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49.2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 的原始碼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5/da2e62a642b84962806da727bf3b1140.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75686396_9990878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在[[昆明]]成立,是我国从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组织。 ==机构简介==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与微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ref>[https://www.sohu.com/a/316043944_692622 专业介绍 | 环境工程 ],搜狐,2019-05-23</ref>、公共卫生及微生物流行病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微生物生态学对环境净化、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与保存、医疗预防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微生物生态学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呈现一篇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该学科的发展,也必将会给相关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学术交流== 自成立30多年来,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微生物生态学的启蒙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建立了与国内交叉学科的联系及与国外相关机构的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积极发展微生物生态学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拓展微生物生态学技术应用的领域和空间,为全面提高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地位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为了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积极发展[[微生物]]生态学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拓展微生物生态学技术应用的领域和空间,全面提高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地位,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从2006年开始,坚持举办一年一次的年会,以及以年会为平台的国际研讨会。参会人员从最初国内的100余人发展为2018年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240多个单位的近1000人。微生物生态专委会在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及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依靠专委会的成员,专委会积极组织小型专题研讨会、科普活动,把微生物<ref>[https://www.sohu.com/a/587074906_120511723 探索有趣的微观世界:微生物的种类、生存、应用],搜狐,2022-09-22 </ref>生态的知识科普化,走进中小学,引起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专委会通过建立培训基地及开展技术培训等活动,培训了大量的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带动各地的学科成长,推动了微生物生态事业在中国各地的蓬勃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专委会积极参与国际和其他国家国微生物生态学会,众多专委会成员参加国际微生物生态会议,同时加强和其他国家如[[日本]]微生物生态学会的学术交流,显着提高了专委会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生态学,而其主要研究手段来自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并广泛服务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土壤学、湖沼学、公共卫生学等多个领域,并随这些学科的发展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随着微生物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甚至健康的认识都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些进步将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色活动== 2006年至今,主办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年会及以年会为平台的国际研讨会,参会人员从最初国内的100余人到2018年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240多个单位的近1000人。 历届主任:胡济生、张洪勋、杨敏、张昱。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返回「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