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8.2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东南县 的原始碼
←
东南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东南县.jpg|thumb|right|东南县. [https://photo.tuchong.com/12057007/f/401072443.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东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东傍金城江区,西界[[凤山县]],南傍大化、[[巴马县]],北邻南丹、[[天峨县]],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08公里,距河池市金城江区130公里。面积2415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森林、生物、矿产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东兰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四乡”之美称。<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东南县] </ref> [[File:东南县1.jpg|thumb|right|东南县1. [http://n.sinaimg.cn/sinacn10113/547/w1920h1027/20191011/7eb6-ifvwfti5449200.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历史== 秦朝,今县地东部属桂林郡地,西部属象郡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县地称文兰峒(土名木兰峒),属郁林郡定周(今宜山)县地。 东汉三国时期,今县地属吴国郁林郡地。 晋,属桂林郡龙刚(今宜山)县地。 南朝,沿袭晋制。 梁朝,今县地改属马平郡。 隋朝,属郁林郡。 唐代,今县境分属岭南道和黔中道地域。 五代,今县境属楚。 宋崇宁五年(1106年),纳土归朝,置兰州、文州,属庆远府辖地。 元代,兰州改称东兰州,属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州治今兰阳。境内还有文州、安习州、忠州。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并安习州、忠州、文州入东兰州,属庆远府管辖,州治今兰阳。成化十一年(1475年),州治迁今武篆镇旧州屯。嘉靖十四年(1535年),东兰土知州韦起云将州治由武篆迁至东院哨(今县城)。历经明、清至今,州县治所均未变更。 清初,沿袭明制。雍正八年(1730年),改土归流,称东兰州,属庆远府管辖。 民国元年,改东兰州为东兰县,属庆远府管辖。2年,属由南道管辖。16年属田南区行政督察委员管辖。21年属柳州民团区。23年属百色行政监督区。 民国25年11月,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29年4月,庆远行政监督区改为第七区行政监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东兰仍属之。31年,第四、七区合并为第二区,治柳江。34年改属第五区,治百色。38年改属新成立的十二区,治凤山。 1949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兰县。1950年元月,成立东兰县人民政府,属宜山专区管辖。5月改属百色专区管辖。 1965年8月,东兰县改属河池专区(后改为河池地区)。2002年6月河池地区该设地级河池市,东兰县属之至今。<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历史] </ref> [[File:东南县2.jpg|thumb|right|东南县2. [http://www.pop-photo.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906/10/175414mwwvoo3hovttkrjj.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地理== '''位置''' 东兰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东经107°5′-107°43′,北纬24°13′-24°51′之间。东傍河池市,西邻凤山县,南接巴马、都安县,北连天峨、南丹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308公里。县境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65公里,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 '''气候''' 东兰县位于中、南亚热带之间的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局部灾害天气频繁,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四季分明。 [[File:东南县3.jpg|thumb|right|东南县3.