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5.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颗针 的原始碼
←
三颗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三颗针</big> ''' |- |[[File:三颗针5.png|缩略图|居中|[http://www.zyzydq.com/uploads/allimg/180717/10-1PGG64442W0.png 原图链接]]] |} [[File:三颗针7.png|缩略图|[http://www.zyzydq.com/uploads/allimg/180726/17-1PH6110J3G4.png 原图链接]]] [[File:三颗针8.png|缩略图|[http://www.zyzydq.com/uploads/allimg/180726/17-1PH6110RNa.png 原图链接]]] [[File:三颗针9.jpg|缩略图|[http://n1.itc.cn/img8/wb/smccloud/fetch/2015/08/21/68121672874375116.JPEG 原图链接]]]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九连小檗BerberisjalianaeSchneid.、和刺黑珠B.sargentianaSchneid.或川西小檗B.wilsonaeHemsl或细叶小檗BerberispoiretiiSchneid.或拟豪猪刺BerberissoulieanaSchneid.以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全株或根皮茎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湿疹]],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s/sankezhen.html?_adFA0.24901714664883912 三颗针 中医世家]</ref>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学名 || 三颗针 ||采收时间|| 根:全年;根皮:春、秋季 |- | 别称 || 钢针刺、刺黄莲 ||用量|| 0.5-1两(鲜者2-4两) |- | 界 || 植物界 || 毒性|| 无毒 |- | 分布区域 || 东北、河北、华北等 || || |- |} == 性味 == 苦,寒。 == 归经 == 肝,胃,大肠经。 == 功效 == 清热,利湿,散瘀。<ref>[https://www.ys137.com/zyys/427089.html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养生之道网 2016-07-06]</ref> == 主治 == 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ref>[http://ypk.39.net/c515886/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 39药品通]</ref> == 用法用量 == * 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药材鉴别 == # 本品粉末[[黄棕色]]。韧皮纤维{{NoteTag|“韧皮纤维”:韧皮纤维是指韧皮部内发生的纤维。但有时将分布在皮层、维管束鞘部分的纤维也概括地称为韧皮纤维。韧皮纤维为两端尖削的长纺锤形的死细胞,长比宽大很多倍,甚至可达一千倍,细胞壁极厚,细胞腔呈狭长的缝隙,含纤维素,故坚韧而有弹性,在植物体中能抵抗折断、弯曲。有些植物的韧皮纤维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因此,其弹性相应地减低。韧皮纤维细胞成束地上下连接,如黄麻纤维每束大约有15~30 个纤维细胞。韧皮纤维细胞的长度因植物种类而不同,通常为1~2mm,而麻类作物的纤维细胞较长。黄麻的可达8~40 mm,大麻10~100 mm,苎麻5~350mm,最长的可达550mm。}}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直径]]12-30μm,淡黄色至[[黄色]],长梭形,末端钝圆、渐尖或平截,边缘有时呈微波状弯曲,孔沟明显。石细胞黄棕色,不规则形或类长圆形,直径20-55μm,纹孔及孔沟明显。草酸钙方晶类方形或长方形,直径8-25μm,散在或存在于韧皮射线细胞中。[[木栓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或多角形。可见淡黄色棕色团块。 #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2:0.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 三颗针1.jpg|thumb|150px|有框|右|三颗针 File: 三颗针3.jpg|thumb|150px|有框|右|三颗针 </gallery> == 植物种属 == 小檗科植物九连小檗、和刺黑珠或川西小檗或细叶小檗或拟豪猪刺BerberissoulieanaSchneid.以及同属多种植物。 == 相关论述 == 《[[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 视频 == <center>''' 学名:三颗针,铜针刺!叶子吃起来特酸!'''</center> <center>{{#iDisplay: a09431az1kq|480|360|qq}}</center>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Category: 414 中药学]]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Foo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Tag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三颗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