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05.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上蒜镇 的原始碼
←
上蒜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291b.jpg|thumb|right| [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23c2b5e9eacfedd8 原图链接]]] [[上蒜镇]]位于[[昆明市]][[滇池]]东南岸,距昆明市晋宁区政府驻地昆阳街道14公里,距昆明46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万亩。辖区内有15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7万人。<ref>[https://www.axunxun.com/xingzhengquhua/xiang.php?id=14189 晋宁县上蒜镇] </ref> 中文名称: 上蒜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 政府驻地: 滇王路81号 电话区号: 0871 邮政区码: 650607 面 积: 127.6 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石将军摩崖石刻,观音洞壁画 机 场: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火车站: [[昆明南站]] 车牌代码: 云A ==建制沿革== 因原驻上蒜村而得名。上蒜乡(段七一带)元代属大堡县,清属晋宁河西乡(部分)及永宁乡。民国18年(1929)改为第三、第四区,后改为鹤峰、古城、叠翠3乡,旋又恢复为河西、永宁2乡。民国36年(1947)又改为3乡,不久又恢复为两乡。1950年后,曾改为第二、第三、第四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定名为上蒜(驻地竹园村)。1958年9月,成立上蒜公社。1983年3月改为上蒜乡。1984年5月,乡政府由上蒜迁驻石将军。2009年,上蒜乡撤乡改镇。 ==历史渊源== 上蒜镇区位优势良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远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栖息于此,从事简单的农牧渔生产。 1956年在石寨山第二次发掘出土的金质“滇王之印”,与马迁《史记》中关于汉帝赐滇王金印的历史证载相吻合,1999年、2000年又在金砂山顶和牛恋大湾山发掘清理出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地下文物近450套件,诸多重要文物出土,尤其是“滇王之印”的出土及石寨山出土的铜鼓、铜管、葫芦笙、钢编钟和双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的铜饰品,证实了晋宁地区的音乐、舞蹈早在汉代就具规模,同时也印证了上蒜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青铜文化之乡。现上蒜境内还保存有唐末的摩崖石刻石将军;元代摩崖观音洞壁画;元建大堡县段七;明朝的屯田;更有清朝时“三代四翰林”、“五里三大人”之美谈。纵观上蒜乡的古今历史文化,可以用“底蕴深厚”包涵。无论从文物级别到古今文人声誉来说,真可谓“独具特色”,无愧“上蒜是晋宁的缩影”这一美誉。 ==经济社会== 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主要以磷、铁、硅、玄武岩、石灰岩、大理石、白云石、土矿等为主,最具有优势的磷矿石储量达150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运输方便,全乡共有磷矿石企业10家。形成了以磷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南、北工业园区和以生态旅游古滇文化发展综合一体的民营经济区。 全镇种植蔬菜17500亩,实现总产2450万千克,形成了以段七为中心的小瓜、荚豆生产基地,以小朴为中心的青蒜生产基地,以三多为中心的甜辣椒生产基地;种植油料作物2450亩,年产油菜籽36.7万千克,形成了以科地、段七、河泊、石寨为主的双低丰产油菜种植带。种植花卉4000亩,完成总产2.1亿枝鲜切花。实现了三个花卉村,成立了两个花卉协会和四个花卉联合体。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上蒜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