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110.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三十九年盼月圆(李孔涛) 的原始碼
←
三十九年盼月圆(李孔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三十九年盼月圆'''<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561730/pexels-photo-756173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三十九年盼月圆》'''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孔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三十九年盼月圆=== [[苏轼]]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如实记录]]稍加[[完善]]。它发生在[[山东]]的周村、[[蓬莱]]和[[台湾]]。 忆昔,[[高大魁梧]]的恒文,一九四七年当兵,后成为31军的一个副连级军官。渡江负伤的他,转业到地方是单位的一把手,军人作风的他,精明强干。他的亲哥叫恒武,是国民党部队的副团参谋长,他们的老家都是蓬莱村里乡间。 一九四八济南战役前,他哥护送要员的家眷到了台湾。兄弟俩分属国共两个政党,但打断骨头筋相连。政见不同,已被三十九年的岁月渐渐冲淡。 月亮已经落下西山,瓷盘里的蜡烛已红泪流满。相逢总恨时短,娘亲满腹忧担。 “儿啊,出门在外不容易,你可要注意安全。” “嗯,娘,回去吧。”小脚的娘,送了一段又一段。 “儿啊,你多趱回来?” “娘,少则半月,多则半年。” “儿啊,你要记着早早归,娘日日夜夜把你盼。”娘的声音哽咽。 儿含泪回看,娘还站在村头的大树边。 早迎旭日升,暮送夕阳落,一天又一天。老人度日如年。儿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越不见,越思盼。父亲从小习武,少林拳是他的杀手锏。给大儿子起名叫恒武,就寄冀子承父业代代传。 盼望,失望,思念。失望,盼望、思念......整整已熬过了十五年。台海的狂风暴雨,把他精神的茅屋掀翻。再刚强的人也经不起,5475个日夜的熬煎。绝望的他,一声叹息,撒手人寰。 村头的大槐树,见证了娘的思盼。望眼欲穿的她,已把眼泪流干。冬去春来,渴望奇迹出现。所以听有线小喇叭,成了她的习惯。最爱听的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她的最大的梦想是:大儿子突然站在了她的面前。想儿,盼儿,占满了她的所有的空间。忧伤把青丝染成白发,泪水把明亮的眼睛遮掩。情惆怅,心哀叹。梦想奇迹啥时候能出现? 大大的树小小的她,羸弱孤单。最后的岁月,情景悲惨!冰冷的月光映着她满头的白发,照着她那无泪干枯的双眼。“儿呀,快些回来,娘求求你啦!......” 无助的她,跪倒尘埃,痛声哀嚎。云朵默默地走了,月亮也难过地躲进了西山。 破旧的方桌上,摆着儿子的筷碗。她摆了二十六年,也揪心伤痛了二十六年。七十三岁走的时候,她心不甘。一再叮嘱恒文,“一定要找到你哥”我在阎王爷那里,也舍命保你们平安。 天下的父母,大爱无边。 父母的先后离去,恒文失去了避风的港湾。“一定要找到你哥”,父母的重托,他牢牢记在心间。写信、托人、内查外调,他也曾咨询党的“统一战线”。用尽了千方,使尽了百计,老天仍未开眼。他心急如焚,却一筹莫展。 “老哥啊,你还在人间?” 山穷水尽疑无路,台湾老兵在面前。恒文他,一时手脚忙乱...... 事情原来是这样:恒文的儿子名叫荣盛,有着助人的好习惯。说来纯属巧合,荣盛的朋友买不到回台北的机票,急得团团转。闻讯后荣盛托熟人买到了机票,满足了來大陆探亲老兵的心愿。老兵非常高兴。特来感谢赏赞。 闻此,两个老兵,手紧握,心相连。谢谢老天爷,你终于睁开了眼。弟把对哥的深情,托付给这个老兵信使鸿雁。甚至把哥的小名,都写到了信的里面。 字字是思,句句是念。 月光如银,夜半灯阑。花开花落,思乡泪潸。身在宝岛桃园的恒武,一颗心,系在祖国大陆这边。思念月下的故乡,惦记爹娘的危安。“归来吧,归来吧,在外漂泊的游子,”对岸的海风在喃言。多少次寄往故乡的信,都以“查无此人”被退函。漫漫的黑夜,掩盖不了他泪满的双眼。 再说返回台湾的老兵,不怕周折与麻烦。终于把恒武找到了,完成了恒文的重托和期盼。 明月的光,映在恒武的胸前。捧着弟的信,哥的手在颤。看了再看,一遍又一遍。哭一阵,睡一阵,热泪湿衣衫。 夜深了,灯火仍旧璀璨。月在天上闲庭信步,他在地上归心似箭。 当时的台湾,探家的事,不好办,你急他不急,想回大陆仍很难。无奈他急生智,变通加入旅游观光团。先转香港,后飞北京,再脱团到了济南。 喜鹊登枝好事到,川归大海南飞雁。他们都记住了一九八七年的金色秋天。 紧紧拥抱兄弟俩,失声痛哭心相连。三十九年重相见,情深似海动地天。 落地的花再不能飞上枝头,故去的父母再也不能生还。母亲走后的第十三个中秋,蓬莱仙境的月却再也难圆。大儿子扑通跪下,扑倒在父母的坟前。“爹娘啊,我给二老磕头赔罪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下辈子一定做个孝顺的儿男。”他自言自语:“不孝之子让你们提心吊胆,苦苦思念......” 长跪不起的他,老泪横流,磕头连连。冥冥之中,仿佛看到了父母憔悴的脸面。仿佛又听到娘那亲切的呢喃:“回来就好,孩子永远是俺的天。”啊,这是娘的声音,除了母亲,谁还能对孩子如此爱恋? 兄弟俩,在父母坟前摆上了最好的月饼,摆满了美味佳肴的碗盘。斟上酒,点上烟,纸钱明烛照映天。想到父母几十年的艰辛劳苦,又眼泪滴答,泪流满面。 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最难喝的苦黄连。中秋的夜,缺了父母月难圆。所幸劳燕已回,兄弟又相见。圆了父母的梦盼。他们这才稍稍有些心安。 大陆宝岛一家亲,同根同宗共团圆。我期盼,两岸携手,再创中华民族复兴的灿烂辉煌。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孔涛,上世纪90年代的高级创作员、市级报刊通讯员、《儒风大家》的特约撰稿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三十九年盼月圆(李孔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