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41.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的原始碼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peg|有框|右|<big></big>[https://c61.cnki.net/CJFD/big/ZZXJ.jpg 原图链接][https://mall.cnki.net/magazine/magalist/ZZXJ.htm 来自 中国知网 的图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以报道、介绍中医药方剂为主旨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设置栏目有配伍、经典名方、药理、毒理、临床、药物代谢、药剂与炮制、资源与质量评价、数据挖掘、综述、专论、教学研究、专题专栏等,交流方剂及其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尤其是方剂教学、科研、医疗、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本刊曾先后被评为“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执行规范优秀期刊”;入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核心刊”及“RCCSE权威期刊(A+)”,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国际权威数据库,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及优先出版。最新影响力指数排名中医药类(123本刊)第3名,复合影响因子<ref>[https://www.sohu.com/a/471628143_121124215 重磅!最新影响因子发布时间已公布!] ,搜狐,2021-06-11 </ref>为 2.034,总被引频次18170次(知网数据,2019年版)。现为半月刊,16开本,234页,标准刊号:ISSN1005-9903;CN11-3495/R。 ==刊物简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以报道、介绍中医药方剂为主旨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编为[[吴以岭]]院士),社长为:仝燕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要目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设有药剂与炮制、[[化学]]与分析、资源与鉴定、药理、药物代谢、临床、综述、学术交流、[[消息]]等栏目。 ===风格特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交流方剂的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制剂学、质量分析、配伍研究、临床研究、学术专论以及方剂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结果与最新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隶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是中药研究所主办的唯一的学术期刊。编辑部依托中药研究所在我国中药科研方面的领军作用,汇集了全国中医药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一流学者作为审稿专家和作者,发表中医药界的最新科研成果,使刊物具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故可以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 ===发展历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从创刊时的双月刊,小16开本,48页,不断扩版。1998年第4期起增加至64页,2001年改为大16开本,2002年又增加至72页, 2006年起改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 2010年7月起改为半月刊、234页。 ===刊物荣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被评为“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优秀期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在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在中医药类123 个来源期刊中排第4名。 ===社会评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主要面向从事中西医药,尤其是方剂教学、科研、[[医疗]]、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并在广泛读者中得到很高的好评。 ==投稿须知== 1 投稿要求 1.1 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作者]]投稿后即被默认为已阅读本刊《投稿须知》,并已理解和接受本刊《投稿须知》的内容和要求。 1.2 请访问本刊网站进行在线投稿,稿件请用Word文件格式。本刊设有专论、综述、[[工艺]]与制剂、化学与分析、资源与鉴定、药代动力学、药理、临床、数据挖掘等栏目,作者投稿时应按论文所属的专业进行选择。稿件请勿寄给个人(包括主编)。作者单位介绍信及基金项目任务书扫描件一同上传,介绍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MKVFME0511DCTQ.html 重磅!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发布],网易,2021-01-19</ref>(69788090)”,并附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致的基金证明复印件。 1.3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来稿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稿件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修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1.4 来稿免收稿件处理费。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本。 1.5 本刊收稿后会经过编辑初审及同行专家审评,并由本刊编委会决定取舍。作者亦可提供2~3名同行[[专家]]名单(提供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传真或E-mail地址),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名单,以备参考。 1.6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版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所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2 撰稿要求 2.1 基本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可靠、[[文字]]精炼、统计学处理正确。论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内一般为6 000~12 000字符(不计空格)。 2.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一般不用副标题。 2.3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以“*”注明通讯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于作者名下方,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 ==视频== ===<center>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西医结合发力 迎战德尔塔毒株</center> <center>{{#iDisplay:v32680bwg0h|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之特别节目“中西医结合 彰显中国智慧”</center> <center>{{#iDisplay:n0960um91yr|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
返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