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94.2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东南信风 的原始碼
←
东南信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东南信风</big> ''' |- | [[File:东南信风.jpg|缩略图|居中|[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5363252469/641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东南信风 外文名: Southeasterly trade wind 分布区域: 低纬度地区 气候形成: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特 点: 温度、湿度高、持久、风力强劲 天气系统: 西南季风 天气形成: 暴雨、热带气旋 |} '''东南信风''',是[[地球]]的[[行星]]风带之一。[[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北往[[赤道]]低压带运行时,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空气运行偏向于[[气压]]梯度力的左方,形成东南风,即东南信风。 其影响区域也被称为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是属于行星风带,是有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再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北半球]]叫东北信风,南半球叫东南信风。<ref>[https://wenda.so.com/q/1393155307062914?src=110 中美信风为什么在冬季是东南信风,而在夏季是东北信风?]360问答</ref> ==影响区域== [[印度]]地区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影响到了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中国西南地区、亚马逊平原有了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更加丰富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也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位于南半球的[[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上升补偿流有关。而上升补偿流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带走表层海水有必然联系。东南信风减弱时,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极易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信风(又称贸易风)指的是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 信风(trade wind)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它们年年如此,稳定出现,很讲信用,这是trade wind在中文中被翻译成“信风”的原因。 信风带一般分布在南北纬5°~25°附近,并仅限于[[对流层]]的下层,平均厚度在4000米左右。由于信风是向纬度低、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所以没有水汽凝结条件,属性干燥。世界上有些沙漠和半沙漠,多分布在信风带。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信风”这个词,指的是“随时令变化,定期定向而来的风,即季候风”。查《[[辞源]]》“信风”条可以看到这个解释及引用文献。所以,信风这个词可以是泛指,也可以是如这里现代气象学中的专指trade wind的意思。 ==分类== 信风按照风向又分为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北半球的是东北信风,南半球的是东南信风。 ==成因== 信风的形成与地球三圈环流有关,太阳长期照射下,赤道受热最多,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形成相对高气压,高空高气压向南北两方高空低气压方向移动,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度附近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大气在此处堆积,被迫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产生气压差,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低”。 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南运行时,空气运行偏向于气压梯度力的右方,形成东北风,即东北信风。 南半球反之形成东南信风。 在对流层上层盛行与信风方向相反的风,即反信风。 信风与反信风在赤道和南北纬20~35°之间构成闭合的垂直环流圈,即哈德莱环流。 由于副热带高压在海洋上表现特别明显,终年存在,在大陆上只冬季存在。故在热带洋面上终年盛行稳定的信风,大陆上的信风稳定性较差,且只发生在冬半年。两个半球的信风在赤道附近汇合,形成热带辐合带。信风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系统,但也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有人认为,东太平洋信风崩溃,可能对赤道海温激烈上升有影响,是厄尔尼诺形成的原因。 其增强、减弱是有规律的厄尔尼诺时。信风大为减弱,致使赤道地区的纬向瓦克环流也减弱。反厄尔尼诺时,信风增强,瓦克环流增强并向西扩展。 ==周期== 南北半球上的信风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如北半球太平洋上的东北信风带,每年3月份位于北纬5°~25°。到了9月份,整个风带向北移动到北纬10°~30°,到第二年3月份,整个风带又退回到北纬5°~25°附近。这样,在信风带活动范围的特定区域内,就会出现信风周期性的变化现象。 信风常将[[海洋]]的暖湿空气带往陆地,使当地的气候较为温和,如副热带湿润气候的下半年雨量即来自信风带来的水汽;中美洲、加勒比海诸岛的东部雨量经常多于西部,也是因为信风的影响。由于赤道地区阳光强烈,终年炎热,产生旺盛的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气流到了高空后便开始往两极扩散。气流到了南北纬30度时,遇到副热带高压便开始沉降,此时空气相当地干燥,因为水汽在赤道附近随着降雨流失。 因为气体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压带沉降的气流便在地空流回赤道区,在北半球形成北风,在南半球形成南风,但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吹向西边,才会造成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的情况(风从东北方和东南方吹来)。 ==移动范围== 风是从高压地带吹向低压地带的,信风是在接近地面从纬度30°的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区的一种风。这种风在固定的地区定时出现,而且风向不变,非常守信用,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信风。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南运行时,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总使空气运动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南北半球信风的风向很不一致。在北半球,风从东北刮向西南,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风从东南向西北刮,称“东南信风”。麦哲仑船队在通过太平洋时正是遇到“东南信风带”,然后再进入“赤道无风带”,而最终完成这项伟大的创举的。 ==降水影响== 受信风影响的地区,有的降水少,有的降水多,这与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地形状况等因素有关。 第一,地球上受主要信风影响的地区。 在地球上,位于信风带的地区主要是亚欧大陆的西亚地区、非洲大陆南北部、南美洲大陆中东部、北美的墨西哥高原和澳大利亚中北部地区。 第二,信风少雨区的分布位置。 一是在非洲北部和西亚,受东北信风影响,这里的信风从内陆干旱区吹来,湿度小,降水相当少。 二是非洲大陆南部和南美大陆东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这里的信风均从海洋吹来,但受[[高原]]地形的阻挡影响,海洋上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也稀少。此外北美的墨西哥高原也是如此。 三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大分水岭西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是雨影区,降水也特别少。 第三,信风多雨区的分布位置。 信风并不是不能带来大量的降水,在一些高原边缘的沿海地带或沿岸山地的迎风坡,信风往往会带来大量的降水。如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沿海,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而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再加上这些地区本来纬度较低,从而使这几个地区都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信风带==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区的定向风叫信风。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叫信风带。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东南信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