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9/230825315a0b4713b2f6e3ab03168d92_th.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 图片来源于360图片网] ]] ==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1965出版的《东兰地形图》量算,全县总面积为2415平方公里,折为3622500亩,其中,耕地面积209165亩(1985年),占总面积5.77%,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0.84亩。林业用地143万亩(土山地103万亩,已有林38.4万亩,宜林地64.6万亩,石山地40万亩,已有灌木林14.7万亩,欲造林地25.3万亩),占总面积39.5%(林业局1981年数据)。宜牧地148万亩,占总面积41%。水面为5.3万亩(不含红水河),占总面积1.46%。道路村庄工矿用地7.2万亩,占总面积1.99%。难以利用石山34.7万亩,占总面积9.6%。全县土地利用率仅为47.9%。 解放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占有量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少。1952年,耕地面积为157877亩,农业人口为122972人,人均耕地1.28亩。1960年,农业人口130627人,耕地159719亩,人均耕地为1.22亩。1970年,农业人口184151人,耕地176914亩,人均耕地为0.96亩。1985年,农业人口248112人,耕地面积209200亩,人均耕地0.84亩,比1952年人均耕地减少0.44亩。此外,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据1981年的调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04800亩,占总面积5.7%。仅1981年,受雨水冲刷和埋没的耕地达1438亩,占耕地面积0.6%。 '''水资源''' 县境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8.672亿立米(地表水为16.07亿立米,地下水2.602亿立米),其中可利用总量4.794亿立米(地表水3.5亿立米,地下水1.294亿立米),占总径流量的25.67%。1985年全县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保证率在50%为1.516亿立米;保证率在75%为1.283亿立米;保证率在90%为1.107亿立米。全县1985年需水量为1.047亿立米,其中农业0.912亿立米,工业0.078亿立米,人民生活0.057亿立米。县内大部分乡镇均有水资源利用,但弄占、四合、五联、三弄乡以及金谷、坡峨乡的部分村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全靠水柜解决。 县内河溪天然落差大,落差最大的是板老河,为311.8米;落差最小的是巴英河,为51.7米。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0150千瓦(不包括红水河),可供开发利用11323千瓦,已开发利用2939.5千瓦。<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资源] </ref> ==生物资源== '''植物''' 珍稀树种金丝李(壮语费吕),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左右,干形通直,木材纹理结构通直密致,材质坚重,耐腐耐水,特性强,不受虫蛀,是珍贵硬木用材树种之一,可用于舰、船、机械、高级建筑和高级家具等。该树种适应于石灰岩山区,县境南部的石山地区,尚有零星分布。在比较阴湿肥沃的石灰岩山脚至山腰,常与其它树混生,是偏阴性树种,幼苗和幼树多出现在林冠下,生长挺直。但因种子发芽困难,成芽率甚低,天然更新能力较弱,早年生长慢,数十年后生长较快。 高山柏,本地壮语称"费桦"。据老人说,如今深山的崖壁樵砍不到之处,尚有生长。叶子鳞状,木材芳香,属柏科,它喜生高山石缝地或高坡上,生长较慢,县境南部石山地区的太平、武篆、弄占、四合等乡镇均有零星分布。由于数十年来砍伐过多,有的地方已绝种。此树纹理细致美观,呈淡黄色,木质坚硬,耐水浸,无虫蛀,是高级家具和建筑的珍贵木材。 优良树种有香椿、杉、椎、栎、桦、木荷、樟、黄枝油杉等,其中椎、栎、桦、木荷为土山区自然生长树种,黄枝油杉、香椿为石山地区自然生长树种。 药用植物有金银花、淮山、首乌、鸡血藤、使君子、石斛、山豆根、黄精、百合、水槟榔、土伏苓等。 牧草优等牧草有稗草、野葛藤、马唐、荩草、芭芒、铁线草、水草、肥育草、牛筋草;良等牧草有鸭嘴草、沙树叶、画眉草、石珍茅、淡竹叶、狼尾草、母鸡藤、青香茅、五节芒、千里光、山蚂蝗、野黄花;中等牧草有白茅、沙草、剌子莞、蛇尾草、地胆草、河八王、野枯草、蓟、臭根子草、可朝肥、车前草、肥林、水社草、大青叶,畦畔蒿草。此外,还有低等牧草的粘子草、金茅、吊丝草、艾、爆牙狼等。纤维植物主要有龙须草等。 '''动物''' 兽类有猴、麝、獐、箭猪、山獾、九江狸、果子狸(又称花面狸)、野猪、水獭、水麂、黄麂(又名黄猄)、黄鼠狼、黄猺、野猫,虎、豹已不见足迹。 鸟类有斑鸠、鹧鸪、野鸡、毛鸡、白鹇、野鸭、喜鹊、了哥、啄木鸟、猫头鹰、鹰、鹞鹰、夜鹰、杜鹃(俗称布谷鸟)、画眉、鸦、麻雀。 鱼类有鲤鱼、塘角鱼、夹锥鱼、油鱼、泥鳅、草鱼、竹鱼、连拐鱼、小白鱼、花鱼等。 