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的原始碼
←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jpeg|有框|右|<big>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会议)</big>[https://www.scuec.edu.cn/__local/3/71/DF/2AEAD882176E82B3E3D0FE01EBD_19BD563F_1DEF4.jpg?e=.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cuec.edu.cn/nfssmz/info/1013/1057.htm 来自 中南民族大学官网 的图片]]]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地处武汉市,是[[中南民族大学]]的科研机构,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于2001年6月,主要进行民族研究,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研究等领域的学术研究<ref>[https://www.sohu.com/a/336770844_773108 干货:学术研究的五大基本流程(缺一不可)] ,搜狐,2019-08-27 </ref>,特色鲜明,成果丰硕。 ==历史沿革==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6月。2001年6月,中南民族大学正式成立了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2年12月,该中心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被确认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建设目标==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长期建设目标是:通过一定时期的努力,把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办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特色突出、[[成果]]显着的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具体目标有五个: 1、[[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示范单位。 2、国内多层次民族学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国内民族学[[教学]]与研究信息基地。 4、国内民族学[[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基地。 5、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示范基地。 中心的近期目标是:夯实基础,建好平台,理顺[[关系]],为实现中心的长期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 中心受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省教育厅]]双重领导。 (二)研究机构与服务机构 中心现有六个[[研究所]]: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民族理论与关系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所、土家族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韩国研究所。各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从事上述领域的科学研究。 中心设有两个实验室:人类学实验室和民族[[经济]]模拟仿真实验室。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心的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三)中心学术委员会。 研究中心设学术委员会,聘请郝时远、马戎、林超民、周大鸣、杨圣敏、毛公宁、李甫春、何星亮等着名[[学者]]和专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本校学者雷振扬、许宪隆、段超亦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中心主任 本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四、科研体制 中心的科研经费主要由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省教育厅划拨,同时也[[希望]]通过受托完成科研课题等形式吸收社会科研资金。 中心在科研体制方面有较大创新。除中心[[学术]]秘书为专职岗位外,管理层和所有研究人员均为非专职岗位。非专职岗位实行聘任制。 本校从事民族研究的科研人员,均被视为中心的研究人员。 中心每年向[[社会]]发布课题招标公告,校内外科研人员<ref>[https://www.sohu.com/a/191243348_419916 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搜狐,2017-09-11</ref>均可参与竞标。竞标者申报的课题一旦获得批准,课题承担者即亦被视为中心的研究人员。 中心设有访问学者席位。访问学者的[[工作]]期限分别为三个月、半年和一年。 ==科研项目== 2000——2005年间,中心科研人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鄂湘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史鉴》、《伊斯兰教与近代穆斯林家族社会研究》、《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湘鄂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区社会文化变迁》、《明清以来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民族关系研究》、《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体验旅游开发研究》、《自杀与应对》,获科研经费62万元;获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项目30多项,获科研经费64.5万元;获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科研经费25万元;中心[[开放]]式课题立项5项,科研经费18万元。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视野不断扩大,[[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法学、民族教育、民族经济、民俗学、民族文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均取得重要成果,但上述研究力量分散于各相关学院。基地的成立,有效整合了我校民族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成果获奖== 2000年—2007年间,中心面向社会发布招标课题6项;中心科研人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获科研经费170.5万元;获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项目30多项,获科研经费64.5万元;获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科研经费25万元;中心开放式课题立项5项,科研经费18万元;完成专着10部,民族问题普及读物16本、核心以上论文36篇、民族地区调研报告12份。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以来,中心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50多次。相当一批[[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2005年我们成功争取了国家民委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修订权;2008年获准主办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城市族群与族际关系”专题会场,此举表明我中心近年来民族学、民族史专业建设已得到国家民委、学术界的充分肯定。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以项目、课题和举办学术会议为纽带,积极与国内外学术界开展学术交流。中心先后邀请国内外着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52场次;主办、联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场;2005年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共同设立[[武汉]]工作站。中心同时也打造出一支由40岁左右年青博士为主体、朝气蓬勃的学术团队,中心研究员近10人应邀或被选举担任了国家级民族研究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种种迹象表明,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认可的民族研究学术重镇。 ==视频== ===<center>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南民族大学 电视台形象主持人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j0325ko1fqv|560|390|qq}}</center> <center>从选题到发表——期刊论文的N个环节</center> <center>{{#iDisplay:c0924gie4x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非營利機構]]
返回「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