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20.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新社 的原始碼
←
一新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一新社'''<br><img src="https://www.phsea.com.tw/mediawiki/images/thumb/2/2f/%E5%85%89%E5%BE%A9%E4%B8%80%E6%96%B0%E7%A4%BE.jpg/320px-%E5%85%89%E5%BE%A9%E4%B8%80%E6%96%B0%E7%A4%B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Spots:%E5%85%89%E5%BE%A9%E4%B8%80%E6%96%B0%E7%A4%BE 圖片來自phsea]</small> |} '''一新社''',由[[澎湖]]文人學士創設的神明會或鸞堂組織,前身是'''普勸社'''。一新社在澎湖發展歷史十分獨特,各地公廟往往是官方倡建或者同村居民合資籌建,而一新社則僅以[[鸞堂]](善堂)結社之力,單獨創建「'''一新社聖真寶殿'''」,開善堂蓋廟風氣之先。<ref name=":0">{{Cite book|title=《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last=余|first=光弘|last2=黃|first2=有興|publisher=澎湖縣政府|year=2005|isbn=9860015198|location=澎湖縣|pages=|language=zh-tw}}</ref> == 鸞堂發展沿革介紹 == 「鸞堂」又稱「善堂」,主祀[[关羽|文衡帝君]](關公)。傳統而言,民間宗教中自有[[法师|法師]]與[[乩童]]的身影,澎湖地區的民間信仰傳統最早能追溯至中國的[[华南地区|華南地區]]。尚有另外一種以乩筆沙盤扶鸞、著造善書的神媒,與「武壇」乩童多舞刀弄劍的作法大相逕庭,被稱為「鸞手」或「鸞生」,又稱「文壇」。相對於乩童多出於庶民階層,鸞手則多由仕紳文人出任。 早期識字者少,能進行筆墨書寫的也多是士大夫階級。所以有學者便主張,善堂的扶鸞活動是儒家通俗化的表現,而善堂人員的宗教精神相對淡薄,更多是透過神道力量的手段,彰顯[[儒家]]倫理道德來勸勉老百姓服膺。<ref>{{Cite book|title=〈臺灣「鸞堂」的起源及其開展—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last=王|first=見川|publisher=中研院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year=1996|isbn=|location=台北市|pages=146-147}}</ref>知名鸞手[[楊明機]](1899-1985)先生更曾於大正8年(1919年)提出「[[儒宗神教]]」的名稱,企圖概括各地的鸞堂與扶鸞行為意涵。 不同於[[台灣本島]]善堂人員對於民俗信仰有所隔閡的態度,澎湖地區的善堂反而是和民間宗教組織揉合、相輔相成的。善堂的活動不僅直接在村里公廟舉辦,歷來如唱鸞、錄鸞等等屬於善堂的職務,也和一般公廟的委員、法師重疊。起駕作法的時候,鸞手和乩童還互相配合、並不排斥衝突,甚至有由一人同時兼任的現象存在。 == 一新社與澎湖鸞堂的發展 == 澎湖的善堂發展奠基於咸豐三年(1853年),媽宮發生痢疾,一些文人之士以為天道不彰,欲勉人行善挽救天災,成立「普勸社」,主祀[[關聖帝君|聖帝真君]](即關聖帝君)、副祀慈濟真君(即[[许逊|感天大帝]],俗名許遜)牌位,這便是澎湖善堂發展之起源。普勸社宣講勸善的影響力並未隨著傳染病結束而停止,反而獲得地方鄉紳贊同而持續運作。 同治11年(1872年)期間,地方政府延攬普勸社成員對百姓進行宣導教化,宣講大多是佛家因果報應,或者是儒家義理等等,皆是勸勉人行善、趨向正道的內容。光緒11年(1885年)[[澎湖之役 (1885年)|清法之役]]普勸社暫停鸞務,直到光緒13年(1887年),媽宮士紳出面復興宣講,並將「普勸社」改名「一新社」沿用迄今。 光緒17年(1891年),一新社成員和地方善士合組「樂善堂」,借媽宮的育嬰堂設壇,奉祀慈濟真君、[[文衡帝君]](關公)及三教祖師之牌位,偕堂生經營澎湖地方的公益與慈善事業,臺灣首部善堂書籍《覺悟選新》,也是在此一時期的著述。1895年,[[乙未戰爭]]戰火波及,壇址一度遷移到文澳,復又遷返到媽宮,借用[[澄源堂]]([[齋教]]之[[先天道]])場所持續扶鸞濟世。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一新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