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19.15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电视史1958·2008 的原始碼
←
中国电视史1958·2008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21/89/p4YBAFsmhcmAaP4OAACEBPEhJc4073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59873/7495563641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电视史1958·2008'''》,作 者常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290736。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新书约1000种,重印书2700余种次,出版物已覆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和工程技术各领域。现有产品中,大中专教材占35%,学术图书占45%,一般图书占20%。在文史哲、[[法学]]、经济管理、学术普及、[[汉语]]教学等出版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ref>[http://www.pup.cn/about?id=d7b5b122c44d4495a9981a6bdaa6171a&title=%25E8%25A7%2584%25E6%25A8%25A1%25E7%258E%25B0%25E7%258A%25B6&enTitle=Dimensions%20State 规模现状],北京大学出版社</ref>。 ==内容简介== 《中国电视史:1958-2008》是一部媒介史领域的专著,对中国电视业半个世纪(1958—2008)变迁与演进的历史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作者采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社会学与话语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体系,在电视与社会现实、日常生活和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中,对这一强大而富庶的大众媒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之间的勾连与互动过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 全书共六章,对中国电视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中国新闻史学会创始会长、中国新闻传播史学泰斗方汉奇教授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镇之教授作序。 ==目录== 导言 关于中国电视史 第一章 迟来的新生:1958—1966 一、 电视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 早期电视节目 三、 早期电视的机构形态 四、 总结:初创期的经验和遗产 第二章 政治的孱弱映像:1966—1976 一、 [[政治]]运动影响下的电视业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视节目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视机构 四、 总结:动荡、倒退与分裂 第三章 新时代的先声:1976—1982 一、 电视业真正崛起 二、 转型期的电视节目 三、 转型期的电视机构 四、 总结:至关重要的转承 第四章 生逢其时的黄金时代:1982—1990 一、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与电视 二、 节目形态的全面成长 三、 电视机构的扩张和初步产业化 四、 总结:未来从这里开始 第五章 全面拥抱消费文明:1990—2000 一、 电视业的产业化与国际化 二、 节目形态日趋成熟 三、 技术驱动的行业格局变迁 四、 总结:宏伟的转型 第六章 点燃大国之梦:2000—2008 一、 新世纪的新状况 二、 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 三、 全国电视业格局的固化 四、 总结:终结,还是走向重生 结语 纪实、审美、规训:中国电视史的话语逻辑 一、 纪实的话语 二、 审美的话语 三、 规训的话语 四、 写在*后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中国电视史1958·2008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