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71.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式陆上攻击机 的原始碼
←
一式陆上攻击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一式陆上攻击机.jpeg|有框|右|<big>一式陆上攻击机</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02/a4cd07516d7543d991367364b56d597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0101798_9993591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一式陆上攻击机'''(简称“一式陆攻”)是[[太平洋战争]]之中,[[大日本帝国海军]]拥有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与前作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简称“九六式陆攻”)同为三菱内燃机公司设计及制造,而其后继的陆上轰炸机“银河”因技术问题迟未解决而到1944年末期才逐步替换陆攻机队,因而一式陆攻在[[日本]]投降前是仍是帝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 盟军敌机识别代号中,称呼一式陆攻为“Betty”,不过其引擎或[[机翼]]的整体式油箱被击中一旦起火便很难熄灭,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便讥称一式陆攻为“空中打火机”。 ==开发的经纬与名称== 1930年代,由于日本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ref>[https://www.sohu.com/a/304143048_612679 一战后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当时世界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搜狐,2019-03-27 </ref>及[[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了和美国之间主力舰队总规模在10:6.99,日军希望弥补对美国的战舰・巡洋舰・航空母舰上的劣势,开始认真思考研发由陆上基地出发,可对远洋海上敌舰进行攻击的长距离[[攻击机]](雷击・爆击机)。 远程攻击战术的实体化在1935年开始出现,由广海军工厂研发的九五式陆上攻击机、及三菱引擎公司[[名古屋]]飞机制作所的本庄季郎开发团队研制出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竞争,三菱展现出该公司引进最新科技在军机上的优越表现赢得日本海军青睐,并于1937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实施越洋打击,此种长距离攻击的想法得以实证(虽然第一次长距离越洋攻击是结果并不算是成功),不过在此种作战模式得到实证可行后,日本军方于昭和12年(1937)9月决定开发九六式之后继机。计划案名为“十二试陆上攻击机”,向三菱单独提出开发计划委托。 三菱方面则以九六式设计团队为核心,同样由[[工程师]]本庄季郎主导,对九六式在当前作战中所暴露之缺失加以改良所制作出之新型攻击机;十二试陆攻于1939年10月23日由志摩胜三驾驶进行试飞<ref>[http://www.kongjun.com/lishi/neimu/20130418/136626860759562.html 三菱G4M“1”式陆攻机——Flying Lighter ],空中网,2013-01-04 </ref>,1941年4月此机种正式服役开始取代96式陆攻,由于1941年为日本历法中之皇纪2601年,因此此机体被命名为一式陆上攻击机。 然而,本庄季郎在一式陆攻开发期最初概念定义之际,曾向海军提出他对技术指标设定之质疑,他认为要以现有科技实践,研发出来的飞机“防御力不完全,在小型机上要求过长的续航力使得油箱过大,被弹几率大增;最好开发四发动机轰炸机,满足军火筹载、并使用增加的2具发动机动力增设[[防弹钢板]]、自封油箱、灭火装置”;但工程师的意见反扩被海军航空技术厂厂长和田操中将责骂,责骂理由则不是出于技术上的不合理,而是用“用兵是军方的事情,三菱闭嘴按照军方的规格做就好”这套官大学问大的[[哲学]]威压,[[三菱]]也未坚持,便按照海军的意见研发出了一式陆攻。 一式陆攻的外观特色,就是三菱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设计的雪茄型机身,甚至在侧面机枪塔也设计了透明流线型外罩来维持机体的流线状;虽然机身直径巨大,但也因此能采用内置弹舱减少外载阻力。同时,一式陆攻安装了大直径(日本发动机标准)的火星活塞[[发动机]],加上较轻盈(却不耐打)的机身,让一式陆攻的飞行性能在双引擎战术轰炸机中较为灵活。 ==视频== ===<center> 一式陆上攻击机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三架一式陆上攻击机携带樱花自杀机,靠近遍体鳞伤的拉菲号驱逐舰 </center> <center>{{#iDisplay:u0375fkiwhp|560|390|qq}}</center> <center>八一四空战:国军霍克三战机VS日本九六式陆上攻击机</center> <center>{{#iDisplay:d0540lgrz6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一式陆上攻击机
」頁面