节肢、两栖、爬行类节肢动物有虾、蟹,两栖动物有龟、鳖、蛙、蟾蜍等。爬行动物有蛇、穿山甲、蛤蚧、壁虎等。 昆虫类有蜂、蝉、蟋蟀、瓢虫、蜻蜓、蜘蛛、蝴蝶等。其他还有螺蛳、蜗牛、蚯蚓、水蛭(俗称蚂蝗)等。 ==矿产资源==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机构迁来桂林,27年至30年期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张文佑等,在广西省政府建设厅李有爵等配合下,开展广西70余县境地质矿产调查。首次填制广西东径106度以东1∶25万地质图,其中许德佑等在县境兰木等地开展地质路线调查,发现三叠纪地层。 解放后,县境内地质工作有了很大发展,自1958年以来,先后有北京地质学院(1958年)、郑州煤田地质学校(1959年)、广西石油队(1960-1963年)、广西水文地质队(1960年)、广西煤炭局130队(1964年)、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67-1970年)、广西651地质队(1971年)、广西第九地质队(1975年)、河池地区地质队(1976-1979年)等单位在县境内开展石油、水文、区域调查工作及铁矿、煤矿、水晶矿、黄铁矿、铝土矿等普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明境内地质构造特征和矿产资源概况。 县内矿产资源有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燃料矿产等矿产地20处,其中中型1处,小型4处,矿点和矿化点15处,以石灰岩等建筑材料具较大的工业价值。 '''本段区划''' 截至2003年,东兰县辖5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东兰镇]]、[[隘洞镇]]、[[长乐镇]]、[[三石镇]]、[[武篆镇]]、泗孟乡、兰木乡、长江乡、巴畴乡、金谷乡、三弄瑶族乡、大同乡、花香乡、切学乡。 截至2016年,东兰县辖6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东兰镇、隘洞镇、长乐镇、三石镇、武篆镇、长江镇、泗孟乡、兰木乡、巴畴乡、金谷乡、三弄瑶族乡、大同乡、花香乡、切学乡。<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矿产资源] </ref> ==经济== '''农业''' 东兰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但属土石山区,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其次是黄豆、旱谷、红薯、芋头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木薯、甘蔗、烟草以及水果、瓜菜、药材等。1952年,全县耕地面积15.79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27万亩,总产2181.1万公斤,平均亩产102.5公斤,种植业总产值547.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897.43万元的61.04%。1985年,全县耕地面积20.91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万亩,总产4823.72万公斤,平均亩产153.5公斤。种植业总产值1806.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148.29万元的43.55%,1985年与1952年比较,总产增2642.61万公斤,增长121.16%;平均亩产增51公斤,增长49.76%;种植业总产值增1258.89万元,增长229.83%。 '''工业''' 解放前,县内有纺织、染布、榨油、酿酒、砖瓦、竹器、木器等手工业。清道光八年(1828年)《庆选府志》记载:"手巾,东兰州所出佳"。光绪年间有造纸及铁锅、犁铧铸造。民国时期有土糖、烟草等加工业。民国35年(1946年)工业总产值国币5万元,占社会生产总值的0.03%。 解放后,1952年始建县第一家国营工厂"东兰人民铁工厂"。1954年起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9年以后,个体工业得以发展。国营工业生产规模由几个人单纯手工操作的小工厂,发展到有300多人采用电动机械的工厂。产品除销售国内,尚有左旋多巴、泡沫玻璃、小型砌块成型机和木衣夹等销往国外。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174个,总产值由1952年25.9万元增加到1038.4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186万元的20.02%,占国民生产总值6268万元的16.57%。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占81.23%,集体工业占18.11%,个体工业占0.66%。 ==交通== 县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交通闭塞。明洪武五年(1372年),修筑东(兰)宜(山)驿道,随后修整东(兰)田(州)盐道。清雍正八年(1730年),修筑东(兰)凤(山)驿道。 民国期间,县内道路稍有拓宽改直,便于马匹驮运货物通行。