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00.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丁守和 的原始碼
←
丁守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丁守和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丁守和2.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8%81%E5%AE%88%E5%92%8C&step_word=&hs=0&pn=0&spn=0&di=706066342128019046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041331058%2C4097298878&os=1507925371%2C3969054341&simid=4254676027%2C975191115&adpicid=0&lpn=0&ln=703&fr=&fmq=164981285985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fund.cssn.cn%2Fzgs%2Fzgs_sj%2F201310%2FW020131025577601228376.jpg%26refer%3Dhttp%3A%2F%2Ffund.cssn.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52405049%26t%3D0036a642899ad92bf5d78387e5cf297e&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u7g1_z%26e3Bvffg_z%26e3BvgAzdH3Fz2fAzdH3Fz2f_f3AzdH3Fda8n8aAzdH3Fpda8n8adc_c9b9am_z%26e3Bfip4s&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UsMSw2LDQsNyw4LDIsOQ%3D%3D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6%A1%CA%D8%BA%CD&fr=ala&ala=1&alatpl=normal&pos=0&dyTabStr=MCwzLDUsMSw2LDQsNyw4LDIsOQ%3D%3D 图片来源网络]]] | 图像说明 = 中央编译局研究室原主任 | 出生日期 = 1925年4月 | 出生地点 = 河北望都 | 逝世日期 = 2008年3月4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华北大学社会科学系 | 职业 =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 知名作品 = 《学海求索录》,《民主科学在中国的命运》 }} '''丁守和''' (1925年4月 - 2008年3月4日) 男,[[汉族]],[[河北]][[望都]]人,[[中共党员]],1948年华北大学社会科学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ref>[https://www.taomingren.com/baike/8493 丁守和简介 ],淘名人, 2019-06-06</ref>,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名誉会长,曾任中央编译局研究室主任<ref>[https://www.jidianwang.com/entry/12254706.html 丁守和 ],技点网</ref>,《历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近代史研究》主编<ref>[https://xuewen.cnki.net/r2011093290000111.html 丁守和 ],知网</ref>。学术专长为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化史。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人生经历== 丁守和,1925年4月出生于[[河北]]望都,2008年3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朝阳医院]]逝世,享年82岁<ref>[https://www.docin.com/p-616684860.html 丁守和同志生平 ],豆丁网, 2013-03-17</ref>。[[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离休干部、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兼任[[教授]],中国文化学会会长。1948年底华北大学社科系毕业。 ==个人生平== 1926年5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望都县尧庄。1946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底毕业于华北大学社会科学系,1949年10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处干事。1950年8月调到中央编译局工作,先后任干部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1961年初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历史研究》编辑部主任,兼近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1977年后负责筹备《近代史研究》和《中国文化》集刊。1979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任《近代史研究》主编,兼近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1989年4月发起成立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任会长。2002年起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名誉会长。曾在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担任兼职教授。 丁守和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努力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学术方向。 60年代初,在黎澍同志领导下,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两书,对人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勤奋刻苦,严谨治学,在中国近代史及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丁守和同志从50年代起长期担任编辑工作,在筹划、组稿、审阅或处理稿件之余,潜心研究学问。他极其注重第一手资料的发掘、整理,先后主持编辑出版了《五四运动文选》、《五四时期期刊介绍》、《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抗战时期重要期刊介绍》、《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等多种大型资料集,为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着力于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近代中国的民主与科学、抗战时期的思想文化、瞿秋白政治思想、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出版了《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瞿秋白思想研究》、《民主科学在中国的命运》、《中国近代思潮论》、《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80年代以后,丁守和同志怀着极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深入研究,主编了《中华文化辞典》、《中国历代治国策选粹》、《中国历代奏议大典》等多种大型工具书和资料集,发表了有关文化学理论与方法,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本质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以及中西文化之比较,现代新文化的创建及其核心价值等等重大问题的文章数十篇,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新见解。 丁守和同志极为关心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他既强调古代民本主义与近代民主的本质区别,又非常注意发掘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坚定而又深刻地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努力发扬五四以来的民主与科学的新传统,反复强调民主与科学是中国建设新文化的核心理念。他的这些思想在学术文化界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几十年来,丁守和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执著地追求真理。他将严复所说的学术研究"一不为古人所欺,二不为权势所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经常表示:喜欢那些秉笔直书,有意见实话直说的"谔谔"之声,不喜欢那种唯唯诺诺、吞吞吐吐、拐弯抹角之言。他将自己的随笔集定名为《谔谔集》,命意在此。他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乐观豁达,热心助人,赢得了朋友和同仁的尊敬。他特别关心青年同志的成长,给他们以一切可能的鼓励、帮助和提携。 丁守和同志一生坚志苦学,勤奋钻研,笔耕不辍,发表各种论著约500万字,主编的各种资料书和工具书有1500余万字,是国内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主要成果== 《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传播》,三联书店,1963年,1979年修订版 《瞿秋白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学海求索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民主科学在中国的命运》,香港中华书局,1994 《中国历代文化概述》,香港中华书局,1995。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58~1959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2~1987。 ==发表论文==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历史研究》,1957.12 《现代化与民主化科学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1 《关于抗战时期思想文化的若干问题》,《东岳论丛》,1996.1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历史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丁守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