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137.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丁惠康 的原始碼
←
丁惠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丁惠康.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ss2.baidu.com/6ONYsjip0QIZ8tyhnq/it/u=1516105301,568156445&fm=173&app=49&f=JPEG?w=198&h=273&s=FECB7223835175CC18D0D5C30100E0B1 原圖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791741047758056&wfr=spider&for=pc 來自百家号图片]]] '''丁惠康'''({{bd|1904年||1979年|8月25日}}),[[江苏]][[无锡]]人,收藏家、医生。[[丁福保]]之子。 ==生平== [[File:丁惠康信札.jpg|缩略图|右|180px|[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957057813,2137738102&fm=26&gp=0.jpg 原圖鏈接]]] 丁惠康,1904年出生[[无锡]],自幼受父亲的影响,中学毕业后,一心攻读医学,192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在学习期间连获八次奖学金,并在1925年开始担任《中西医学报》主编,1926年担任《德华医学杂志》主编和《早报医学大纲》主编,1935年底,[[德国]][[汉堡大学]]授予医学士[[博士]]学位。1935年2月,丁惠康出访德,奥,[[瑞士]]三国,参观了各国著名医学院校,医院,研究院,疗养院等一百余所,并调查各国的劳保和公费预防等先进制度,为我国医疗事业和防痨工作引进了有益的科学经验,并将全世界有关[[肺结核]]的治疗等重要发现和最新措施,写成《各国实验疗肺学》和《世界各国肺结核统计》两书,当时对肺结核尚无特效疗法,他的著作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936年初,丁惠康回国,在上海医学院欢迎会上公开提出"要做好我国防痨工作",首先应建立公医及普及劳保,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以后他放弃了对虹桥疗养院的全部诊务(每日有数百元诊费收入),集中精力,一心扑在防痨事业上。同时兼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和《时事医学周刊》主编,在《周刊》论中公开提出医学应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口号,因此遭到反动派的迫害,杂志出版到第十期被迫停刊。1939,丁惠康发起"上海市第一届防痨运动",凡经检查发现有病灶的,即行免费摄片。这次防痨运动摄片一千多人。1940年,丁惠康又联合全市公私立二十家医院,包括红十字会医院,共同发起上海市第二届防痨运动,得到《申报》《[[新闻报]]》《[[大美晚报]]》等报社支持,仅丁惠康主编《第二届防痨运动特刊》,就刊出六次多,每次广告费全由各大工厂热心捐助。此外,还印赠防痨标语十万张,编印专集分赠各界,并在各电影院用幻灯片宣传,公布二十家医院地址,动员全市人民参加免费检查。全市几十位专家,在电台轮流广播,造成浩大声势。在为期十五天的第二届防痨运动中,免费X光检查的达八千余人次。还指定全市各大药店根据防痨运动处方,半价发售鱼肝油等药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汪伪政府令全市医师向[[南京]]傀儡政府领取医生证书,丁惠康严正拒绝,新虹桥疗养院改由夏其昌,郑定竹为正副院长。一九四三年,汪精卫女儿忽患神经病,派飞机邀请粟宗华医师前往南京,随后,汪女来沪住进淮海虹桥疗养院,陈璧君以伪主席夫人身份,每天下午来院视其女,丁惠康拒不一见。不久,护士长桑美元对丁惠康说,陈璧君带来两皮箱储备券,以捐赠医院,现放在他女儿病床下,要又接受,丁惠康嘱桑美元拒收。陈璧君又派一个汤院长邀请丁惠康担任伪卫生部长,也被丁惠康拒绝。丁惠康一拒领证,二拒捐款,三拒当汉奸大官,因而有三拒汪伪之称。[[西安]]事变前夕,1936年春,张学良住进美国人在上海办的力生疗养院,每月费4万元。同年夏天杨虎城偕夫人住进虹桥疗养院,每月只收费485元,中外医院收费差距达百与一之比,实际上是虹桥疗养院对杨将军的优待。同年秋,杜重远从国民党反动派狱中释放出来,丁惠康和他素昧生平,但同情他的遭遇,钦佩他的高贵品德,便冒着风险请他住进虹桥疗养院,一切免费优待,把杜当作良师益友。 1949年1月,民主人士张澜、罗隆基上了[[国民党]]特务黑名单,丁惠康把他们安排到医院免费住院,这时张治中,邵力子和谈代表也常赴虹桥疗养院看望张澜,罗隆基,交换意见。在特务监视下,丁惠康依然给他们治疗。1949年10月,丁惠康应北京清华大学邀请,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展览会,会后即将高山族文物和书籍五百余种捐献给国家,现存中央民族学院。同时,他在[[北京]]琉璃厂发现端方旧藏的西周青铜大鼎一座,为稀世之珍,当即购置捐献给国家。不久,张澜从《人民日报》上得知消息,便写了一首《献鼎诗》赠予丁惠康:"独建虹桥供疗养,更持周鼎赠清华。人群伤病中心恻,古物陈观众口夸。"11月,丁惠康得知政府因收购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著名文物而超出预算,便慷慨解囊,帮助国家完成购置重点文物的任务,这其中包括秦汉以来历代著名名墨,以及宋元孤本书籍一千一百余种,全部捐献给人民,现存北京图书馆。北京故宫博物馆缺少出土文物,丁惠康托墨林运去其全部出土文物,现列为国宝的唐代二色釉大壶,便是当年北运的文物之一。以诗书画金石为世人所重的朱复戡先生(泰山市政协委员)曾赠诗赞云:"欣看故宫百磁录,君有三窑列宝藏。" 同年,宋庆龄聘请了丁惠康为中国福利会顾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因丁惠康捐献高山族文物向他颁发奖状。丁惠康收藏的台湾高山族文物甚为丰富,武器类有火药筒,弓箭,盾,枪,佩刀和匕首,还有高山族的贝货及劳动工具各种生活用具,如陶器,刳器,藤器,梳,枕,盘,杯等,艺术品则有人象,祈祷用器,祭器,屏风,柱板,此外还有高山族的服饰,包括具衣,长衣,皮衣,头饰,耳饰,腰饰及脚饰等。<丁惠康所捐赠的台湾高山族文物,曾先后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展览,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也颁予奖状,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聘丁为顾问。1952年他任同德医学院教授。1956年2月,虹桥疗养院响应全市医院改私为公的号召,第一家向市卫生局呈送捐献书。 1956年8月,丁惠康参加在京召开的"中华医学全国第十届代表大会",向傅连璋会长呈交关于虹桥疗养院以前的第一手材料《萤火虫》六十大张,包括我国第一个职工治疗机构中国保健社的宣言。傅会长亲笔复信说虹材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做出各项医学和群众结合的运动,给丁予高度的评价。丁惠康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国庆节,丁惠康怀着极其兴奋喜悦心情,看到他的旧藏的旷世珍品--宋·马远《雪屐观梅图》大轴和明·仇英巨制《剑阁图》丈二尺大轴走进上海博物馆。他了却他最后心愿,于1979年8月20日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791741047758056&wfr=spider&for=pc 医学家丁惠康的生平], 百家号幸福的事莫过于她在闹, 2019-01-27</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醫學家]] [[Category:中国医药人物]]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amespac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丁惠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