民国16年,县农民协会主任韦拔群号召各乡农会领导民众修筑道路,他亲自指导武篆民众整修和拓宽道路4条共45公里。民国28年,广西省府因急需抢运车辆汽油及其他抗日军用物资,修筑河田公路,途经县境东南110公里。民国33年,广西再次沦陷,日军逼境,河田公路破坏殆尽。民国35年,修筑县城至乡府及乡村间马驮路825公里。 1949年至1985年,除修整原有马驮路外,自治区还拨款和以工代赈修筑马驮路374.4公里,全县马驮路及修筑新公路14条,全县通汽车里程384.4公里。1985年,全县10个乡镇148个村,村村通马驮,通汽车的有56个村140多个自然屯。全县拥有1.5万架自行车,572辆机动车。陆路货运量11.61万吨,周转量706.8万吨公里;陆路客运量91万人,周转量2811万人公里。纵贯县境北南92公里长的红水河段,是县内唯一水上航道,因滩险水急,解放前船只最多年达20余艘100多吨位。1949年民间有人力木船7艘66吨位,运货量中1188吨,周转量6.54万吨公里。解放后对险滩作了治理,境内设立12处主要渡口码头。1974年以后逐步改建人力木船为机动船,当年有人力水船27艘,机动船2艘。1985年有机动船102艘1374吨位,货运量2.73万吨,周转量153.9万吨公里。 ==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全国各地办新学的影响下,东兰州废科举、止学宫,州署建立高等小学堂,为东兰第一所官办小学。民国15年(1926年)农民运动高潮,区乡农民协会都办小学校,还设农民夜学。1930年县苏维埃政府颁布施政纲领,提出"教育劳动化"和"创办劳动人民免费学校",县、区小学改为"苏维埃劳动小学",招收贫苦农民及军烈属子女免费入学。民国22年东兰县推行国民基础教育条例,乡设中心小学,瑶族聚居地设"特种民族学校"。民国26年,教育厅在县设立东(兰)凤(山)天(峨)3县联立国民中学,东兰县始有中学。民国32年,省教育厅在县创办省立东兰简易师范,东兰县始有师范教育。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教育事业,东兰县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级中学韵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初步改变了封建社会文化落后的面貌。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走了一条曲折的路。"文革"十年,教育成为重灾区。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才获得蓬勃发展。据1985年统计,幼儿园从1956年的1所入园幼儿62人,发展到现有幼儿园3所入园幼儿471人。小学由1950年的211所(点)学生2238人,发展到中心校150所、教学点797所,在校小学生41301人。初中由1950年的1所学生124人,发展到7所在校学生5709人。高中从无到有,由1955年设立1个班学生49人发展到高中2所学生1006人和农业高中1所学生292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员91人。教职工队伍也不断壮大,全县中小学教师由1950年274人发展到1935人(不含代课教师)。1986年,小学入学率为89%,巩固率为92.7%,毕业率为77.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7%,普及率为64%。 但是,由于种种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教育战线元气大伤,使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人口242664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86人占0.16%。具有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13405人占5.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3383人占9.6%,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66114人占27.2%。12周岁及12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有77618人,占31.985%。 ==文化== '''民间艺术''' 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劣风陋俗,说是"张谣风""非亟早剪除不可",致使一些民间舞蹈失传。如壮族的《婚礼舞》、《求花舞》、《放羊舞》、《虎羊舞》、《泥鳅舞》、《蚂拐舞》;瑶族的《盘王舞》;汉族的《斑鸠舞》等。1956年以后,县、乡多次举办文艺会演,挖掘壮族《铜鼓舞》等,经整理加工,分别获地区、自治区群众文艺会演奖。 '''铜鼓舞''' 铜鼓是东兰县壮、瑶族珍贵乐器。壮族铜鼓舞流行于大同、四合两乡,多为过年、婚日进行。它起源于劳动、祭祀、娱乐或礼仪,说法不一,从舞蹈表演形式看,则与娱乐较密切,流传至解放初期的铜鼓舞多是7人表演,其中4人打四面铜鼓,1人敲打牛皮鼓伴奏,1人舞雨帽或簸箕,1人敲打竹筒,铜鼓声息,舞蹈不止,极尽喜悦,铜鼓手和跳舞者累了就换人,往往延续一两个小时。1956年,县文化科、馆对铜鼓舞进行加工整理,加进4位女演员,内容为庆丰收,有播种、穿山、驱鸟射兽、收割、筛米等情节,悬挂铜鼓改为座架铜鼓,架贴"庆祝丰收"四个金字。