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9.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研究 的原始碼
←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研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babdfbfd/861a7dba9abde558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6354/6551093325/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作者:武铁传,出版社:人民,ISBN号:9787010213750。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ref>[https://www.docin.com/p-581834483.html 思想指导人生],豆丁网,2013-01-15</ref>的人也是无用的。 —— [[乌申斯基]]<ref>[http://www.offcn.com/jiaoshi/2021/0919/479055.html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公教育,2021-09-19</ref> ==内容简介==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 力的厚重资源。本书在澄清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概念的基础上,回溯了中华文化在轴心时代、汉唐 两宋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经验及印度佛教创化、 印度教 生发展、西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各自 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关系,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蕴含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维方式 、治学方法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障中国文化安全及推进人类 命运共同体建设诸方面的巨大作用,提出了 化 背景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培育世界大国公民、树 立大国形象以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文化观照 路径。 ==作者介绍== 武铁传,1965年生,[[河南]]巩义人,198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现为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洛阳市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化哲学与河洛文化研究。 ==目录== 章 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含义理析 节 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研究视域 一、文化及其特性 二、传统文化及其研究视域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概念及其与硬实力的关系 一、文化软实力概念 二、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与软实力的关系及历史经验 节 传统文化与软实力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软实力的互契 二、传统文化与软实力的互掣 第二节 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历史经验 一、轴心时代中华文化的 与创化 二、两汉唐宋的文化繁盛与文化管理 三、[[印度]]的佛教创化与婆罗门教 生 四、西欧 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三章 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节 中华民族及其 传统文化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容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状况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历史嬗变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一、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与祖国和平统一 二、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与 民族团结 三、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与实现民族复兴 四、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安全 五、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章 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文化观照路径 节 构建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中华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会通 第二节 培育底蕴深厚、文化自信和胸怀开阔的大国国民 一、融 传统文化于国民教育各领域 二、实现传统文化与国民生活的深度融合 第三节 树立产业强盛、国缘良善、责任担当的大国形象 一、提升文化资本,做强文化产业,扩大文化输出 二、开展文化外交,传播中华文化,提升 威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研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