面临关停窘境。 2.第一轮普遍过剩(1997年 — 2001年) 在1996年以前,我国社会总供给一直小于总需求。1996年上半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3391亿元,供大于求9.8%8。此后中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进入过剩时代,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工商企业库存积压,市场上商品销售困难。到1997年,全国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占67%,供大于求的占32%。朱镕基打响国企改制攻坚战,国企职工大量下岗、失业,职工下岗后消费需求急剧萎缩,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工人们说:“现在孩子上学学费越来越贵,看病花费越来越贵,百姓有钱也根本不敢花。国家总盯着个人储蓄,想掏出来,但大家只能把口袋捂得紧紧的9。”1998年生产设备大量闲置,其中金属切削机床生产能力54%闲置,电子家电业中空调器生产能力闲置率达67%,中小型电子计算机生产能力闲置87%,化工业中油漆生产能力闲置率51%。到1999年对605种主要商品调查显示,供过于求达437种,比1998年下半年增加38%。 同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各国货币争相贬值,中国同类水际制造业10出口受阻。面对上述几方面因素,国家开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重点投资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集中建设了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从1998–2002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有效拉动了社会需求,2000年起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3.3%。同时,由于居民储蓄率相对较高,虽然国债负担有一定增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通货膨胀总体水平不高11。 3.面向全球市场扩张时期(2001–2008年) 伴随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步入新的高涨期。这一轮经济增长主要靠重工业投资带动,用电量也不断攀升,很多地方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2006年甚至出现了广泛的电荒和油荒。还有民营企业“大炼钢铁”热,钢铁投资年增速高达100%。2005年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3%12。由于开拓了国际市场,巨大的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各类市场主体都快速扩大产能(见图 8 — 图 10)。在2004年的总投资中,65%来源于非国有投资主体,2005年一季度该比例上升为71%。 但私有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仍超过需求增加的速度,过剩状态如影随形,2005年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供过于求的商品中,饮料、服装、纺织品、家电、家居用品等的比例较高。2006–2007年,在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求平衡的占72.7%,供过于求的占23%,供不应求的占4.3%。供需偏紧和供不应求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有色金属和木材市场。
返回「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