1970年,县文艺队改编铜鼓舞,赋予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的革命历史内容,有歌有舞,表现工农兵政权诞生的喜人气氛,获地区文艺调演出优秀节目奖。1980年,大同乡文化站组织农民表演的铜鼓舞,恢复原来面目,参加地区群众文艺会演获奖。铜鼓舞自宋代传入县境后,民间把它当作"宝物""神器"。明、清时期,铜鼓大量从红水河运入县境,外地铜鼓匠也到长江哨红水河边的铜桥坳、乾能坳铸造铜鼓。因此,红水河沿岸壮家,几乎村村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打铜鼓,表示哀乐。尤其是春节欢度"蛙婆节",红水河畔遍地铜鼓响。解放初期,全县民间铜鼓数以千计,没有铜鼓的村寨、宗族被视为"冷乡冷土冷族"。1958年大办钢铁时,铜鼓被没收,砸成"烂废铜"送往工厂,兰阳乡一天就被砸烂200多面。县物资局一夜就装运7大卡车"烂废铜"。"文革"期间再次没收,珍贵文物铜鼓损失惨重。 '''舂榔舞''' 又名木棒舞,主要流传于长江乡的板隆、三堂、拉吉及东院镇的达文、四由等村屯,以长短木棒头尾相击,发出不同节奏的响声,表现农家的欢乐,表演者全是男子,少则三四人,多则8人。每人手持一根4尺或8尺的坚硬木棒,围着一块垫板,先击板而后击棒,发出音响,分有两人对打、三人互打、众人交打等打法。击打节奏的改换与终止,均由指挥人呼喊口令,还配有皮鼓、铜鼓或锣钹伴奏,增添棒击音响浑厚、雄壮效果,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长江乡板隆村的舂榔舞。1980年参加地区群众文艺会演受到好评。每年过节,舂榔舞都在该村表演几天几夜。 '''猴鼓舞''' 该舞流行于三弄乡三合村布努瑶山寨。传说瑶家祖先曾带猴打胜仗归来,以此表达其喜悦心情。用的乐器有两面铜鼓和一面牛皮鼓,女敲铜鼓伴奏,男打皮鼓主舞,以多变的鼓点和灵巧的动作,模仿猴子机敏、风趣的特性,表现瑶山的生活气息。猴鼓舞1957年参加县群众文艺会演获奖。1980年参加自治区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三等奖。 ==文物古迹== 位于太平乡那腊村,宽约六亩。原墓地立有明代皇帝旌表碑铭2座,墓地门有石柱、石栏,门前有两具石雕,武士持剑守卫,由石门进入墓地约30米,便是韦虎臣墓。陵墓用数百块精雕细刻的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石条砌就。墓碑两旁各立石狮、石麟、石牛、石马、石猪、石鸟、石人等近百具,形象栩栩如生。"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破坏。今仅存石狮、石猪、石马、石麒麟、石武士等十多具及数十条雕有各种花纹图案的条石。 '''益寿桥''' 位于县城马鞍山麓,系广西较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跨九曲河,为三拱石桥。明万历六年(1578年),东兰州土司韦应龙为其母金氏60寿辰募款所建。民国29年被日机炸损。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 '''马鞍山营盘''' 又名左营盘山,与右边的巴托岭营盘,夹峙县城,石砌墙垣,为清顺治时绿营兵营地。今遗址及山腰石梯通营盘岭之要道尚存。 '''虎头山隧道''' 位于县城虎头山半山,昔人题有"漪兰山"三字于崖上。原道口有铁炉一架,下置双轮,入内时以炭火置炉中,推之先行,以驱虫蛇。道分三路,一通仙女岩,一通孟获岩,一通县城。修于明代正德年间,今遗址尚存。 '''安抚司署''' 位于大同乡更乐村州拉屯,建于宋崇宁年间,为文兰州设治之所。现墙址及后山石牛、石拱桥、了望台尚存。 '''土知州署''' 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明永乐年间,征调全州十二哨民工兴建,今仅存城址,护城河、柱石磴、栓马石、鱼塘、水井及洪武年间开发的可通七关桥的旧州坠道。 '''苏仙古棺岩''' 位于大同乡永模村红水河东岸苏仙山悬崖上,洞口距河面近百米,上下左右都难攀爬,搭桥缠身方能入岩。50年代初,洞内有100多付大小不等的棺材,有的堆积地面,有的插入石缝里,有的插在石壁上,其制作为原木挖槽加盖,棺内有尸骨,共中一付还留下一条4尺多长的辫子。有些棺内还有白土布,棺木多为松柏,常被木匠用来加工水桶、木盆出卖。1974年苏托村砖瓦厂将棺材推下山崖作烧瓦用。今岩内仅存散落的尸骨及一些棺板。此岩棺材来历不明,无史料可考。 '''旧州隧道''' 位于武篆镇上圩村旧州屯到拉旧山地下,为明洪武年间开凿。隧道工程极大,长约2里,宽4.5尺,或2.3尺不等;上面皆用石拱制成,以防崩陷;下面用石砌平,隧中每十数丈有石磴一座,设灯盏于其上,燃灯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处,建筑大都相同。转折之所,皆设门阖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隧道今犹存。 ==旅游== 东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岭南地区避暑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73%,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2-5万个,是城镇的一千倍。旅游景点有:拉甲山景区、小象山、驼峰山、月亮山、江平田园。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东南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