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87.1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官廟 (新絳) 的原始碼
←
三官廟 (新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三官廟 (新絳)'''<br><img src="https://www.newton.com.tw/img/8/bb5/cGcq5iZmFzNxIGZ4YGZlVDOhZ2M4QzNmNjMmVTNykTOlZGMlVjZkJTOyI2Mv0WZ0l2LjlGcvU2apFmYv02bj5SdklWYi5yYyN3Ztl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ewton.com.tw/wiki/%E4%B8%89%E5%AE%98%E5%BB%9F 圖片來自newton]</small> |} '''三官庙'''位于中国[[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韩家巷西口,俗称葫芦庙,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官庙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坐东朝西,现存献殿和正殿,两殿紧密相连,均为元代建筑。献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十字歇山顶。正殿面阔二间,进深三间,悬山顶,殿内有三清及文武众神等彩塑共十四尊。<ref>{{Cite book |author=国家文物局编 |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publisher=文物出版社 |year=2008 |isbn=978-7-5010-2446-9 |pages=396 }}</ref> ===新绛县=== '''新绛县'''在中国[[山西省]]中部偏南、[[汾河]]下游,西倚[[吕梁山]]脉;隶属于[[运城市]]管辖。 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历史== 新绛古称[[绛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和[[戏曲]]之城。 [[春秋时期|春秋]]时,这里称“绛”,是与[[晋阳]]([[太原]])、[[平阳]]([[临汾]])齐名的[[晋国]]重要都市。晋国在景公在位期间,从原来的绛迁都于[[新田]],此后称原来的都城绛为故绛,而把新迁的都城新田称为新绛。这是新绛最初的由来。当时的新绛主要在现在[[侯马]]境内,只是部分地区与现在新绛东部接壤。 [[战国]]时属[[魏国]],名[[汾城]]。至[[北魏]]始置东[[雍州]],[[北周]]改名为[[绛州]]。[[隋]][[唐]]时设正平县,属绛州总管府。[[明]]初正平县省入绛州。1912年废州置县,因当时已有[[绛县]],故定名为新绛。 县城龙兴镇即古绛州城因形似一头[[牛]]而被称为卧牛城。其中纵贯南北的大街为牛脊梁骨,两边的几十条街巷为牛肋骨,城东西各有一大片水池为牛眼,北部的唐塔为牛尾。现城池为[[元朝|元]]代重建,但城内依然有大片历史街区和古建筑留有唐代风貌。而位于城西北的[[绛守居园池]],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园林遗址。 古代新绛为[[汾河]]和[[驿道]]交汇之所,是北方重要的水陆码头,并以先进的铸造业和多种手工业闻名于世,有“七十二行,行行皆兴”之誉。春秋战国时,这里就能筑造各种[[青铜器]]。唐朝时,这里是朝廷的铸钱重地,产能约占全国的三成,并设有钱监。宋代时,当地铸造了三口大铁钟,每口重达万斤,现仍存[[绛州大堂]]钟楼内。唐至[[清]]代,绛州所产的[[纱布]]一直是宫廷贡品。此外,[[文房四宝|文房器具]]、[[漆器]]、[[刺绣]]、[[皮革]]、雕版[[印刷]]、制药等行业也非常发达,民间有“南绛北代([[代县]]),[[忻州]]不赖”的说法。至今新绛县的经济仍以手工业为主。 绛州历史上[[戏曲]]演出极其繁盛。1950年时,绛州城内就有戏台16座,而全县更达500多座。从[[唐代]]流传下来的绛州鼓乐民俗色彩浓郁,天下闻名。相传唐初[[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后,当地居民擂大鼓、奏《秦王破阵乐》以表庆祝,从此世代相传,便成为绛州鼓乐。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社火表演和[[蒲剧]]演出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三官廟 (新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