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5.10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东生围 的原始碼
←
东生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东生围.jpeg|有框|右|<big>东生围</big>[http://h.bytravel.cn/www/20/head/20200.gif 原图链接][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20/dongshengwei.html 来自 博雅旅游分享网 的图片]]] '''东生围'''俗称老围,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历时8年,为陈氏朗庭所建。 ==介绍== 在[[安远县]]镇岗乡,有一座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东生围。相传,生于[[乾隆]]48年的陈朗庭,因陈氏家族从福建省迁徙至安远县镇岗乡而落地生根,少年的他是一个放牛娃,正是这位放牛娃建造了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东生围。围屋见证了陈氏家族的兴盛,人数最多时五六百人居住,如今只有16户人家常住。这里有历经170多年风霜雨雪的[[鹅卵石]],有防御外敌的坚实炮台,有四通八达的九井十八厅<ref>[https://www.sohu.com/a/337009445_267106 航拍安远“东生围” 感受客家围屋之美 ],搜狐,2019-08-28</ref>,有弥漫着香火味道的[[祠堂]]。这里的一砖一瓦,向人诉说着围屋的过去与辉煌。 东生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远县城南20公里的镇岗乡老围村,东径115°19′18〃,北纬25°00′12〃。东生围为安远名绅陈朗庭所建,此围与旁侧的磐安围、尊三围(遗址)、尉廷围等其他三座围屋一起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客家围屋聚落东生围屋群。 ==地理位置== 东生围在宽阔的田段中间,东靠近镇樟公路,南距镇岗圩0.5公里,西临安定公路和镇江河。是一个交通方便,通往[[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的必经之地。东生围是一座集防御、防火、防水、防盗于一体的人居客家方围<ref>[https://www.sohu.com/a/333849510_261613 万万没想到,安远百年东生围美成这样……],搜狐,2019-08-14</ref>。围内居住的村民,均系陈朗庭的后裔,共有五个村民小组,77户、325人。 ==围屋形制== 东生围座东朝西,初建时为五扇大门三层楼房。[[同治]]五年(1866年)在围的东、南、北三面各扩建一幢,和西面围屋连成一体,形成外围。大门增至七扇,正面围屋由三层楼房改建为四层楼房。随后又在围正面西门坪照墙外增建牛、猪、灰、厕所等附属设施,并增设外大门。围子和附属设施及外大门总共占地面积10391.6平方米,其中围子长94.4米,宽73米,占地[[面积]]6891.2平方米;门坪长62.7米,宽31米,占地面积1943.7平方米。 ==围屋外观== 围略呈方形,四角均建一高出围屋一层的[[炮楼]]([[文革]]期间西北角炮楼被拆除),2006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已按原貌修复。炮楼高13米。围屋高9.3米,墙体厚1.3米,为四层楼房,一、二层用河石砌成,桐油石灰灌缝,坚硬如铁。三、四层(含炮楼第五层)外壁外镶火砖,内为砌土砖,俗称“金包银”,一、二层窗子长50厘米、宽15厘米的青岗石窗,三、四层镶圆形菱花口[[砖雕]]花窗。三楼间间相通,俗称走马楼,便于守卫人员来往活动,观察外界动静,外壁除正面外三面不出檐,以火砖封檐俗称“风火檐”,利于防火。围外连接墙体设深1米、宽3米护围沟。整座围屋建成防盗、防火、防水以一体的易守难攻的“土围子”。 ==视频== ===<center> 东生围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东生围围屋群文化旅游建设</center> <center>{{#iDisplay:e0363jog6jq|560|390|qq}}</center> <center>东生围围屋群特写</center> <center>{{#iDisplay:e0507tt07gt|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东生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