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1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 的原始碼
←
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img/1764/01594096fabae3630f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3826/6559301720/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作者:马建欣,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f>[http://www.csspw.com.cn/jianjie/index.jhtml 我社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f>。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素来以有家教而著称于世,我国不仅有数千年传承不弃的重视家庭德育优良传统,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发展成为一种家训[[文化]]。这种民间大众教化方式,对中国人成长成才具有永续习染和人格型塑作用,经过反复实践“学而时习之”的家庭教育,它与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一起成为中国人治家教子的育人长效机制。家长们希望后辈子孙世代传承家教思想、遵从家长教诲、自觉践履家训遗规,从而养成不坠家风。这成功地训育出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德性品格。传承和创新中华家训文化,在探明其精神实质、作用机理及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应坚持与时俱进,直面现代家庭德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才能提振现代家教精神,创新家庭德育路径;完善现代家训模式,防止和纠正家教偏颇;树立良好家风门风,治家教子塑造人格;继承家训文化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将古代家训里有效培育德性人格的理念和方法,接续传承到今天的家庭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推广实施符合现代家庭教育实际与时代要求的家训模式,为现代家庭教育及人格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中国方案。 ==作者介绍== 马建欣,女,[[汉族]],1971年1月生,甘肃庆阳市人。1993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04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伦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科研领域涉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等。近年来,先后在《甘肃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甘肃高师学报》《开发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编《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3部、合撰著作《古代家训培育个体品德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